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370826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较好地掌握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献身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事业,积极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教学、科研和独立承担水上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健康的体魄。二 研究方向1. 森林理水机理2. 土壤侵

2、蚀与生态恢复3. 土壤侵蚀预测与防治4. 沿海防护林5.“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上的应用三 学习期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职研究生可延长12年。其中约有1.5年用于课程学习,1.5年用于完成学位论文,教学实践或专业生产实践要求120学时工作量(或20个工作日),有考核的公益劳动累计23周。 凡能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提前完成全部教学计划、学习成绩优良者,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校长批准,提前毕业;由于某种客观原因未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可经同样手续,按照学籍管理的规定,适当延长学习期限。四 培养方式(一)培养方式随着水土保持学与荒漠化防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可分为教学科研型、

3、工程应用型和跨学科复合型。 教学科研型研究生在校参加的实践环节以科研和教学为主,学位论文要求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工程应用型研究生入学前应具有1年以上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工作实践,在读期间必须参加生产实践(如指导施工、参与设计及管理),工作量不少于3个月,学位论文应面向水土保持工作的主战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跨学科复合型研究生由水土保持学和有关学科导师共同指导,论文选题要针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及有关学科的交叉结合点,研究成果在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方面要有所开拓。 培养研究生实行导师全面负责制。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硕士研究生入学以后2个月内制定出

4、培养计划,应确定学位课和选修课,同时对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参加实践活动、科学试验与论文撰写等做出具体安排。培养计划经教研室(研究室)讨论、修订,院(系)负责人审查批准执行,并报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是加强硕士研究生管理,提高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中期考核有利于人才分流,因材施教,也是检查培养工作、交流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改进工作的手段。1.考核时间考核时间安排在第二学年。2.考核内容(1)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表现;(2)课程学习、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科学研究进展或阶段成果;(3)健康状况。3.考核方式以系(教研室)为单位,由学科带头人、系主任和硕士研究生导师组成

5、考核小组,对硕士研究生逐个考核。根据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必要时可聘请有关学科的专家参加考核小组。4.考核结果与分流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人才分流。成绩优秀者给以奖励,有条件的可转为博士研究生:合格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不合格按照学籍管理办法处理。五 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及课程说明(简介)(一)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指定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2学分(不含教学或生产实践2学分)1 学位课:修满18学分,包括政治理论课和外语9学分(1)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学分(2)第一外国语(基础外语5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6学分(3)水土保持原理 2学分(4)流域管理学

6、 2学分(5)景观生态学 2学分(6)林业生态工程学 2学分(7)恢复生态学 2学分2 选修课: 分专业选修课和指定选修课两部分:修满12学分以上。 研究生可根据研究方向、论文工作需要及本人兴趣,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以下选修课。也可以选择林学其他学科的有关课程。(1)指定选修课1)多元统计分析 3学分2)仪器应用与分析 2学分3)计算机应用技术 2学分(2)专业选修课 1)水土保持研究法 2学分 2) 环境监测与评价 2学分3) 全球变化生态学 2学分4)土壤侵蚀数值分析与模拟 2学分 5)3S应用技术 2学分 6)森林水文学进展 2学分非本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同等学历者录取后,应补修本专业本科生

7、主要课程,一般35门,但不记学分。视其本科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情况,可从以下课程中选择。(3)补修课程1)水土保持原理2)流域管理学3)水土保持学4)土壤学(二)课程说明(学位课)1、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2、第一外国语 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3、水土保持原理主要讲授土粒和土体(土块)被剥蚀、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的力学机理与运动规律,为防治土壤侵蚀保持水土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4、流域管理学主要讲授山区流域治理的理论基础,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与诊断,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流域治理措施体系,流域治理效益评价,荒溪流域分类,山洪泥石流危险区制图,荒溪流域治

8、理综合措施。5、景观生态学主要讲授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景观生态体系,景观功能,景观变化,景观管理及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6、林业生态工程学主要讲授国内外林业生态工程发展历史与现状,全国林业生态工程规划与布局,不同类型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原理与技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方法及工程信息管理。7、恢复生态学主要讲授国内外生态恢复学发展历史与现状,生态系统退化原因、过程、诊断与评价,土壤侵蚀与退化生态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学理论,生态恢复原则,生态恢复技术,严重侵蚀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等内容。六 实践教育 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教学实践或专业生产实践,总工作量为120学时,教学或生产实

9、内容由导师和教研室共同安排,考核合格者,可计2学分。不参加教学(生产)实践或考核未合格者不得参加论文答辩。 为加强研究生的劳动观念、群众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研究生在整个学习期间要参加适量的体力劳动。经考核的公益劳动累计23周,公益劳动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系(教研室)和导师应积极地支持和组织研究生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使其了解学科发展的动向,开阔视野,培养开拓与创新精神。研究生在学习期间须完成3学分的学术活动,主讲专题报告每场计1分,参加学术报告会每场计0.1分。七 论文工作 论文工作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科学实验(或观测、调查、工程设计)、撰写论文等部分

10、。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一般安排在第二或第三学期进行。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前要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写出文献综述,并由导师评定成绩。在完成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研究主作开题报告,提交研究生所在系(教研室)讨论审定。论文的选题应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应表明作者有新的见解或有能力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一般在3万字左右,论文摘要不超过1500字。要求论文立论正确,概念清楚,分析严谨,计算无误,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图表清晰,字迹工整。至少提前1个月提交论文。提倡研究生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公开发表论文。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一览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

11、学分学 时开课学期主讲教师备注讲课实验实习讨论学位课基础英语52161、2研究生处专业英语1403马祥庆 自然辩证法2541研究生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361研究生处水土保持原理2501谢锦升流域管理学2401谢锦升林业生态工程学2402叶功富景观生态学2401吴承祯恢复生态学2402谢锦升指定选修课多元统计分析3601何东进仪器应用与分析2402刘爱琴计算机应用技术2402研究生处专业选修课森林水文学进展1302董强水土保持研究法2403马祥庆3S技术2402刘健环境监测与评价2403马祥庆全球变化生态学2402马祥庆土壤侵蚀数值分析与模拟2402何宗明合计本专业课程学习总学分30-32分补修课水土保持原理同本科水土保持学同本科土壤学同本科流域管理学同本科实践教育教学实践(120学时)28社会实践(周)33周学术活动3读书报告(次)3次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深化年各项工作和“三乐两校”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搭建具有时代特征大学生特点的文化艺术活动平台,促进学院间师生的友谊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