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同名15767)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359243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同名15767)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同名15767)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同名15767)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同名15767)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同名15767)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同名1576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施工图设计说明(同名1576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9 9规划六河桥施工图设计说明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深化年各项工作和“三乐两校”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搭建具有时代特征大学生特点的文化艺术活动平台,促进学院间师生的友谊11. 工程概况本工程范围内,规划六河桥跨越河道,河道为现状河流且不考虑通航。规划六河桥跨径布置的起点桩号(0#桥台伸缩缝中心处)为K0+803.670,终点桩号(3#桥台伸缩缝中心处)为K0+833.670,桥梁跨径的中心桩号为K0+818.670,分南北两幅布置。道路中心线与桥跨中心线右偏角为60,桥梁总长为30.0m。本桥梁设计上部结构采用310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桩接盖梁形式,基础采用单

2、排钻孔灌注桩。2. 设计依据(1)滨江路启动段(洪塘中路-机场路)桥梁工程初步设计(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2014.07)(2) 宁波姚江北岸滨江路启动段(洪塘中路-机场路)道路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 北区阀盖会纪要【2014】9号(3)初步设计执行情况:审查会议原则同意完成的初步设计内容,本次施工图设计按批复精神执行,施工图设计中认真地执行了初步设计评审意见。(4)滨江路启动段(洪塘中路-机场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 设计规范及标准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

3、11) 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39-2010)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4. 主要技术标准(1)

4、、道路等级:滨江路启动段等级为城市次干道(2)、设计速度:40km/h(3)、桥面宽度:28.5m(4)、荷载标准:汽车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取值。(5)、桥梁结构的设计基准期:100年(6)、桥梁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7)、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一级(8)、抗震设防分类和抗震标准: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措施应按7度要求执行。(9)、通航标准及梁底控制标高:不考虑通航,满足防洪要求桥梁梁底控制标高3.13m,设计常水位为1.30m。(10)、环境类别:上部结构按类环境,下部结构按类环境。(

5、11)、容许工后沉降:桥台与路堤相邻处10cm。其他技术指标:均按现行城市桥梁设计规范、规程、标准、定额执行。5. 工程地质5.1 地形地貌拟建道路场地地貌类型属滨海相淤积平原,地形平坦,道路沿线基本以农田、林地为主,局部分布有农居、河流、水塘、简易厂房等。道路沿线地形地物按道路里程号分段详述如下:K0+031K0+200段:第一次外业钻探时为农田,现状为空地,周边工程建设对其原始地表形态改变较大,场地内有挖填。K0+200K0+310段:原为农居聚集区,多为12层砖结构房屋,现已全部拆除,现状为空地,周边工程建设对其原始地表形态改变较大,场地内有挖填。K0+310K0+540段:第一次外业钻

6、探时为农田、林地,其中在K0+330K0+407段分布有水田,种植茭白;现状为空地,周边工程建设对原始地表形态改变较大,场地内有挖填。K0+540K0+810段:现状基本为农田、林地,局部为空地,周边工程建设在场地局部范围内有挖填,原始地表形态局部有改变。K0+810K0+830段:为现状规划六河,水深0.40.6m左右,河底浮泥厚约1m左右,河岸为自然土质岸坡。K0+830K1+430段:现状为农田、林地,地形平坦,局部分布有宽约23m的临时便道,在K0+940处分布有一栋简易房屋。K1+430K1+522段:现状以空地为主,终点处分布有高大的乔木,该段局部地段原为河流和水塘,现已全部回填,

7、形成了暗浜、暗塘,其平面位置详见附图1。K1+522K1+560段:为现状孙家河,水深1.02.0m左右,河底浮泥厚约0.5m左右,河岸为浆砌块石岸坡。K1+560K2+380段:现状以为农田、林地为主,地形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1.82.1m左右,起点处分布有高大的乔木,终点处分布有一栋砖结构简易房屋。K2+380K2+406段:现状为空地,地表分布有11层素填土,稍密状态,厚度约0.52.0m。K2+406K2+464段:为现状厂房,部分地段为空地,地表分布有12层素填土,稍密状态,厚度约0.51.0m。5.2 地基土构成及特征根据本次勘察野外编录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在勘察深度范围内,除表层

8、填土外,其余由第四纪地层组成。结合地层时代和成因,本场地勘探深度内地基土划分为6个工程地质单元层,细分为15个工程地质单元亚层。场地土层从上往下依次描述如下:11层:素填土(mlQ4) 灰色,松散稍密状态,主要由粘性土夹少量碎块石和砖块组成,系近期人工堆积形成。该层部分场地分布。12层:素填土(mlQ4) 杂色,松散稍密状态,主要由碎石、块石、角砾及少量粘性土组成,最大粒径约400mm,颗粒大小混杂,土质均一性差,系近期人工堆积形成。该层部分场地分布。13层:杂填土(mlQ4)杂色,松散状态,主要由碎砖块、混凝土块等组成,分布在K0+200K0+310段,为该段原有民居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堆积形

