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6月份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1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360391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1-6月份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1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1-6月份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1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年1-6月份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1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年1-6月份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1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年1-6月份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1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1-6月份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1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1-6月份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1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襄城县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上半年环保目标执行情况的 报 告许昌市人民政府: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县以“围绕经济抓环保,抓好环保促发展”为己任,主动服务,严格管理,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现将2011年上半年环保目标执行情况报告如下:1、 环境质量目标 (一)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成效明显,监测资料表明,2011年上半年我县地表水源地监测断面范河导虹闸断面水质COD浓度平均值为31.1mg/L、氨氮浓度为0.471 mg/L;颍汝干渠黄龙池闸断面水质COD浓度平均值为16.2mg/L、氨氮浓度平均值为0.148 mg/L,均符合市定目标要求,城市

2、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规定标准,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二)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为提高空气质量监测水平,我县配置了空气自动监测设备,设起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截止6月29日,共监测180天,其中优良天数165天,稳定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 二、工作目标(一)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1、1-6月份,襄城县源成水务有限公司处理水量累计达到383.4万吨,削减化学需氧量651.78吨;首山焦化和宏源焦化共削减二氧化硫464.76吨。2、襄城县垃圾处理厂已建成渗滤液处理系统,目前处理设施正在调试运行阶段,正常运行后,将累计减排COD422.18吨,氨氮43.04吨。(2) 环境综合整治 1、继续巩固

3、排烟设施整治成果。今年我县继续在交通干线两侧及城区开展燃煤锅炉整治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工作,把好新建项目住宅楼设计验收关,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所有在建项目强制建设天然气配套工程。1-6月份,我县没有审批一家燃煤锅炉。 2、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根据环保部等11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并与公安局、文化局、交通局、城建局等单位签订了环保责任书。经我县环境监测站5月份监测,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为52分贝,夜间噪声平均值为45分贝,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值。(三)污染防治1、清洁生产工作进展顺利。襄城县瑞丰

4、泰肥业有限公司是省确定的清洁生产单位,该公司与中原环境保护服务公司签订了清洁生产审核技术合同,清洁生产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进行到清洁生产的第三个阶段。宏源焦化已列入第二批清洁生产审核单位,正与中原环境保护服务公司洽谈技术合同签约事宜。2、加强危险废物的监督管理。6月份对全县工业固体、汽修行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进行了排查,共检查工业企业10家,医疗企业18家,汽修行业3家,建立了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完善了档案。目前,我县医疗废物全部由市医疗处置中心进行统一收集处置,处置量46.26吨,处置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10吨;汽修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和工业危险废物,全部运往有处置能力的单位进行处

5、理;城市生活垃圾全部运往垃圾处理厂处理后填埋。3、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工作已与3月底完成,普查数据已由市环保局进行了初步审核。 (四)农村环境环保1、生态保护项目全面开展,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稳步推进。紫云镇省级生态镇创建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编制紫云镇生态乡镇发展规划,评审验收材料已提交市环保局,等待省环保厅验收。山头店乡的蔡冯村、紫云镇的杨湾村和双庙乡的上寨新村三个生态村目前已达到生态村创建标准,等待省环保厅验收。2、建立完善农村环保机制和工作网络,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3月11日专门召开了环境保护会议,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总体要求,县政府与各乡镇签

6、订了环保工作目标责任书。各乡镇均已成立环保机构,配备了环保工作专(兼)职人员,还聘任大学生村官为本村环保义务监督员,及时了解掌握本村环境保护情况,保持与环保部门的沟通和联系,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农村环保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目前,我县已确立紫云镇、库庄镇、王洛镇、麦岭镇、湛北乡和颍阳镇六个生态示范乡镇的41个新农村示范村、14个新型农村社区为新农村示范村,转发了河南省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按照方案紫云镇的大庙李、张村、宁庄、侯庄已开展了试点工作。 3、 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有序进行。在认真排查摸底的基础上,我县制定了襄城县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并下发各有关单位。目前

