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二单元(1-7课)测试题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371681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二单元(1-7课)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二单元(1-7课)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二单元(1-7课)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二单元(1-7课)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二单元(1-7课)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二单元(1-7课)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二单元(1-7课)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口山高实验中学 班级: 组别: 姓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二单元(1-7课)测试题(测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分为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 )把孔子“仁”的思想具体化 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之间的关系 指出得民心的重要性 主张“尚贤”、“非攻” A、 B、 C、 D、2一本书中写道:“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是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观点最有可能是 ( )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 B、战

2、国时期的法家思想C、西汉初的黄老学说 D、汉武帝时的儒家思想3 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 )他主张的“理气论”既主张理气浑然一体,又主张气先理后他的“心性论”实际是要人们以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A、正确,错误 B、错误,正确C、都正确 D、都不正确4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其主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 )A、“理”是世界的本原 B、“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C、“理”的社会实践就是三纲五常 D、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标准5(2008年,山东卷文综)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

3、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6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得到巩固,这体现了( )A、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 B、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C、政治决定经济 D、经济决定政治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中对最高统治者具有警示作用的是 ( )A、春秋大一统 B、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C、仁政 D、三纲五常8荀子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仍把他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因为他主张 ( )A、“人之

4、性恶” B、“礼法并用”C、“天道自然”D、施政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9.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著作?学生正确的回答应是 ( )A、Kong Qiu B、Meng Ke C、Li Er D、Xun Kuang10下列各项叙述符合李贽思想主张的是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封建权威和封建礼教主张吃饭穿衣就是“人伦物理”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 )A、 B、 C、 D、11.黄宗

5、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继承了 (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左传中民为“神之主”的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A、 B、 C、 D、12.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专着(著)故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际,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 )A、顾炎武 B、黄宗羲 C、梁启超 D、邹容13.“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句话 ( )出自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对儒家的忠君思想提出了挑战后半句被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反映

6、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A、 B、 C、 D、14智者学派是古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下列表达不确切的是 ( )A、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C、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15.“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材料说明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 D、可贵的理论认识16.苏格拉底对知识的哲学观点是 ( )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

7、,才能达到善 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最高的知识就是对“恶”这个概念的认识 A、 B、 C、 D、17.下列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是 ( )十日谈歌集中世纪的宗教绘画信仰得救每个基督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圣经A、 B、 C、 D、18.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 )A、它没有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出来 B、它是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C、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只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19.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深得人心 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

8、国王权矛盾激化C、剥夺天主教会的土地和经济特权 D、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20.16世纪西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是( )A、宗教在当时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B、宗教和神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C、天主教会反对殖民扩张,维护了资产阶级的人性主张D、宗教有很大的迷惑性,人民易于接受21.导致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C、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D、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22.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下列对启蒙思想最准确的理解是( )A、批判旧制度,

9、对社会提出新设想的思想 B、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3.法国启蒙思想家毕封说:“大自然之所以能全面发展,之所以能够达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样完善和辉煌,完全是靠了我们的双手。”他的这一论点的实质意义是 ( )A、否定上帝创造世界的观点 B、揭示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C、宣扬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 D、号召人们推翻封建专制统治24.“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此语出自 ( )A、伏尔泰 B、卢梭 C、孟德斯鸠 D、康德25.(2007上海)罗马城内

10、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 )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利八世 D、加尔文选择题答题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非选择题,(共三道大题,26题14分,27题18分,28题18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首位。孔子与穆罕默德、耶稣和释迦牟尼一起,被称为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他的思想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形成、发展起到了

11、重大而又积极的推动作用,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孔子思想已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接受。材料二 孔府 孔庙 孔林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孔子在教育和思想上的主要主张。(2)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意义是什么?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又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用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材料二 “尊

12、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教,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注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由于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义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意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

13、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铁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朱熹在“天理”与“人欲”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其本质意图。(2)材料二对理学作出怎样的评价?(3)材料三中是怎样看待理学对中华民族国民精神方面的影响的?(4)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宋明理学的看法。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三权分立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制度。这一观点最早由17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学家洛克提出,后来这一学说被法国著名人物孟德斯鸠诠释为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形式,解决了在该种政治制度下可能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