9、成。2层:粉质粘土(mQ43)灰黄色,可塑软塑,厚层状,中高压缩性,从上至下土层渐灰渐软,土质不均,含铁锰质氧化物,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局部相变为粘土,土质均一性较差,该层顶部约30cm为耕植土,含有植物根茎及虫孔,土质松软。该层大部分场地分布。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mQ42)灰色、褐灰色,流塑,饱和,具层理状,高压缩性,含少量腐殖物,层间夹粉土薄层,韧性中等高,干强度中等高,摇震反应无,土质不均,局部相变为淤泥质粘土,土质均一性较差。该层全场分布。2层:粉土(al+mQ42)灰色,稍密,湿,厚层状为主,局部稍具层理状,夹粘性土薄层,局部与粘性土呈互层状,中等偏低压

10、缩性,切面粗糙,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迅速,局部因粘粒含量高而相变为粉质粘土,土质均一性较差。该层部分场地分布。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mQ42)灰色,流塑,饱和,层理状,局部鳞片状,高压缩性,夹粉砂团块或薄层,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震反应无,局部相变为淤泥质粘土,土质均一性较差。该层全场分布。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mQ41)灰色,流塑,鳞片状,局部层理状,高压缩性,夹少量粉砂团块和腐殖物,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高,干强度中等高,摇震反应无,局部相变为淤泥质粘土,土质均一性较差。该层全场分布。2层:粉质粘土(mQ41)灰色,软塑,局部流塑,鳞片状,局部层理状,中高压缩性,

11、夹少量粉砂团块和腐殖物,切面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摇震反应无,局部相变为淤泥质土,土质均一性较差。该层全场分布。1层:粉砂(alQ31)浅灰色,中密,饱和,厚层状,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等,颗粒较均一,级配较差,分选性较好,含少量贝壳碎屑,粘性土平均含量约16%,局部含量较高,土质均一性较差,局部相变为中砂或粗砂。该层部分桥梁钻孔有揭露。2层:粉质粘土(mQ31)灰色,软塑,局部软可塑,厚层状,中等压缩性,土体粉粒含量较高,含少量腐殖物,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震反应无,局部相变为粘土,土质均一性较差。该层桥梁钻孔有揭露。3层:粉砂(alQ31)灰色,中密,饱和,厚层

12、状,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等,颗粒较均一,级配较差,分选性较好,含少量贝壳碎屑,粘性土平均含量约18%,局部含量较高,土质均一性较差,局部相变为中砂或细砂。该层桥梁钻孔有揭露。4层:圆砾(alQ31)灰色,中密,低压缩性,厚层状,土质不均,中粗砂颗粒、粘性土充填,主要粗颗粒成分为卵石和圆砾,卵石粒径2040mm,局部最大为60mm,一般含量为530%,圆砾粒径220mm,一般含量为1050%颗粒表现为上细下粗,以圆状、次圆状为主,局部相变为砾砂,土质均一性较差。该层桥梁钻孔有揭露。5层:粉质粘土(mQ31)灰色,软塑,厚层状,中等压缩性,含较多粉砂团块,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

13、震反应无,土质均一性较差。该层部分桥梁钻孔有揭露。6层:中砂(alQ31)浅灰色,饱和,密实,砂质较纯,级配差,颗粒呈圆形状,局部相变为细砂或粗砂,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粘性土平均含量约15%,土质均一性较差。该层部分桥梁钻孔有揭露。层:粉质粘土(al+lQ22)蓝灰色,可塑,厚层状,中等压缩性,含少量粉砂团块,切面较光滑,中等韧性,中等干强度,无摇震反应,局部相变为粘土,土质均一性一般。该层部分桥梁钻孔揭露。层:细砂(alQ21)浅灰色,密实,饱和,厚层状,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等,颗粒较均一,颗粒级配较差,粘性土平均含量约15%,局部相变为中砂或粉砂,土质均一性较差。该层部分桥梁钻孔有揭

14、露。5.3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根据土工试验成果和原位测试试验成果,以上述划分的地基土层为统计单元,统计前先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删除个别偏值和不合理值,然后进行统计,分别提供各项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统计样品数。其中剪切指标为峰值抗剪强度,标贯试验击数、重型触探击数及颗分指标仅提供平均值和统计样品数。统计结果见地质勘查报告。5.4 地表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为判别地表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在规划一河和规划二河中各取一组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规划六河、孙家河中的河水在类环境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具微腐蚀性,干湿交替

15、条件下具微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为直接临水考虑,河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5.5 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根据本工程在LK6、LK16和LK29号孔对地下水取水样水质分析成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版)(50021-2001)有关条款对场地地下水腐蚀性判定,在类场地环境中,场地中的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弱腐蚀性,按不利原则综合考虑为弱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考虑,在强透水环境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弱腐蚀性,在弱透水环境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按不利原则综合考虑:按地层渗透性评价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时,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有微弱腐蚀性,按不利原则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