环境与世界文稿书写格式说明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430317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与世界文稿书写格式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境与世界文稿书写格式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境与世界文稿书写格式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环境与世界文稿书写格式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环境与世界文稿书写格式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与世界文稿书写格式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与世界文稿书写格式说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環境與世界文稿書寫格式說明文稿一律橫寫,以中文、英文和日文為限,含圖、表、照片之全文篇幅以不超過20印刷頁為原則(每頁大約可容納1000至1150中文字)。文字一律以微軟(Microsoft) Word 2000 以上版本編排,以 .doc格式編輯,論文全文以電子郵件(E-mail address)及完整論文一份方式寄達本會。書寫、版面設定及字型、段落格式如下:一、 書寫字體:中文字以標楷體為主,日文以MS-Mincho為主,英文字、數字、符號均以Times New Roman 為主。二、 版面設定:列印紙張採A4規格,邊界設定:上下界各2.5公分、左右界各3.0公分,頁碼應標註於每頁正面之右

2、下角。三、 論文組織1.次序:論文標題、作者、中文(或日文)摘要、中文(或日文)關鍵詞(不超過5個)、論文全文、謝辭及參考文獻、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不超過5個)。2.論文標題、作者、摘要,請中(或日文)、英文兼具。四、 首頁為論文標題、作者、中英文摘要、服務單位及職稱1.論文標題(中文(或日文)):20點、對中。2.論文標題(英文):16點、對中。3.作者(中文(或日文)):14點、對中,段落間距為與前段距離0.5列。4.作者(英文):14點、對中,段落間距為與前段距離0.5列。5.服務單位、職稱及E-mail address:頁尾、12點、靠左五、 題目:附中(或日文)、英文題目,中文(或

3、日文)論文則中文(或日文)題目在前,英文題目在後;英文論文反之。六、 投稿之論文如曾獲某機關之經費補助、或曾獲學位、或曾在公開場所以口頭發表(註明時間和地點)必須聲明、或有申謝之意思等情形,一律在論文名後加*號,並在首頁下方以較小字體表示。七、 作者:附中、英文作者名,姓名後加*號(論文題目無聲明時)或*號(論文題目有聲明時),若作者不只一位,則加以編號,如*1、*2或*1、*2等,並於論文首頁下方註明中、英文的作者服務機關、職稱及E-mail address。八、 摘要:一律附中(或日文)、英文摘要,若為中文(或日文)書寫,則中文(或日文)摘要置於正文之前,英文摘要置於文末,若為英文書寫則反

4、之。摘要以不超過五百字為原則,並請列出至多五個關鍵字,摘要標題以各字體之12號字書寫(中間空一格),摘要內文和關鍵字以各字體之10號字書寫。文末的英、中文(或日文)摘要,須含論文題目、作者、摘要內容、關鍵字、作者服務機關、職稱及E-mail address。九、 內文:1. 章節標題:各章標題請用粗黑體14號書寫,置中對齊,不編號;各章內文若必須區分各項主題,請用粗黑體11號字書寫,置左對齊,編號依序是1.、(1)、a、(a)。2. 內文中每一段落起始縮排兩個全形字空格。3. 採用引文時無論字義,拼法與標點符號,一定要與原始資料符合,並於文末註明出處。中文論文中引用文獻時,需以括弧註明作者全名

5、及年份,如吳連賞 (1989) 或 (吳連賞,1989;吳連賞、陳文尚,1993) 等;引用英文文獻時,僅註明姓氏 (last name) 及年份,如Wang (1989) 或 (Wang, 1993),若該作者同時有數篇,按年代先後排列。4. 非數學式中之 ( )、 、 等括號,均為半型字,用Times New Roman字體。左括號與前一中文字間隔1個半型空格,右括號與後一中文字亦間隔1個半型空格。若左括號的前一中文字或右括號的後一中文字為標點符號,則不間隔半型空格。5. 前後文均為中文時的標點符號,均為全型字。前面為中文,後面為英文亦准此原則處理。6. 阿拉伯數字前之正或負號 (+或-)

6、 與數字後之百分比 (%) 等符號為半型字,用Times New Roman字體。除年份以外的阿拉伯數字,大於1,000的數字,一律加入分位號,如2,000,000。7. 西元年、月、日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如2001年9月12日。年份以西元為主。年代若為中國紀元或日本紀元,請在後面加括號書寫西元年,如:乾隆51年(1786)、明治33年(1900)。8. 表格標題在表格上方;圖與照片之標題在圖之下方。中文標題一律用黑體字。特殊尺寸之地圖不在此限。9. 圖與照片之附註、說明或資料來源放在圖或照片與標題之間,表格之附註、說明或資料來源則放在表格下方。表格之單位註記則置於表格標題與表格之間,靠右對齊。

