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各阶段解析与启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416727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情各阶段解析与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爱情各阶段解析与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爱情各阶段解析与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爱情各阶段解析与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爱情各阶段解析与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情各阶段解析与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情各阶段解析与启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情阶段论摘 要爱情作为人类共同的向往一直被津津乐道。究竟什么是爱情?如何去追寻爱情?这样的问题也经常困扰着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情观,并且所有的爱情观都是平等的。本文按照爱情流程中阶段性的特点结合爱情三角理论将爱情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爱情的原初:第二部分分别从生物学和心理学角度解析热恋期的情感活动;第三部分同样从以上两个角度分析磨合期的心理状态与成长;第四部分从爱情与婚姻的关系论述承诺与责任的重要性;最后总结成熟爱情的必备能力。关键词:爱情三角理论 荣格双重人格理论 心理势能一、 爱情的开始好感首先,必须明确一点,爱情以性作为前驱。这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还是懵懂的孩子时对爱情没有

2、特别的渴望甚至完全不知爱为何物,因为爱情只有在我们在生理上稍显成熟才能获得产生的动力,此时初步具备性意识的我们才能够对异性或同性产生好感。1.1 脑前部与脑中部有了性的推动之后,爱情获得了萌芽,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对某一整个性集体产生好感,一个男人不可能喜欢一切女性,因此好感的另一个要素是吸引力。吸引力的产生有多种途径,从生物学角度来说,被吸引的感受产生于大脑的中部,并且这种感受多来源于对方的身形体貌。一个男孩在酒吧遇到一个漂亮的女孩,首先他的大脑会迅速判断女孩的身材外貌合不合自己的口味,这种品位来源于生活中的一切,男孩生命中发生的任何一件事都影响着他对于女孩美丽的程度评价,一旦合意,他的脑中部就

3、会被她修长的玉腿和勾魂摄魄的眼神等等完全占据。然而,大脑的反映还没有结束,他的脑前部会开始诲人不倦,“她和这儿的每个男孩都打情骂俏,喝起酒来连你都甘拜下风”。此时,男孩会在脑的两部分之间做出权衡,随后意识到自己对女孩的好感。因此,准确来说,吸引取决于脑前部与脑中部的综合作用。著名的卡皮诺拉吊桥实验中所验证的“激活论”(任何生理上的“激活”都可能令人更易心动)或许也是由于脑中两部分所受刺激带来的结果。1.2 相同而吸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好感的产生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心理学大师荣格的理论,每个人都身具“显性”与“隐性”人格,并且容易对另一个以其“隐形”人格作为“显性”人格的人产生好感,我称其为

4、“异性相吸”。乍看之下,这似乎很能够被人接受,而且非常符合自然规律,然而放在现实生活中,我认为这恐怕难以实现,因此我也更倾向于另一种好感模式,即“我们因为相同而吸引”。这其中的原因很明显,因为人是自私的,尤其对于自己的生活模式。每个人最不希望被人否定的就是自己的生活模式,并且也最难接受与自己相异的模式,而具有相异人格的人之间很大可能拥有不同甚至截然不同的生活模式,因此很容易产生相互排斥,这是每个人合理的防御机制。自然界中的异性相吸基于异性物质之间不需要理由地相互付出、有条不紊地相互交换从而达到稳定,但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人们通过相互之间的共同点来建立初步的联系显得更合理。二、 热恋期

5、激情与亲密恋爱的初期总是最甜蜜的,两人彼此把对方当作生命中最爱、最重要的人。恋人间彼此似乎有无限的包容力,能无条件接纳对方,即使你五音不全,唱起荒腔走调的歌时,对方竟能听得津津有味。就这样,在热恋期中,他们彼此成为对方自我价值感的支柱与生命能源的供应者,唤出对方人格中最美好的一面,两人像活在天堂乐园中一般,的确,人生中所有的快乐似乎由此开始了。2.1 热恋如吸毒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热恋时的很多生理反应与吸毒时的反应很相似,也难怪人们觉得陷入热恋便难以自拔。科学研究发现,恋爱激活了我们大脑奖赏系统与动机、兴奋和注意力相关的其他区域。而这部分区域正是烟鬼靠近雪茄或者赌徒赢了彩票时被激活的区域。热恋

