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然美与欣赏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359297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自然美与欣赏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2.自然美与欣赏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2.自然美与欣赏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2.自然美与欣赏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2.自然美与欣赏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自然美与欣赏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自然美与欣赏资料(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 游 美 学,第二章 自然景观美与欣赏,游 春 图,1、自然美:是最常见的一种美的现象形态,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物或自然现象的美,即能够引起审美愉悦的自然物的生动形象。包括无机物的美和有机物的美。在自然界中,宇宙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江河湖海、雨露虹霓、风霜雪雾、云霞雷电、奇峰巨石、园林梯田、牧场草原等等都是构成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都是属于自然美的范围。,2.1 自然景观美概述,2、自然美的产生,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中的自然物虽然存在,但是自然美并不存在。因为一方面没有人类的存在,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对象的审美主体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现象全是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它们没有任何预期的自觉目的,

2、自然不能自觉为美。人类社会出现后,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化,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得到提高,人类和自然的联系也越来越广泛,从而逐渐把自己周围的自然环境、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纳入自己的审美视野,成为自己的审美对象。可以说自然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没有人类的社会实践就没有自然美。,3、自然美的类型,一是没有经过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物的美。如山水、生物、天象、气象 。 二是经过人类生产劳动直接改造的自然物的美。如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2.2 自然景观美分类欣赏,(一)地文之美 1.山之美,泰山之雄,华山之险,(1)构造之美,峰:山凸出的尖顶,崖:山石或高地陡立的侧面,

3、谷:两山或高地间的低洼地带,石:指的是山石,(2)质地之美,花岗岩: 岩石裸露 较多,裂 缝发育, 多珠状 风化现象。,石灰岩: 多形成 孤峰和 峰林。,红沙砾岩(丹霞地貌): 既有花岗岩的裸露的形态特征,又有颜色的色彩特征。,(3)功能之美 观赏型之美 赏心悦目 探险型之美 体验危险,2.高原之美,敞阔雄伟,新奇神秘,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3.平原之美,地貌上以旷远之美, 同时应结合社会之美。,4.盆地之美,柴达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汉中盆地,综合之美,具有山地和丘陵等的审美特征。,5.沙漠之美,苍凉之美,绿洲之美,风雕之美,(二)水文之美 1.海洋之美,(1)海

4、洋本身之美,(2)海洋气候之美,(3)海域阳光之美,(4)海洋海滩之美,(5)海洋生物之美,2.江河之美,长江之源,(1)形态之美,(2)实用之美,黄河之源,长江第一湾,3.湖泊之美,洞庭烟雨,西湖雪景,扬州瘦西湖,幽之美、秀之美,4.泉水之美,趵突泉,(1)形态之美,(2)声响之美,(3)实用之美,5.瀑布之美,诺日朗瀑布,黄果树瀑布,(1)形态之美,(2)色彩之美,(三)生物之美,1.生态之美,2.比德之美,3.颜色之美,4.造景之美,(四)气象之美 1.雨之美 (1)朦胧之美 (2)移情之美 (3)声响之美,2.云之美,变化之美,意境之美,3.雾之美,4.霞之美,5.冰雪之美,6.旭日、

5、夕阳之美,7.佛光之美,峨眉佛光,黄山佛光,8.海市蜃楼,视 频 欣 赏,黄山 九寨沟,一、形象美 1、雄(伟) 雄伟是一种壮观、壮美、崇高的现象。凡能产生“雄伟”的事物,必然体量高而大,有压顶之势或铺天盖地、席卷一切之态,是巨大的力的展示,具有动人心魄的气势,因而令人赞叹、震憾、崇敬、愉悦。 英国美学家荷迦兹:“宏大的形状,纵使样子难看,然而由于它们的巨大,无论如何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激起我们的赞美。”,2.3 自然美的特征,科罗拉多大峡谷以最赤裸的姿态,展现着自然界沧海变桑田的神奇,展现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展现着时间的久远,2、秀(美) 秀美的主要特征是柔和、秀丽、优美。一般指体量较小、结构

6、匀称而且线条柔美、富于弹性的事物。给人一种甜美、安逸、舒适的审美享受。 观赏秀丽的风景,总是使人感幸福愉快,使人性情得到陶冶,情绪得到安慰。,桂林山水,桂林之秀,3、奇(特) 奇即通常所谓的奇特、奇丽、奇绝、怪诞等。凡能产生奇的事物,或因其数量稀少难觅,或因其特色突出形态特异,或因其相互配合构成出人意料之情景。奇特的美总是令人神往的,启迪人的智慧,激励人们勇于创造和敢于超越的精神。,黄山的瀑布云,雅丹地貌,新疆乌尔禾魔鬼城,黄山冰雕玉砌,黄山西海云雾,夫妻岩张家界,4、险(峻 ) 即通常所说的险峻、陡峭。凡能产生险的事物必然高挺而陡峭。险峻之美激励人们超越自我,不畏险阻,百折不挠,奋力进取。

