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同名807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42641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同名8074)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同名8074)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同名8074)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同名8074)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同名8074)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同名807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同名8074)(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惠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TJ11合同段 特殊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和现金使用范围,遵守银行结算制度,现金银行存款按时间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结出余额现金当日核对,银行存款月终必须与银行核对,做到日清月结。2一、工程概况河(源)惠(州)(东)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金段(K89+500K95+880)线路长6.38km,软土路基主要为淤泥和黄泥土,设计处理措施为换填石渣、挖砂沟堆载预压、砂垫层堆载预压、袋装沙井堆载预压、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水泥搅拌桩、素砼桩、超挖回填及包边处理。二、编制依据本施工技术方案主要依据河惠莞高速公路

2、工程施工图设计、路基施工规范等。三、施工准备情况(一)现软基路基施工机械设备已满足施工要求,具体施工机械见下表: 表1 路基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 序号设备名称设备数量1全站仪22水准仪33挖掘机54压路机25转机56自卸汽车207水泵58推土机294KW污水泵2注:其他小型设备均已到场(二)路基施工人员配备表此分项工程所需人员已到位,现安全、技术、质检人员施工人员已到场,具体见下表:表2 路基施工人员配备表序号工种人数1工班长3质检员23压路机司机34测量员45推土机司机26普工157自卸车司机308挖掘机司机5四、施工准备及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对特殊路基处理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核实,软

3、土埋深普通不大于3米的涵洞、桥头段落、软土埋深普遍不大于3米且填土高度超过6米的一般路段以及局部埋深不大于6米的山间洼地、半填半挖路段、软土分布横向变化大的路段。2)收集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3)施工前应确定段落的施工工艺、特殊路基的处理方式。对有积水进行排水处理,排水采用排水沟引流的方法,将水排至路基施工范围外的排水沟,无法排出的水采用功率4KW污水泵抽至排水沟。4)清淤:排水完成后,测量原地面高程,填写测量资料。用挖掘机将淤泥挖除,并运至指定位置。清淤至设计标高后,检测基底承载力并测量清淤后的基底标高,如果承载力达不到规范要求,联系设计及地勘单位进行处理。地基承载力合格后,进行基

4、底标高测量。(一)换填处理 1.测量放样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要求,放出软基处理地段各特征点(起点、终点桩号,两侧宽度),并复核处理宽度和原地表标高。画好平面图处理的施工方法,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施工。2.基底清理(1)施工前应清除坑内浮土、积水和泥浆,基坑边坡必须稳定,防止塌方。 (2)开挖采用全断面开挖,完成后进行路基填筑施工。(3)在挖除基础下一定深度内的软弱土层时,应避免坑底原状土层受扰动,为此可保留300500mm厚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换填料前再挖至基底实土层。应防止基坑边坡坍土混入填层。4.基坑检查检查基坑开挖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基础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基坑开挖尺寸是否满足施工

5、要求。5.换填材料检验本合同段软基路基处理方法为换填回填石渣,之后用素土进行分层回填至路床顶面,分层厚度30cm。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6.分层铺换填料(1)回填材料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高程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按要求挖成台阶或斜坡搭接,搭接处应夯实,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2)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做成斜坡型。7.素土分层压实(1)为保证换填土压实的均匀及密实度,在重型辗压机辗压前,应整平层面。(2)控制辗压机械的速度,经静压2遍后,采用强振68遍。(3)换填材料太干燥时,应洒水,以保证上下材料结合良好。(4)夯实应先四周后中间。8.找平验收(1)最后一层辗压完成后,应检查高程和平

6、整度。(2)低洼处应及时补充填料。(二)挖砂沟堆载预压1.用于软土存在硬壳层,软土底部埋深普遍不超过3米,填土高度不大于6米的路段(涵洞、桥头、半填半挖、鱼塘等路段不宜采用此法)。2.砂沟沿道路纵向每10米设一道沿道路横向由路基中心线向两侧至路基坡脚每68米设一道,最外侧两道砂沟间距可以作适当调整,砂沟深度不大于1.5米,且砂沟至少进入土层内50cm.3.砂沟层及砂沟采用无杂物的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不小于2.7。4.砂垫层应设置至坡脚外70cm的位置,并用30cm宽的粘土封层,坡脚位置处的泄水管入水口设置土工布包裹碎石反滤层。反滤层土工布满足设计要求。5.施工顺序:先横向砂沟,

7、后纵向砂沟,逐段开挖,逐段填筑的原则。挖出的软土和泥炭土将用于绿化用土、中央分隔带用土和复耕,闲置时需弃于指定的弃土场。6.砂垫层、砂沟及基底的压实要求:不小于90。7.土工格栅铺设:视路基稳定情况而定,最多不超过3层,设置多层时,最底一层置于砂垫层顶面,土工格栅幅宽不小于2米,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并用U型钉每隔2m按正方形将格栅拉紧固定,格栅层间距30cm.格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三)砂垫层堆载预压1.用于软土直接裸露于地基且软土底部埋深普遍不超过3米,填土高度不大于6米的路段;或者软土底部埋深普遍不超过3米,但不适合换填的路段。2.砂垫层厚度:一般为50cm,砂垫层采用无杂物的中、粗砂

8、,其含泥量不大于3,系度模数不小于2.7.3.砂垫层应设置至坡脚外70cm的位置,并用30cm宽的粘土封层,坡脚位置处的泄水管入口设置土工布包裹碎石的反滤层。反滤层土工布符合设计要求。4.土工格栅铺设:视路基稳定情况而定,最多不超过3层,设置多层时,最底一层置于砂垫层顶面,土工格栅幅宽不小于2米,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并用U型钉每隔2m按正方形将格栅拉紧固定,格栅层间距30cm.格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四)袋装砂井堆载预压1.用于填土高度不超过8米,软基底部埋深普遍超过3米的一般软基路段和适宜该工法的桥头、涵洞路段。2.粘性土包边待路基沉降基本完成后再实施;排水沟做成临时排水沟,待沉降基本完

