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杜郎口中学和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9371545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杜郎口中学和学习考察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杜郎口中学和学习考察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杜郎口中学和学习考察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杜郎口中学和学习考察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杜郎口中学和学习考察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在孔子的“杏坛”,在登顶泰山的过程中,我更感受的是治学、治校也如登山,虽有艰难,却能享受过程,更有其登顶的自豪。现在,我最想做的就是我们要好好从他们成功的背后找到一些于我们有启发的东西为我们所用。一点想法,与各位同仁共享(以下称杜和昌): 一、特色源于课堂,特色成于改革。 两所学校给我们共同的感觉是文化立校。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栋建筑育人,这是我步入校园最深切的感受。校园正门、走廊楼梯、花圃雕塑、教室墙壁、学校操场都变成了动态的育人载体,成为校园文化元素。杜的“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昌的“把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给我们以鲜明的印象。走

2、进校园,文化气息扑面吹来,柔软袭人。学生是文化元素的核心,杜每一处或短或长的标语、班风甚至走廊上的横幅都是学生的作品,质朴却不乏睿智;昌却技高一筹,学校的走廊文化成为一道风景,班级称谓、墙报名称独有二中风格。不过,再大再美的学校也只是外在的观感,我们更希望走进他们,真正了解他们在课堂教学上的思考、实践与收获。因此也就更为关注杜的“三三六”和昌的“二七一”教学模式。 特色源于课堂,学校的任何改革都离不开师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具体的教学手段不再赘述,杜的学生大多源于农村,学生在课堂上却显得自信、大胆,课堂的激烈程度绝不亚于“闹市”,但是热闹的课堂源于师生共同的努力,可以想象他们在预习课上所下的功夫,

3、这里已经交给学生学习的方向、方法,而我们看到的展示课或反馈课就更加能反映出预习课的效果。在课堂上,老师注重学生的参与率,开口便是精彩,课堂展示的是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欲望。老师有意封口,少说一句话,学生就多说一句话。这里有一个理念支撑,就是课堂的学生主体意识。而昌的学生课堂表现也是在小组活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解放教师的课堂行为。在昌的课堂,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明显的,课堂节奏快、容量大,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尤其注重课堂展示的点评,不是让学生代替老师讲解,而是学生认知的过程。昌打造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271高效课堂”不为模式惟高效,正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

4、行。 二、学校最重要的在于文化积淀,给学生留下的应该是文化内涵。 走近两所学校,均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也是现在很多学校追求的方向。杜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某句话成为学校廊前室内的印刷品时,心情是高兴的;当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时候,自信心是不断被强化的;当学校在管理上力求细节的完美时,学生也在不断地完善自己。昌的校园很美,从规划设计到细节入微处,文化的气息浓厚而且切近学生,这是校园应该留给学生的。昌的很多班级文化是可以借鉴、模仿的,比如教室的名称、口号、班徽等,我觉得他们在精心、精细地打造班级文化,用昌的一位级部主任的话来说,“让孩子们爱上学习,让孩子们热爱生活,前提是班级信任”,教室内只有充满家庭式亲情关系时,教育才会发生。每个班级的组合就是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不仅是课堂知识,更多的是校园文化生活的积淀。一所名校之所以崛起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这不是挂在墙上的,也不是说出来的,是每一个走进学校的师生甚至别人可以感受到的。 附:杜郎口语文科预习课设计 预习问题是学生会做能做的3-5个问题,要具有发散性;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能找2-3处喜欢的句子并说原因;课堂有学生自己的创作。预习更多是方法的引领,课堂争取零干扰,但教师要把握疑难问题;汇报预习成果,重在理解。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