7、資料來源在附註、說明之上,靠左對齊。10. 圖、表與照片之序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如圖2、表5、照片3。11. 單一附錄不編序號,二個 (含) 以上之附錄用中文數字一、二、三序號,如附錄四。12. 英文字母與阿拉伯數字均為半型字,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圖表內字母與數字亦同)。以中文撰寫時,圖之座標軸說明亦應為中文。十、 圖表格式:1.文中附圖請用電腦繪圖或用黑色(針)筆繪於描圖紙;附表請用電腦打字;照片請用黑白光面照片。若使用彩色圖片、照片,請作者自行付費。2.圖、表編號請依序使用圖1、圖2或表1、表2,圖名置於圖下方,表名置於表上方,均置中對齊。十一、 文中若需加附註,請在該

8、段文句末,句號或逗號前右上方註明編號,並在當頁下方註解,亦即使用Word中插入工具裡面的註腳,採用頁下註,並選擇自動編號的模式。十二、 謝辭:任何字體均以12號字書寫。十三、 引用書目:1.引用書目置於文末,另起一頁,標題四字請用粗黑體14號字書寫,書目內容請用標楷體12號字書寫,英文則以Times New Roman號字書寫,英文書名與期刊名則請加黑用斜體字書寫。2.文獻的排列,請依中文日文西文的順序,並按姓氏筆畫數或字母順序排列,不必編號;同作者之多篇論文,請以出版年代依序排列;同作者同年代之多篇論文,請於年代末依序標示小寫英文字母。3.書寫格式:(1) 中文(或日文)部分:期刊論文:姓名

9、(年代)篇名,期刊名稱,卷號(期號):頁次。書籍:姓名(年代)書名(版次)。出版地:出版公司。編輯書籍:編者姓名(年代)書名(版次)。出版地:出版公司。編輯書籍中之專文:姓名(年代)篇名。編者姓名書名(版次),頁次。出版地:出版公司。(2) 英文部分:(請參考例子)期刊論文:姓名(年代)篇名,期刊名稱,卷號(期別):頁次。書籍:姓名(年代)書名(版次),出版地:出版公司。編輯書籍:姓名(ed.或eds.)(年代)書名(版次).出版地:出版公司。編輯書籍中之專文:姓名(年代)篇名.姓名(ed.或eds.)書名(版次).頁次.出版地:出版公司。十四、 引用文獻1. 論文篇末書寫引用文獻時,應置於註

10、釋之後,按中文、日文、英文及其他語文之順序排列,並按作者姓名筆劃及英文字母次序排列,同一作者有數項參考文獻時,按出版年代排列,若同一年代有數項出版時,再以a. b. c.編列。2. 引用文獻 (非參考文獻) 不必編號碼,第一行請自第一字寫起,不夠謄寫時,第二行國字請自第三字寫起,英文則為第五字寫起。文中未引用之文獻,請勿臚列。3. 引用文獻之撰寫方式如下:(1) 期刊論文作者名 (二位作者以上,請以姓排列於前) 發表年份 (一律用西曆,並加圓括弧) 論文題目(英文題目僅第一個字首大寫,其他均為小寫),刊物名稱 (中文期刊名楷體,英文期刊全名斜體) ,卷數 (期數): 頁數。範例:吳連賞 (20

11、01) 高雄港都產業與都市發展特色探討,中山學報,22: 125-144。Huriot, J. M., Smith, T. E. and Thisse, J. F. (1983) Minimum-cost distances in spatial analysis, Geographical Analysis, 21(4): 294-315.(2) 書籍作者名 發表年份 (一律用西曆,並加圓括弧) 書名 (中文書全名楷體,英文書全名斜體),版次,出版公司 (中文書籍為出版地:出版公司;英文書籍為出版地: 出版公司),頁次 (只列所引用之頁數,不列總頁數)。範例:吳連賞、陳文尚、蘇淑娟、齊士崢(

12、2002)高雄學專題規劃再發現高雄,高雄:高雄市臺灣地理學會。Yen, S., K. Kan and S. J. Su (2002) Household Demand for Fats and Oils: Two-step Estimation of a Censored Demand System, Applied Economics, 34 (14): 1799-1806.(i)無作者:以文獻名稱第一字母編排。(ii)編輯之書 (作者即編者)木內信藏(1957)都市地理學研究,東京:古今書院。 Jane Jacobs (1992)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

13、merican cities, New York: Vintage.(iii)編輯之書中的專文漢寶德 (1979) 我國當前的居民的問題,楊國樞、葉啟政主編,當前臺灣社會問題,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17-230。Barthes, R. (1986) Semiology and the urban. In: Gottdiener, M. and Lagopoulos, A. Ph. (eds.) The City and the Sig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87-98.十五、 論文附謝辭、後記者,請置於論文末尾,以不超過五百字為原則。十六、 書評及野外劄記,全文篇幅請勿超過5印刷頁,除了不必中、英文摘要外,其他格式要求同論文。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和现金使用范围,遵守银行结算制度,现金银行存款按时间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结出余额现金当日核对,银行存款月终必须与银行核对,做到日清月结。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