7、,禁养区内的10家养殖企业已关闭7家,年底前确保按时完成任务。(五)建设项目环境管理1、把好项目审批关。积极发挥环保部门职能作用,用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来促进我县产业结构升级,确保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步骤,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审批原则和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准入条件做到了“三不批”,即: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总体规划、不符合保护区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一律实行否决和劝退。上半年,共出具环保意见46份,工业企业污染情况核查表111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40份,审查意见总量申请表17份,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100%。2、把好项目建设关。建立动态管

8、理台帐,强化项目建设过程的环境分类跟踪监督管理,努力实施从建设到投产的全过程管理,确保了项目建设过程中不走样。3、把好项目验收关。加强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对建设单位未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久拖不验”、“久试不验”、未经环保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生产的,采取了严厉的查处手段。今年上半年,我县出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1份,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六)环境监督管理1、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工作。县环境监察大队、环境监测站均通过省环保厅的标准化验收。信息、应急、辐射中心正在按照省定标准有序进行。 2、落实建设项目现场监察月报告制度。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对所有新建项目

9、进行了全面清查,加大对建设项目日常现场监察工作力度,严厉打击违反环保“三同时”制度的违法行为,确保“三同时”执行率100%。落实现场监察月报告制度,每月25日前向市环保局报告当月建设项目现场监察情况。3、加强重点企业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已完成平煤十三矿、平煤集团首山焦化公司、宏源(许昌)焦化有限公司排污许可证的发放,污水处理厂排污许可证正在核发中;完成了紫云建材等9家纳入许昌市统计范围内的重点企业的“一企一档”建档工作。4、县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2.13万吨,COD和氨氮进出口浓度符合市定标准,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

10、准,目前运营资质证书正在上报申领中。5、加强在线监控设备监督管理。县污水处理厂、许昌首山焦化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安装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实现了与省、市环保监控中心联网运行,并与全省招标确定的第三方运营商签订了运行合同。襄城县空气自动化监测站目前运行正常。6、加大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力度。按照环保专项整治行动的总体部署,及时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环保问题。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群众健康为目标,以查处违法排污企业为突破口,以强化环境执法为手段,突出重点,标本兼治,严厉打击辖区内各种环境违法行为。 7、继续加强环境环保政风行风工作,实现“进位、争先、创优”。按照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学习,公

11、开承诺、领导点评,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创业的积极性。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先争优,为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贡献。(七)环保基础设施建设1.、襄城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已于2011年2月底,完成了文物勘探、工程招投标和初步设计工作,4月底完成了初步设计图的评审工作,目前正在进行预算书的编制工作,预计8月份可开工建设。2、为解决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办公用房问题,积极争取国家扶持资金,努力改善办公用房面积严重不足的现象,满足不断增加的业务办公需要,提高环保履职能力和工作效率。经过多方努力目前申报材料已报省环保厅。(八)环境安全管理与教育1、加强环境监管。继续实行网格化

12、管理,对重点排污单位派人驻厂监管,对一般排污单位采取定期不定期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依法查处,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杜绝各类污染事故发生。同时通过环境大接访及12369环保举报热线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及时解决环境热点,化解矛盾维护稳定。1至6月份,共受理举报案件15起,全部做到及时查处、及时反馈,结案率100%。没有因环保问题引发群众上访事件。 2、环境辐射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辐射工作长效监管机制,全过程规范管理,辐射工作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率达到100,放射性废物、废源安全处置率达到100,1-6月份本辖区没有发生辐射安全事故。3、对危险化学品的环境监管。加强对生产

13、、销售、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的管理。上半年,我县没有化学品安全事故发生。4、环境教育。深入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工作,由县教科局负责,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中小学环境教育方案及措施,把环境教育内容纳入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做到了“四有”即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课时。教材采用新华书店配备的标准教材。教案内容详实,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突出国家和地方实际,教育意义强;课程表中的综合实践课合理地安排了环境教育课,半年已达6课时以上,并且学生记有环境教育笔记,保证了每学年环境教育课程不少于12课时。目前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已经达到了85%.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1、进一步加强北汝河、颍汝干渠等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确保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2、加强污染控制,严格控制总量,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严格环境准入,做好项目环保审批工作,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4、加大执法力度,重点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5、加强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健全环境监察监测和应急体系建设,规范人员管理,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队伍。6、对一些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项目环境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进一步加大协调和指导力度,提前介入,全程跟踪服务,确保责任书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特此报告。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