6、中的情侣会把彼此看作灵魂的伴侣,而不再是一夜留情的对象。达到这种状态的关键在于大脑的边缘系统,位于大脑中新大脑皮层(理智与智力区域)和爬虫类脑(原始本能区域)之间。其中,不同水平的多巴胺、降肾上腺素和复合胺合成了最影响情绪的神经传递素,从而发挥作用。当你看到某人,心跳加速,兴奋不已。同时,你大脑的腹侧被盖区使用神经传递素,比如多巴胺、复合胺和催产素向大脑被称之为伏隔核的部分传送信号,告诉它开始让你渴望眼前的这个人。于是,那个人就成了你生活的目标。他或她就成为了你上刀山下火海也要获得的目标。千千万万的人中,那个人成了你的“唯一”。2.2 激情与亲密基于相互吸引与生理上的刺激,恋人之间在这一阶段很

7、容易获得激情与亲密。激情,一言以蔽之,就是一种“强烈地渴望和对方结合的状态”。性的需要,是引起激情的主导形式,其它自尊、照顾、归属、支配、服从也是唤醒激情体验的源泉。有了激情的感受,可以更好地作用于亲密感的形成。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体现在恋人之间的话,例如觉得跟被爱者在一起时感到幸福、渴望促进被爱者的幸福、尊重对方、与被爱方分享自我和自己的占有物、给被爱方以感情上的支持等等。虽然可惜的是,在不受任何外力阻扰的情况之下,热恋期大约只能持续三到六个月之久。但这一时期给了恋人一个重要机会培养激情和亲密,并为之后更好地体验爱情打下基础

8、,为日后这两者融入爱情、融入生活提供了先机。2.3 退化与自恋人在热恋之时,心理上会“退化”回三岁之前的状态,因为恋人之间的互动与婴儿和慈父或慈母间的关系极为相似。不论是恋人之间或婴儿与父母之间,在这个时期都缺乏“心理疆界”,情绪纠缠不清,分不出彼此的感觉。好处是不管自己心里多么愁苦,一看到对方欣喜的笑容,自己什么事都不用做就不知不觉地跟着开心起来。坏处是看到对方心情不好,不笑了,自己情绪马上受感染开始难受起来,以为对方在怪自己。因此,在这段时期,我们很容易无意识地把自己的幸福快乐完全依赖在对方身上,期盼对方来成全自己,于是不知不觉中就使对方在我们身上有极大的酬偿能力。这很容易产生过度的投射和

9、移情,使得我们都认为对方是我们快乐或痛苦的操纵者,对方应该知道我的爱好与思想,知道如何说话才能让我满意,我也希望你能对我表现正确的情绪。此时,我们潜意识中可能认为对方与自己的共同点更具备满足自己的能力,我们所获得的精神愉悦是通过从对方身上找出自己的影子并反作用于自身而得到的。这可能出于本能或心理防御机制,希望对方能与自己完美贴合,因此我认为,热恋期的人所表达的感情,更接近婴儿或2-3岁儿童时期的“自恋”。三、 磨合期3.1 矛盾在磨合期中,对方与你相异之处成为让你最受不了之处。我们逐渐发现了对方与自己格格不入的部分,我们的恋爱形式还没有从热恋期中恢复过来,一心还想追求激情与亲密,而我们本身却已

10、从“退化”中解脱,独立理性分析的能力恢复正常。这会导致恋人间越是接近,越是相互陪伴,越是会发现对方与自己是多么不同,对方的生活方式有越来越多不能被自己接受之处,矛盾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绝大多数人在潜意识中对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可动摇的信心,因为这本身作为我们存在的重要部分而显得不容置疑。因此,生活方式的冲突将成为两人不可调和的冲突的开始,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的存在被人指指点点,但又因为人的自私本性以及磨合期感情与热恋期产生巨大反差,使得人们希望对方能为自己改变生活方式。并且,从热恋期中收获的快感也容易使人产生依赖心理,误认为对方是这些快感的来源,而现在出现矛盾了,自然也是因为对方的问题,要求

