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高级中学德育校本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374228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真高级中学德育校本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求真高级中学德育校本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求真高级中学德育校本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求真高级中学德育校本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求真高级中学德育校本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求真高级中学德育校本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真高级中学德育校本教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序言导航德育,教材先行,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领导班子组织编纂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德育系列目标教程。本教程内容既来源于我校实践,又升华为理论和规律,对班主任和德育教师予以指导,有章可循,极富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德育系列目标教程符合高中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强化了各年级分层德育目标,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内涵即:办学宗旨:创建“体制新、机制活、求规范、创一流、有特色”的现代化高级中学;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人发展为本、尊

2、重促发展;培养目标:培养知识扎实、智能得到充分开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为社会和高等院校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高一年级德育目标:养成教育高二年级德育目标:自我教育高三年级德育目标:理想信念教育办学特色:以人为本、严格管理、严谨治学、低进高出通过三年高中生活,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校园文化内涵:理性管理和非理性管理相结合,科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融合。本教程积累和总结了我校十四年德育工作精华。德育系列目标教程的编写成功,在于从领导到德育、生活老师,从年级组长到班主任德育骨干的合力编写,既分工明确,遵循各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落实德育工作,并针对培训

3、德育教师、班主任的特点,多方总结搜集实践素材,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体现德育工作的重点和常规训练要点,同时又协同合作,体现教程的训练的连续性和符合学生思想成长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创造条件,在教程编写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上配合默契,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注重教程的实用性。德育校本教程的编写体例,纵向就是以高一年级养成教育、高二年级自我教育、高三年级理想信念教育分层德育目标进行分章编写,横向就是以各项德育工作进行分节编写,同时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符合学生思想成长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我校的“德育为首,率在其中”,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德育教师队伍。 天津市求真高级中

4、学 德育校本教程编写组 2012年第一章 高一年级德育目标 养成教育目的意义:我们的学生从小就缺乏规范的教育,有欠缺,需要我们补课,从养成教育入手是实施德育管理方略的切入点。养成教育即: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谓养成教育,就是严格贯彻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求真高级中学学生管理手册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目的是通过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这一年班主任的任务重就重在要帮助学生修补过去,重塑未来,为实现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转化奠定基础。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强化道德认

5、知和道德情感。改正不良习惯要由被动转入自觉。要开始讲文明礼貌,树立公德意识,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同情弱者,不以强凌弱,学会理解与宽容。懂得尊敬师长,尊敬父母,懂得感恩与回报。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关心集体,团结友爱。对于各种不良作风和行为习惯,诸如拉帮结伙、吸烟喝酒、迟到旷课、自私狭隘、愚昧落后等等,要逐步使之得到根本扭转。要通过班主任有效的工作辅以严格执行校规校纪,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和人风。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目标,必须使学生由“病弱”转为健康。第一节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重点难点: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行为规范的训练,坚持反复抓,抓反复,一抓到底。(一)落实中学生守则中

6、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天津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中学生一日常规“五无、五不、五远离和新五不”,从以下几点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几要:1、要着装校服(发行、饰物,符合求真高级中学学生管理手册)。2、要举止文明,见老师问候;使用文明用语:“请”、“谢谢”、“没关系”、“对不起”3、要将自行车放在规定位置摆齐。4、上下楼要靠右行,要轻声慢步。5、衣服加上衣物摆放要整齐。6、地面要干净,自备小垃圾袋儿。7、书箱内书本摆放要统一,要规范,要?8、要排队买饭(坐在自己座位上吃饭)、打开水。9、集体活动学生站队时要做到保持军姿。几不要:1、不要带手机及游戏机等。2、不要骑车入校,且入校后不得随便出校。3、早自习及2分钟铃

7、不要迟到。4、不要大声喧哗、追逐打斗、乱扔污物、随地吐痰。5、不要随便动用学校设施及财产。6、不要在教室或宿舍擅自充电。7、不要在暖气上放、挂物品,严禁踩踏。8、不要旷课、夜不归宿。9、不要将管制刀具及烟花炮竹等易燃物品以及闲书报杂志带入学校。10、不要擅自离校。(二)养成教育的方法 实现五个结合1、要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2、要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3、要与自我评价相结合4、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5、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三)养成教育的原则 1、坚持育人的原则2、要重复地训练3、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寓大于小,由小及大,循序渐进。4、要坚持训练有阶段性,体现

