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教案20180621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358442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观潮》教案2018062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观潮》教案2018062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观潮》教案2018062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观潮》教案2018062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观潮》教案201806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观潮》教案201806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潮的特点。3.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和表达顺序。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理解新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和表达顺序。教学难点了解钱塘江潮的特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1.你知道什么是潮吗?教师补充资料: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2.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板

2、书“观”)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读文后的感受。2.“天下奇观”的“观”当什么讲?与“观潮”的“观”意思一样吗?3.小结: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正因为这样,所以人们都来观潮。三、检查预习,自学生字1.订正易错字。(1)字词。(2)识记字形。(3)指导书写。(4)理解词义。2.自主学习其他生字。四、理清脉络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默读其它自然段,概括每段话的内容。批画在书上。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3.在课文中有按时间顺序写的语句“这一天早上;午后一点左右;过了好久”,所以,是按时间顺序写的。4.全文什么结构? 五、学习“潮来前” 1.读一

3、读,找一找“潮来前”钱塘江江面的景象及观潮人的心情语句。2.指名读,读中听。听出潮来说出观潮人的心情急切。天下奇观。“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天下奇观”即天下罕见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在这里指“钱塘江大潮”。第2段:潮来前;第3、4段:潮来时;第5段:潮去时。可能会说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也可能会说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总分结构。读中找写潮来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通过介绍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题。区分一字多义。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检查预习情况,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形成整体感知。确定课文写作顺序。确定课文结构。板书设计

4、观潮天下奇观 潮来前静人们期盼 潮来时 潮来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2.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3.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4.培养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及描写景物的写作能力。教学重点课文中“潮来时”这部分的学习。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按顺序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听写词语,回顾内容1.听写:笼罩、薄雾、昂首东望、沸腾、横贯江面、恢复。2.订正,改错。二、品读重点,感受壮观1.播放两遍“潮来时”的录

5、像。第一遍把声音关掉,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去感受潮的特点。第二遍加上声音,让学生谈加上声音之后的感受。2.回到文中找到作者描写潮来时潮声和潮形的语句并批注。3.读中想象,如临其境。(1)结合语句理解“横贯”的意思。(2)处理比喻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3)指导朗读。(4)全班齐读。4.读中积累,指导背诵。(1)按照内容指导,即大潮来时的变化。(2)按照时间指导。5.理清顺序,领悟写法。(1)三、四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三、四段中描写观潮人的语句,有什么作用?三、自学“潮过后”1.抓重点词体会

6、大潮的“奇”。2.思考潮过后的平静与潮来前有什么不同。四、再忆“潮来前”1.再读“潮来前”这一段,你有什么不同感受?2.大潮“午后一点左右”才到,而清早观潮者已“人山人海”你又有什么感受?五、全文小结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我们在写作时也应该像作者一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听写词语。同桌交换,订正改错。认真观看录像,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默读课文并批画。边读边想象壮观景象。由远及近。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 潮来前是风平浪静,江面没有任何变化;而潮头过后好久恢复的平静与之前的江面是不同的,文章后面写到,堤下江水已经涨起两丈高了。时间比一般的潮推后三天说明“奇”。复检词语。及时反馈。引导学生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不仅是潮形还有潮声。理解浪潮与万马奔腾对比,体会比喻的贴切与巧妙。在品读语句中训练学生的朗读,感受表达效果,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读中积累,加深感悟并背诵课文。“教扶放”的运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以人潮衬海潮。板书设计观潮天下奇观 潮来前:江面很平静 潮来时: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由远及近) 潮过后:恢复平静课后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