11、对方“改正”也是理所当然。在热恋期中,人人都以为找到了完美的梦中人,在磨合期中却发觉自己过去瞎了眼才会爱上这个对象。3.2 相异而成长磨合期的长短因人而异,成熟的人甚至可以不经过明显的磨合阶段而直接达到稳定的爱情生活,当然,大部分的人在这个阶段都宣告失败,然后卷土重来。这里对于成熟的界定可能更接近成稳,也就是说性格中某一色彩特别突出的人可能更难与他人磨合,而性格不太鲜明(即各种色彩较适当调和)的人则有更大的机会渡过难关。因此,如何通过以及花多久通过磨合期主要取决于人的性格,而大多数人又都属于性格混杂不一的人,别人与自己相异的部分其实自己身上也有,只是程度不同,稍稍试着换位思考一下,结果就可能更

12、美好,这种能力我称之为“同情”,是属于爱的能力的一部分,之后会详述。除了“同情”之外,磨合期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爱情中最美妙的过程,那就是恋人渐渐表现出“趋同”的迹象,我称之为“整合”。这一阶段的“趋同”并不代表两个人越来越像,而是指两个人相异的部分自然地向对方的方向改变。从“显隐性”人格的角度来说,人之所以会有“显性”人格是因为他本身对于“隐形”人格的排斥并压制其发展,相异的双方如果不做出一定的让步,其结果必然是走向毁灭。而进化的神奇之处也正在这里,人拥有适应调整的能力,但毕竟是有限的,很难有人仅凭自己的调整而达到人格的全面均衡发展,因此,爱情诞生了。相异的人们在爱情中渐渐学

13、习、成长,学会理解对方的思想,学会尊重对方的人格,学会在自我的人格中为他人提供一块共存之地,就像两个圆盘无法啮合,而两个齿轮就可以,因为他们心中为对方留了余地。在这对“完整人格”的追寻路上,双方各自提供对方所缺的部分,同时也留下空间来接受对方的给予,最终使得“显隐性”人格不那么对立,相异人格间达到适当的调和或者啮合。一个人难以获得的完善人格,那就两个人相互补助、相互扶持来见证这条通往美好生活的捷径。爱情,是进化的产物,是人类进化在精神层面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四、 爱情与婚姻在经过之前的阶段以后,恋人间的关系逐渐趋于稳定,这种稳定更大程度上是就双方的心理情况而言的。但是,爱情不可能脱离生活而存在,

14、爱情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长期稳定的爱情就需要双方的承诺。这里我想说明的是,承诺并不是就婚姻而言的,婚姻只不过是男女关系合法化的一个程序,我个人认为这只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与爱情无关,但婚姻所包含的夫妻共同生活则本来就是爱情的一部分。爱情本身就以生活作为载体,而爱情的发展完善又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合理的爱情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应该是忠一的。根据斯坦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承诺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期的,即做出爱不爱一个人的决定。这一承诺究竟在什么时候做出似乎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我认为应该在爱情的前两个阶段中就已经可以确定了,这是对恋爱双方的负责,并且应该越早明确越好。第二种则是指

15、长期的承诺,包括投入、忠心等等,只有这两种承诺同时做出才能对爱情起到保障。但是,斯坦伯格的理论中,承诺仅仅是作为一种对于恋爱关系的认知性的决定,也就是说并不涉及行为层面。一个人从一段爱情中感受到了自己应该做出承诺,可是他的行为可能无法使这段爱情顺利持续下去,毕竟爱情离不开现实,因此除了承诺还需要有另一个要素来为爱情提供真正切实的保障,那就是责任。既然决定爱一个人了,那么就应该为双方的将来做出规划,就应该为给对方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就应该多体谅对方,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对方帮助。爱,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感情,就是因为其伴随着责任,而责任又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对爱情负责,不光是对你所

16、爱的人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五、 成熟的爱情爱的行为准则是付出,因此,爱一个人的动机并不是因为她(他)可以让你幸福,而是你想要让她(他)幸福。先爱后被爱,这是爱情的核心价值观,几乎所有的爱情问题都是由于这一价值观的混淆。我认为爱情作为一种状态是没有程度之分的,没有较爱、很爱、非常爱之分,爱就是爱,只要愿意付出那就算是爱,而真正有区别的是每个人爱的能力不同,我称之为“心理势能”。比方说,一个水杯,正常情况下水杯里的水在到达杯口之前是不会溢出的,而只有水面上升到杯口,接下来水才有可能溢出,爱的能力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由于种种原因,不懂得从生活中去汲取能量,使得他的心理势能低于临界值,那么他是不可能付出的,因为他没有达到付出的条件。这种能力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本质上就是从生活中获取精神愉悦的能力,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