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导学案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42488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国论导学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国论导学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国论导学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国论导学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国论导学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国论导学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导学案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吉高级中学 高一语文备课组 必修二专题三“历史的回声” 2013.11.六国论学案 教学目标1、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2、学习概括中心论点,体会对比、总分式分层的论证法的作用 重点难点: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课前预习一、知识链接(参见导与练p39)1、背景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

2、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意为“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3、文学知识回顾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 ,号老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称

3、,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二、基础巩固1写出加粗字的读音率赂秦耶(l) 思厥先祖父(ju) 暴霜露(p)抱薪救火(xn)燕赵之君(yn) 洎牧(j)以谗诛革灭殆尽(di) 或未易量(ling)2找出通假字(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找出活用字并解释(1)李牧连却之(使动) (2)以弱天下之民(使动)(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词作动词)(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做名词)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为动词,礼待礼遇)4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较秦之所得,

4、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他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了) (4)可谓智力孤危(智谋力量)(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5一词多义。(1)非: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不是) 觉今是而昨非(错误的)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没有 ) (2)或: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也许)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有人)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3)得: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此言得之(适宜,得当) 至德不得(得失)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得到)(4)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互相 ) 相见恨晚( ) 死者相藉(相互) 伯乐相马(鉴定,识别

5、)(5)势:其势弱于秦(势力 )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形势)6特殊句式(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 )(3)后秦击赵者再(介宾短语后置句)(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省略句)五、精讲提示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课中导学 一、研读第一段1、重点词语解释非兵不利 武器 弊得赂秦 弊端 盖失强援因为 赂秦而力亏 因此 减弱 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或曰:六国

6、互丧,率赂秦耶 相互 灭亡 全都 2、古今异义非兵不利 古: 不锋利 今:有害;没有好处。3、词类活用 不能独完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4、指出下列句式,并翻译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译: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二、研读第二段1、重点词语解释小则获邑 与战胜而得者 固不在战矣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斩荆棘 举以予人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既然这样那么 暴秦之欲无厌 满足 此言得之 适宜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

7、矣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2、古今异义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 他实际上 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确实;的确思厥先祖父 古: 祖辈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3、词类活用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作名词 4、句式 举以予人 (省略句 )5、翻译句子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译: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译: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译: 6、高考中曾经考过的名句,请背诵文章后,默写。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勿使为积

8、威之所劫哉!” 【04北京卷】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06浙江卷】(同07上海卷)3.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苏洵六国论)【08上海卷】4.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苏洵六国论)【08山东卷】 学习反思 课外拓展请阅读苏辙的六国论完成文后问题。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

9、,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

10、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并力西向 西向:向西,指抗秦。B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咽:咽下咽喉。C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可以用来。D尝读六国世家 世家:史

11、记中诸侯的传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A 不赂者以赂者丧 以五倍之地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之深思远虑 D其势弱于秦 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C )A.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C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D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可以用来阐述“六国灭亡原因”的一组是(D )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不知天下之势也 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A B C D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B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诸侯及士人不明大势,见识短浅,策略失误。C苏洵的六国论开宗明义,起笔就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目的。 D苏辙的六国论着眼于战略形势的分析,与苏洵的六国论有所不同;苏辙侧重于批评齐、楚、燕、赵四国,与苏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