8、中心性。5、要创造情景和氛围,优化成长环境。第二节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目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成功的重要因素。重点难点:坚持抓好英语晨读,攻克薄弱学科。高中课程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难度大,覆盖内容广,一些习惯性的做法需要培养。(一)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一方面高中课程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不像初中课程那样,可以凭借自已的小聪明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能把成绩提上去的。对于难度更大,覆盖内容更广的高中课程来说,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笔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但这样,还有一些习惯性的做法需要

9、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尽快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部就班地跟着课程学习。另一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成功的重要因素。一个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往往一辈子平平庸庸。高中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学习习惯走向稳定的最佳时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俗话说:“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这里习惯指的是什么呢?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那么通常我们说的学习习惯又指的是什么呢?学习习惯是指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学习习惯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不自

10、觉行为,它需要外部的强制力量;第二层次是较自觉的行为,它不需要外部的监督,但还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最高层次是自动行为,它既不需要外部监督,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而是一种定型动作习惯。(二)学习习惯的内容学习习惯包括很多内容,例如: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会做课堂笔记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进行阶段复习的习惯;书写工整的习惯;勤学好问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写日记的习惯;注重反思,自己归纳整理知识、总结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的习惯;提问的习惯;认真仔细观察的习惯;独立钻研,积极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联想、想象和假设的习

11、惯;广泛吸收多方面信息的习惯;学会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互相合作,争取集体成功的习惯等等。这些学习习惯概括为以下几点:1. 观察思考的习惯 2. 独立钻研,积极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3. 阅读自学的习惯 4. 总结归纳的习惯 5. 切磋琢磨的习惯 6. 练后反思的习惯等(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上课、读书、练习”三个环节抓起。1、上课环节。课堂是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主渠道。然而,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讲的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全然不知。至于只听老师讲不动脑去分析,学习处于被动地位,不假思索,不求其解的同学就大有人在。要注意改正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良好

12、的上课习惯有哪些呢?精神饱满进课堂,有着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和动力。其次,要做到“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要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以听为主,这里面既有方法的问题,又有习惯的培养。实际上,一般的学习方法经过程序化以后就形成了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这样,“上好课”既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2、读书环节。对于教科书,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想读而读不好”或“不会读”。其一,认为“教科书较难,不会读”;其二,认为“老师已经讲了,没有新意,高考也不考书本,不必再读”;其三,读书障碍很多,不

13、想读。其实,读书这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忽视。要提高读书的效果,应当把握以下三个环节:即“上课前要先读”,即预习,可以“粗读”,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底”、有疑、有问进课堂;做作业之前要再读,即复习,要求“细读”;在训练中遇到疑难问题,找到对应章节要反复读,要求“精读”。另外,读教科书还要从中把握好知识点、重点、难点,通过自己的归纳、小结,形成本节课或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把零碎的、一点一滴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了读书方法,自学能力也就相应地提高了。3、练习环节。课堂练习或课后练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

14、更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对于这些目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明白,对此,教师要心中有数。一定要告诉学生,练习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因为它既是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又是学风、意志和品德的考验。不仅要保质保量,而且还要独立和按时完成,更要从中有所收获。抓好以上三个环节(即上课、读书、练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对高一的学生尤为重要。当然,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很多,如:能自觉地制订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执行;自觉做到每门课进行预习;课内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和讨论,并能完整回答;能作好必要的笔记;认真复习,整理笔记,在理解的基础上做作业,偶有错

15、题,但每次认真订正;时间观念强,不拖拉;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认真系统复习,作好单元小结;除以上三个环节外,在学习中需要制订计划,订计划有好几种方式:有长远计划和短期计划;有单科计划和综合提高计划订计划要有一定的讲究,要指导学生依照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第三节 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目的意义: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整个教育目的中,“德”的目标处于首要地位。 重点难点:高中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如何才能务实、有效地实施思想品德教育?(一)良好的思想品德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见,在整个教育目的中,“德”的目标处于首要地位。 教育部在2012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继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抓住“融入”这一关键,突出“全过程”的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