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7-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376752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7-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7-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7-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7-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7-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7-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17-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限时练(十七)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建议用时:40分钟)一、基础题组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导学号:】雨过至城西苏家注宋黄庭坚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解答本题要借助诗歌的意象特点,感受诗人春日雨后的喜悦心情;结合诗后的注释,认真体会诗人因友人重新归来得到重用而感到的踌躇满志。同时,诗人虽言都城

2、没有闲人,但是又说“唯痛饮”,体现了诗人忙里偷闲的快乐。【答案】雨后天晴访友的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问题。残春旅舍韩偓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 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注】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人的情感。五、六句“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

3、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中的情景。诗人心中烦闷,流落他乡客居无聊,只好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表达悲愤的情怀。然而,诗未写成,悲忧郁愤更甚,只好用酒来作为奇兵,冲荡这重重愁阵。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只能使人得到一时的陶醉,醒来之后,将是更大的悲伤。这更大的悲伤便使诗人找到自己从前的官服:“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诗人这时清醒地认识到:他要好好地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所作为,故所作之诗多缅怀往事,情调悲凉,最后表达了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

4、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导学号:】题报恩寺上方方干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这首诗的首尾两联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及其蕴含的诗人的思想情感。题干要求把握诗歌首尾两联所蕴含的诗人的思想情感,而诗歌中的某些关键词语往往就蕴含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因此,要抓住首尾两联中的关键词语。如首联中的“来来”“无穷”“宽”等,这几个

5、词语虽然不是直接抒情,但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们写出了诗人登上寺院后兴致勃勃的情形,透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尾联中,只要抓住“惜”“难”二字,结合诗歌内容,就不难明白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无限依恋之情。【答案】首联通过写诗人兴致勃勃登上寺院上方后,发现这里可以尽情扩展视野,表达了诗人的异常惊喜之情。尾联通过写寺院上方的美景久久地萦绕在诗人的心田,可惜眼下就要归去了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报恩寺之景流连忘返、情难自已的无限依恋之情。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山亭柳赠歌者晏殊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

6、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本词为词人知永兴军时所作,当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赌:与人竞赛。花柳:借指歌舞技艺。全词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能力。词的上阕描写歌女年轻时的盛况,下阕描写歌女年老时的凄凉。两相对比,反衬出歌女年老时的失意凄惨。下阕描写歌女年老色衰后所遭逢的冷遇,词人对照自身的凄惨遭遇,抒发对歌女的无限同情。词人由歌女之悲哀,引起了自身遭贬受逐,客居外乡的悲伤,心中不平之气难以抑制。综观下阕内容,读者可以看出词人借歌女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寓意,词人自己仕途失

7、意、壮志难酬,满腹才华无人赏识的情感也就呼之欲出了。【答案】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词人将歌女曾经的自负得意与如今四处奔波、知音难觅的前后际遇相对照,既表达了对歌女的欣赏与同情,也借此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壮志难酬以及无人赏识的感伤之情。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发安化回望黄州山张耒流落江湖四见春,天恩复与两朱轮。几年鱼鸟真相得,从此江山是故人。碧落已瞻新日月,故园好在旧交亲。此生可免嘲伧父,莫避北风京洛尘。【注】安化即安化驿。张耒,“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风与苏轼接近。1097年因坐元祐党籍,被贬黄州;1101年宋徽宗新军即位,被召回京师,担任太常。此诗写于回京途中。朱轮:达官贵人所乘

8、之车。伧父:骂人的话,南朝谓北人为伧父,意即粗野,即今所谓“北方佬”。(1)颔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上一句是回忆,从“相得”可知诗人的愉悦之情;下句“江山是故人”则主要写自己将要返回京城,而昔日江山将成为故人,所以内心又是惆怅的。【答案】表现了诗人回望黄州山时愉快与惆怅交织的复杂情感。是通过今昔对比来表现的。上句通过追忆几年来与鸟鱼山水相处愉快的往事,以此表现内心的愉悦情感;下句写承受天恩,得以返回京城,从今往后,与黄州的鸟鱼江山作别,昔日的江山将成为故人,以此来表现内心的惆怅情感。(2)诗人被贬谪黄州过着怎样的生活?请

9、结合全诗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既要注意诗句的内容,还要注意注释。从诗歌内容可知,尤其是诗歌的第三句,诗人闲适自在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而从全诗及注释来看,诗人不仅被贬黄州,并且还要受人嘲笑,因此内心又是痛苦的。正是因为有了心灵的寄托,所以情感是复杂的。【答案】痛苦与快乐交织的生活。一方面,诗人被贬谪黄州,受人冷落,被人嘲笑为粗野的“北方佬”,生活是痛苦的;另一方面,他寄情于山水鱼鸟,从中寻找了心灵的安慰,过着“真相得”、悠闲自在的生活,因此又是快乐的。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鹧鸪天建康上元作赵鼎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

10、年全盛时。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注】赵鼎:南宋初年中兴名臣。华胥梦:语出列子黄帝,讲的是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一切崇尚自然,没有利害冲突。“分明一觉华胥梦”是本词的“词眼”,由此可看到词人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注意标题中“由此看到词人的情感变化”一句,暗示答案必须分析出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上阕,由“客路”“天涯海角”可知词人客居异地,由“忽惊”“悲凉”可知,上阕情感是悲怆凄凉的,“记得”一词引起回忆;下阕,“花弄影,月流辉”和“五云飞”都是回忆中的美好欢乐的景象,而“分明一觉

11、”“回首”和“泪满衣”则表明了面对现实的情感失落与悲怆。【答案】上阕前三句主要写悲,下阕则转写欢乐,结尾又由乐转为更悲。上阕末句“记得”过渡,引起对比性回忆,便有了下阕开头的“花弄影,月流辉”和“五云飞”的欢乐之高潮,结尾二句词人情感由乐跌入更加悲怆的深渊。全词悲喜相生,跌宕起伏,攫住读者的心灵。整首词浑然一体,犹如一首意境深沉的歌曲。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临江仙注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注】此词是陈与义在建炎三年(1129)端午节凭吊屈原所作,这一年,他流

12、寓湖南、湖北一带。与苏轼的“一尊还酹江月”相比,本词中词人“试浇桥下水”用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苏轼的“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对风流人物的仰慕之情,也表达了寄情江月解脱愁苦的豁达与超然。本词词人洒酒江中,一方面是为祭奠屈原,表达对屈原的敬仰,另一方面也是把屈原视作自己的知己,两人同有高尚的爱国之情,也同有壮志难酬的苦闷,更同有国家残破的悲慨,因此,这里的祭江也是自己爱国情怀的表达。今年祭江的酒和去年是一样的,深浅相同,在这样的生活中又过了一年,但人生能有多少个一年,眼看自己的年华老去,却志不能展,漂泊异地,这祭江中也包含着漂泊之痛。【答案】表达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与敬仰;表达真挚强烈的爱国情感;抒发身世漂泊的感慨。二、核心题组8.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导学号:】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联结合注释可以看出诗人的旷达、闲淡之情。中间两联寒山、斜阳、新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