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提纲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365603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复习提纲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毛概复习提纲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毛概复习提纲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毛概复习提纲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毛概复习提纲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复习提纲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复习提纲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概第二学期复习提纲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和当前的经济文化水平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党的“八大”制定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答:“八大”提出,在经济建设上要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答:1958年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4、毛泽东初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成果答:1956.4,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报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

2、义建设道路的开始。1957.2, 毛泽东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体现出理论探索的初步成果。5、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及其意义答: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1980.4,“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1980.6,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1984.10,“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1985.4,“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1985.8,针对有人指责改革开放违背了社会主义方向时说,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搞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

3、的本质”。“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1987.2,“十三大报告要在理论上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讲清楚我们的改革是不是社会主义”。1987.4,“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1988.5,“确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是可以的,但首先要了解什么叫社会主义,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1991.8,“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

4、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视察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突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展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涵盖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和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体系,五句话,构成三个理论层次:第一层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根本途径。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高效率。第二层次是

5、“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个规定,确保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使生产发展的成果属于人民。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另一个要求是公平性。第三层次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一层次揭示了社会主义是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富裕是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共同富裕则是社会公平的最高体现。邓小平说: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

6、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社会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的的统一。(老师提纲)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它突破了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其次,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再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原理。总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从最高的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社会主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对社

7、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书P121)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6、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答:共同富裕是效率与公平的最高统一。一般来说,人们都希望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政府应该尽量给每个人以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另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讲,也都希望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人人都能够最大限度地为社会、为国家多做贡献,并且再按照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的大小给予相应的报酬。这就是要求做到既公平,又提高效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公平与效率并举了,那么

8、,这个国家必然充满生机活力,其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各方面的工作效率都会大大提高和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快速提高。否则,人们的积极性就不会长久持续,国家、社会就缺乏凝聚力。然而,现实中,公平与效率往往是矛盾的,无法协调的。效率优先原则。 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该是效率优先。因为公平与效率总的来说是一致的,所以,实行效率优先原则就意味着是公平的,合理的所谓效率优先原则就是指分配制度、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率为首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必须把效率作为优先考虑的价值目标。 效率优先原则意味着人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生产力的发展为目标

9、,这样,效率提高了,生产上去了,社会财富增多了,人们享有的社会公平就更多了,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一切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由于效率属于现实生产力范畴,而公平属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范畴,因而从效率与公平在社会发展因素的序列中的一般关系来看,效率优先是必然的,兼顾公平是必要的,因而是合理的。人类社会进步的因素中,生产力的作用是巨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的进步,随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的越来越充分。宏观地看,生产效率越低下,社会公平实现的就越不充分,人们就越缺少自由、民主、公平;反之,生产效率越高,社会财富越丰富,在社会物质文明增强的基础上构建的人类社会秩序就越完善,人们所享有

10、的自由、民主、公平就越充分,能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也就越多。为社会创造的财富就越多,产生的效率就越大,所以,在二者的关系中要以效率为先,兼顾公平。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是必然的。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目的实现共同富裕,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效率的提高,只有生产发展了,效率提高了,才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达到真正的公平。所以,把效率优先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率,这是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而且,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是公平能够实现的物质基础,只有社会物质丰富,才能增进社会公平。兼顾公平的原则 。我们坚持效率优

11、先原则,并不否认公平,更不能牺牲公平只顾效率,正确的做法是,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因为只有坚持公平才能够调动效率的创造者,即主体参与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主体的努力被社会所认同就能够激发他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反之,不公平会使主体失去工作热情,降低公平效率,所以,只有兼顾公平才能促进效率的提高。而且,公平所反映的秩序的合理性会促进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个体被认同和肯定,个体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而整个社会整体才能够处在一种有序的状态下发展,个体间相互协调形成很好的团队精神,能够提高社会整体效率,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高效率。 公平促进效率,有

12、利于效率的实现,效率为公平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二者是一致的,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要使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参与竞争,平等的劳动就业机会,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竞争,而个人的分配、收入要与个人所投入的努力达到一种比例上的动态平衡-多劳多得。反对那种小生产者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平等观,提倡多劳多得,国家在实施政策时要以效率为先,以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最终目标,但要兼顾公平,国家通过各种办法,用政策加以调节,倾斜于弱势群体,给其以平等的机会参与竞争,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以提高经济效率,总之,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即不能只强调效率忽视了公平,也不能因为公平而不要效率。应该寻求一个公平与效率的

13、最佳契合点,实现效率,促进公平。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答:马克思说,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邓小平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高度概括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赖以形成的主导因素。生产力的物质因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力的知识因素:生产管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以几何级数渗透在各种生产要素之中。邓小平说: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依靠力量。邓小平在1978年就说:当代的自然科学正

14、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现代生产力的标志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高科技产业和高科技产品的比较。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人才的竞争,是以高科技为标志的综合国力的竞争。邓小平说:“科学技术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8、“三个代表”重要思

15、想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

16、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三个代表”中的每个“代表”,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但它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础,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