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word解析版----名校联盟德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理综)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99372212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6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word解析版----名校联盟德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理综)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校word解析版----名校联盟德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理综)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校word解析版----名校联盟德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理综)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校word解析版----名校联盟德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理综)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校word解析版----名校联盟德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理综)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word解析版----名校联盟德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理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word解析版----名校联盟德州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理综)(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州一模高三年级理科综合试题生物物理化学综合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动态变化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B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都是产生ATP的重要场所 C与心肌细胞相比,垂体细胞的高尔基体膜成分更新较慢 D内质网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酶和核糖体的附着2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膜泡运输离不开膜蛋白的识别作用 B细胞内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全部通过核孔进行 C线粒体膜上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没有运输O2的载体 D温度影响氨基酸的跨膜运输,不影响O2的跨膜运输

2、3下列过程中,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是 A造血干细胞分化为B细胞 B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 C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D生长素诱导产生无子番茄4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可选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 B所用盐酸的浓度和作用都相同 C染色前都要用清水处理 D都需要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5下图为嗅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会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B气味分子引起Na+通道开放导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C图示过程体现了膜蛋白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和运输功能 D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皮层才能产生嗅觉6果蝇的

3、有眼(E)对无眼(e)为显性,E、e基因位于号常染色体上。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称为一三体,减数分裂时,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联会后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三体的产生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三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C正常的无眼果蝇与有眼果蝇杂交,子代均为有眼 D用正常的无眼果蝇与一三体果蝇杂交可测定后者的基因型7下列关于化学与食品、能源、环保等说法正确的是 A为避免废旧电池中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可将其深埋 B为防止海鲜产品腐烂,可将其浸泡在甲醛溶液中 C利用太阳能代替化石燃料,可改善空气质量 D利用催化剂

4、可将汽车尾气全部转化为无害气体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gF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3NA B标准状况下,4. 48LCH3Cl中所含原子数为NA ClLpH =1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2NA D常温下,1.7gNH3和3.65gHCl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0.2NA9有机物甲、乙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甲、乙都能发生取代、加成反应 C与甲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还有2种 D与乙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还有2种10.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1.X、Y、Z、W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

5、知:X与W位于同一主族,且W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Z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的原子序数比Z小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Z着火时均可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Z CY、Z、W的简单离子都能促进水的电离 D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WZ(NH3H2O)Dd点混合溶液中:c(Cl-)c(NH4+)c(H+)c(OH-)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变

6、小 B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共有6个中子变成质子 C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遏制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原子的总能量增大,电子的动能也增大15.如图,弹性杆AB的下端固定,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向右的力F缓慢拉球,使杆发生弯曲。逐步增加水平力F的大小,则弹性杆AB对球的作用力的方向A水平向左B斜向右下方,与竖直方向夹角增大C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夹角减小D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夹角增大16. 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形成一个组合体,组合体在距离地

7、面393千米高的圆形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随后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两人将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进行科学实验和科普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神舟十一号”飞船达到与“天宫二号”同一轨道后,从后面加速追上前面的“天宫二号”实现对接 B“神舟十一号”飞船需要在较低的轨道上向后喷出炙热气体,才能完成与“天宫二号”的对接 C“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发射速度大于11. 2km/s D两位航天员可以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借助重锤和打点计时器为全国中学生演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17.如图所示是发电厂通过升压变压器进行高压输电,接近用户端时再通过降压变压器降压给用户供电

8、的示意图(图中变压器均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图中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设发电厂输出的电压一定,两条输电线总电阻用Ro表示),则当进入用电高峰时 A线路损耗功率减小 B电压表V3、V4读数的比值减小,电流表A2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3的读数增大 C.电压表V2、V3的读数之差与电流表A2的读数的比值不变 D电压表Vl、V2的读数均不变,电流表A2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i的读数减小18.物体仅在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3s内,力F所做的功等于零,冲量也等于零B04s内,力F所做的功等于零,冲量也等于零C第1s内和第2s内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

9、反D第3s内和第4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19.如图所示,在平行线MN、PQ之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的磁场(未画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从左到右逐渐增大。一带电粒子进入该区域时,由于受到空气阻力作用,恰好能沿水平直线OO通过该区域。带电粒子所受的重力忽略不计,运动过程带电量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正电粒子从左到右运动,磁场方向向外B负电粒子从左到右运动,磁场方向向外C负电粒子从右到左运动,磁场方向向外D正电粒子从右到左运动,磁场方向向里20.如图所示,abcd为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导线框位于光滑水平面内,其右侧为一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线框的cd边平行,磁场区域的

10、宽度为2l,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线框在一垂直于cd边的水平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直至通过磁场区域。cd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开始匀速运动,规定线框中电流沿逆时针时方向为正,则导线框从刚进入磁场到完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a、b两端的电压Uab及导线框中的电流i随cd边的位置坐标x变化的图线可能是21.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连接的物块A和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和3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沿斜面方向的恒力拉物块A使之沿斜面向上运动,当B刚离开C时,A的速度为v,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a,则A物块B从静止到刚离开C的过程中,

11、A发生的位移为B物块B从静止到刚离开C的过程中,重力对A做的功为C物块B刚离开C时,恒力对A做功的功率为D物块B刚离开C时,弹簧弹性势能第卷【必做部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22.(6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过程如下: (1)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固定于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d=_mm。在桌面上合适位置固定好弹簧和光电门,将光电门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连接。 (2)用滑块把弹簧压缩到某一位置,测量出滑块到光电门的距离x。释放滑块,测

12、出滑块上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则此时滑块的速度v=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通过在滑块上增减砝码来改变滑块的质量m,仍用滑块将弹簧压缩到(2)中的位置,重复(2)的操作,得出一系列滑块质量m与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的值。根据这些数值,作出v2-m-l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图象可知,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_;弹性势能EP=_。23.(9分)材料的电阻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压力大小。若图1为某压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压力特性曲线,其中RF、Ro分别表示有、无压力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了测量压力F,需先测量压敏电阻

13、处于压力中的电阻值RF。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1)设计一个可以测量处于压力中的该压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在图2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压敏电阻已给出,待测压力大小约为40N80N,不考虑压力对电路其它部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提供的器材如下: A压敏电阻,无压力时阻值Ro =6000 B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200 C电流表A,量程2. 5mA,内阻约30 D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 E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很小 F开关S,导线若干 (2)正确接线后,将压敏电阻置于待测压力下,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是1.33m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 V。 (3)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结合图1可知待测压力的大小F=_ N。24.(14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平板车,车上固定一竖直直杆,杆的最高点O通过一长为L的轻绳拴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与小车质量相等,悬点O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L,轻绳水平时,小球与小车速度均为零。释放小球,当小球运动到最低时,轻绳断开,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与竖直直杆和小车不相撞)求:(1)轻绳断开的瞬间,小球的速度大小;(2)小球从释放到落地的过程中,小车向右移动的距离。25.(18分)如图所示,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