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题-(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365678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复习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毛概复习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毛概复习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毛概复习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毛概复习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复习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复习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19,22,33,36,41,45必考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深化年各项工作和“三乐两校”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搭建具有时代特征大学生特点的文化艺术活动平台,促进学院间师生的友谊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答: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事件、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2、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18大)。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2、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的过程原理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答:1、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3、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6、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答;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C.认识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7、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答: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3、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8、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答:国营经济及其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的是三种,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9、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答: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4、主义的革命。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客体是人民大众,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1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答:“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辩证的统一关系。1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答: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

5、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但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1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答: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

6、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14、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原因答: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因为不论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明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都要靠发展。只有把 发展作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也只有靠

7、发展,才能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坚定对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第一条主要经验。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答: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答: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7、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答: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

9、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18、对外开放的格局答: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进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已经基本形成。1全方位: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不仅对发达国家,而且也对发展中国家,对原苏联东欧地区的国家开放。但我们对外开放的重点还是发达国家。2多层次: 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对外开放格局。3多渠道、宽领域: 就是

10、向世界市场开放,包括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等。4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19、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答: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1、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2、改革是动力。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3、稳定是前提。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

11、。稳定是发展和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20、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答:1956年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主要矛盾由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变为生产力相对落后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的问题。不同的是这种矛盾与其他私有制形态的社会不同,不表现为强烈的对抗性,不需要用暴力的

12、方式解决。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之与先进的生产关系相适应,而不需要通过革命 比如现在出现的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需要通过改革税收制度,调高扩中保低等措施进行解决,不表现为对抗性。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答: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

13、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2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的依据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依据: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2、我过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23、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及其主体地位的表现答:内容:

14、公有制经济,是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表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24、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答: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

15、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基础是:(一)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二)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三)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四)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五)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25、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答: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完善有利益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体制2、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3、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4、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26、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答: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大局的十大关系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为我国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包括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