9、成后再做成永久性排水沟。3.袋装砂井的编织袋要求:符合设计要求;砂井采用的砂要求:风干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系度模数不小于2.7,不均匀系数小于 4. 4.砂井的施工方法:沿路基横向宽度上,路基两侧外多打设一排袋装砂井,沿深度方向上,当软土埋深不超过20米时,沙井要求穿透软土层进入硬土层中;当软土埋深超过20米时,砂井长度采用20米。5.砂垫层要求:砂垫层厚度通常为60cm,干净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不小于2.7.6.砂垫层位置及要求:砂垫层应设置至坡脚外70cm的位置,并用30cm的粘土封层,坡脚位置处的泄水管入水口设置土工布包裹碎石的反滤层,反滤层土工布符合设计要求。7.土

10、工格栅铺设:视路基稳定情况而定,最多不超过3层,设置多层时,最底一层置于砂垫层顶面,土工格栅幅宽不小于2米,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并用U型钉每隔2m按正方形将格栅拉紧固定,格栅层间距30cm.格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五)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1.用于填土高度不超过8米、软土底部埋深普遍超过3米的一般软路基路段和适宜该工法的桥头涵洞路段。2.塑料要求:原生材料,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料芯板舌型撕裂强度不小于20N,纵向通水量不小于50cm/s.其中粘性土包边待路基沉降基本完成再实施,排水沟做成临时排水沟,待沉降基本完成后再做永久性排水沟。3.塑料排水板的施工方法:沿路基横向宽度上,塑料排水板打至路基

11、坡脚外各1m。沿深度方向上,当软土埋深不超过25m时,排水板要求穿透软土层进入硬土层中10cm左右,当软土埋深超过25m时,最大打设深度按25m控制。4.砂垫层要求:砂垫层厚度通常为60cm,干净的中粗砂,渗水系数不小于5*10-2cm/s,含泥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不小于2.7.5.砂垫层位置及要求:砂垫层应设置至坡脚外70cm的位置,并用30cm的粘土封层,坡脚位置处的泄水管入水口设置土工布包裹碎石的反滤层,反滤层土工布符合设计要求。6.土工格栅铺设:视路基稳定情况而定,最多不超过3层,设置多层时,最底一层置于砂垫层顶面,土工格栅幅宽不小于2米,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并用U型钉每隔2m按正

12、方形将格栅拉紧固定,格栅层间距30cm.格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六)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1.用于一般的软土路基和寖水软土路基.2.砂垫层要求:洁净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不小于2.7.3.桩体:桩体所用水泥为42.5R级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宜为0.45-0.55,水泥掺合量为1215,其中桩顶6m范围内设计水泥量为55kg/m,其余为50kg/m.桩底应进入下卧硬土层0.5m以上。4.桩顶面处理敷设:设置30cm厚碎石褥垫层,碎石采用级配碎石,最大粒径小于4cm。5.砂垫层位置及要求:砂垫层应设置至坡脚外70cm的位置,并用30cm的粘土封层,坡脚位置处的泄水管入水口设置土工

13、布包裹碎石的反滤层,反滤层土工布符合设计要求。6.垫层中部和顶部各铺设1层双向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幅宽不小于2m,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并用U型钉每隔2m按正方形将格栅拉紧固定,格栅层间距30cm.土工格栅符合设计规范要求。7.施工搅拌机:使用专用搅拌机,确保桩体质量。8.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少量多次喷浆的方法,采用四喷四搅的方法施工,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喷浆量及 搅拌下沉,提升速度,保证桩体质量,钻机下沉,提升速度不宜大于0.8m/min.9.大面积施施工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桩试验取得设计喷入量的各种技术参数和适合的施工工艺。10.桩体施工完成后需进行桩体质量检测,软土含水量不大于70时,在

14、成桩28d后检测,软水含水量大于70时,应在成桩90d检测。11.塘底回填50cm的透水性材料砂砾或粗粒土。(七)素砼桩复合地基1.用于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的路段。2.素砼桩要求:直径40cm,桩体所用水泥为42.5R级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最大粒径为20-50mm,并掺入石屑填充碎石的孔隙。3.当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灌注法施工时,桩身砼强度等级不小于C15;如果采用振动成管法施工,桩身砼强等级不小于C15,同时需根据试桩确定。4.素砼桩桩料应拌合均匀,每盘料拌合时间不宜小于60s。当按振动沉管法施工时,混合料塌落度控制在6080mm,当按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灌注法施工时,混合料塌落控制在1

15、60200mm。桩机就位后,应认真校对位置,以确保桩体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成桩后,钻管的提拔速度宜控制在1.21.5m/min。5.桩采用隔桩跳打。由中心向两侧打设。6.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灌注法施工的情况。当桩间距不大于20m时,如果采用振动沉管成桩工法,桩间需增设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等竖向排水体以消散挤土造成的超孔隙水压力。竖向排水体设置在每4根布置桩形成的矩形中心处,并应尽量打穿软土层,如果软土底面埋深超过20m。则竖向排水体按20m长设置。建议按本图表列级参数配置。7.素混凝土桩间距大于1.4m时,桩顶需设置图示的托板,托板顶面或桩顶面应设置30m厚碎石褥垫层,碎石采用级配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40mm,建议按本图表列级配参数配置。8.砂垫层设置至坡脚外1m的位置,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