7、王安石:“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5、幽(静) 即通常所谓幽深、幽静、清幽、幽远等。幽一般指整个环境而言,凡能产生幽的事物,其形势必定曲、必静、必深遂、必隐蔽,也多数光线较暗,游人的视野受到局限,而产生幽的感觉。 幽美在于深藏得越深,越富于情趣,越显得幽美。幽还可造成“步移景换,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因而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常用此种手法。中国人偏爱幽境,历来庵堂庙宇、书院、行宫、别墅等都选择山林的最幽处。 幽的环境使人超然物外,可助人潜心静思,最宜养性颐情。,青城之幽,6、野(趣) 所谓天然未凿、富有野趣等。凡能产生野的事物,必是纯属自然,妙

8、境天成,“天然无雕饰”的,是未经人工雕琢,或保持古朴而少受现代文明影响的。野富有自在之情,自由之趣,苍凉之慨、悲壮之叹。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是山林之野;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随风满地石乱走”这是边塞之野。,东非大草原-肯尼亚马塞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东非大草原美丽的世界画廊 必去理由: 在这里你能体会到最真实的世界和自己,人和动物的关系令人着迷,人与人的关系令人着迷,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我们惊奇! 适宜季节: 热带草原性气候,旱季干燥炎热,雨季时间较短,八九月较好。 适宜人群: 不畏艰险,喜欢贴近最真实的大自然的冒险家。,丛林之野,7

9、、旷 旷是指自然景物空间宏大高远所形成的美。旷景主要分布在宽阔的水面,苍茫的原野,坦荡无垠的平川等视野开阔的区域。 登岳阳楼”观八百里洞庭水波浩渺” 登黄鹤楼“孤帆远影碧空尽” 旷景无多样的变化,色彩也较单纯,能为游人提供一个浩大空旷、简洁宁静的环境,使人解脱忧烦,心胸开阔,与天地共享安适与自在。,二、色彩美 (1)山色。山色指山体覆盖植被或冰雪在气象变化时,由近及远而显现出不同颜色。 (2)石色。石色指不同岩性的岩石其颜色不一。 (3)水色。水本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因其有固、液、气三态的变化,而使大自然的水千姿百态。,流纹岩颜色多为暗红色或肉红色,浙江雁荡山,丹霞地貌红色,加拿大冰川国家公园

10、,四川黄龙的五彩池,(4)天色。天色包括云霞景、日出日落景和月星景。 (5)生物色。动物的不同毛色和植物的花、叶、果实等所体现的颜色。,蓝天、白云、绿草地、青山与彩虹形成的奇幻景象,不同的色彩形成的不同的美,同样令人称奇,夕阳下的雪地,由一种奇妙的红、 黑、白组成 的奇幻景象,新疆喀纳斯,青海玉树县巴唐,三、动态美 自然风景中的动态美是由波涛、飞瀑、流泉以及烟岚、云雾的飘动引起的。,行云飘烟,从深谷里冉冉升起, 峰峦似乎是在虚无飘渺的轻纱帷幔之中移动。,四、朦胧美 因为照明度较弱、距离较远、能见度较低或被其他事物半遮半掩所造成的虚无飘渺、似有若无的形象而产生的美感。 朦胧美最能引发人的想象力。

11、 郭熙(林泉高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 。,云雾中的景物若隐若现,模模糊糊, 虚虚实实,于是产生了幽邃、神秘、玄妙之感,烟雨黄山,2.4 自然美的观赏要领,一、观赏方法 1、动态观赏(新鲜感、亲切感、运动感) 2、静态观赏(长时间、较深入观赏) 互为补充、交替使用、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二、距离 1、心理距离(距离产生美) 2、空间距离(远景、近景、特写景),三、角度 角度不同,会造成视野范围上的差别,所获得的景象不同,美感也不同。 1、水平角度(正面、侧面、反面) 2、高度(平视、仰视、俯视),“三远法”,北宋画家郭熙在他的著名山水画论 著林泉高致中提出。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四、时间 在特定的时间内,风景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象,表现出一定的时效性。 时间+时机+季节,视 频 欣 赏,大堡礁 三江并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