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349351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经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林业经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林业经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林业经济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林业经济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业经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经济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业经济学课程论文-重点国有林区现状及对策分析国有林区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 长期以来,国有林区的“两危”问题: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林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将从国有林区现状及造成问题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分析国有林区改革的主要方向及改革出路进行论述。关键词:国有林区 资源 经济 改革国有林场是国家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林业生产性的事业单位。我国的国有林场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和西南西北森林相对集中连片的地区。国有林场的林地、林木等全部生产资料和产品都是国家财产。我国的国有林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改善生态,在重点生态脆弱地区和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国有荒山荒地上,采取

2、国家投资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营造林和森林管护的林业事业单位。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全国国有林场总数已达到4507个,分布在31个省(区、市)的1600多个县(市、旗、区)。现有职工总人数66万人。经营总面积9.3亿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5亿亩,森林面积6亿亩,森林蓄积量22亿立方米,分别约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18%、23%和17%。森林作为与农业地位相当的基础产业,其生产特点与农业差异巨大。森林的生长周期长,经营时间长,需要有规模的进行科学经营,才能调节、控制森林的各种结构,打到可持续经营。需要森林经理技术体系的支撑。就农业来讲,大多数作物收获期是一年一到两熟或两年三

3、熟。然而对于森林,即使是速生林也要十年八年,而且森林一旦遭到破坏,要恢复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森林的可再生性也为森林提供可持续经营的可能。国有林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长时期的森林资源再生产补偿资金不足森林资源需求量大,而森林资源生长周期长,导致了森林资源采伐量多,其生长量远不能弥补高采伐量。东北地区国有林区平均每年每公顷生产的木材有0.7m3,而地理纬度,自然条件和东北地区相似的瑞典有2.3m.3,芬兰是1.9 m.3。由此可见东北地区森林生长量较低。调查表明,19581985年人造林保存率仅为42.9%,资源恢复速度过慢。由于资金不足,采伐量多,造林数量少,管理模式粗放,保存

4、下来的森林数量更少,导致总体生长量低。在针对森林这种特殊具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上,所运用的经济理论存在失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看来,自然林生长没有花费社会必要劳动消费,因此是无价值的。这就是说现有森林,价值不取决于当初生产森林过程中是否花费社会劳动必要时间,而是取决于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恢复森林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采伐天然林必须计提资源补偿费,不如此则不能保证森林再生产的正常进行。(2)现行体制下国有林区特点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等我国主要木材生产基地,担负着国家上调木材量的95%,指令性计划比重大,在生产经营,投资计划,物资供应,产品分配,价格制定等方面仍是统购统销的管理体制

5、,企业负担过重。国有林区某些生产领域生产力水平很不平衡,需要构造多种所有制结构,结合林业特点,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现行的体制,政企不分,指令性计划过多,市场发育不完善,企业不能称为独立自主的生产者,生产水平难以提高。(3)经营机制不完善企业缺乏生产经营自主权,国有林区森工企业在生产经营环节受到多方约束,基本上没有摆脱对政府部门的依赖关系,企业不能称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就不能形成追求效益、追求创新的内在机制,也就不能认真履行相应的义务。企业缺乏自负盈亏意识。在现行体制、政策下,国有森工企业的盈亏不完全取决于自身经营状况的好坏,职工的收入也不完全取决于经营成果的大小,企业成本核算不实,计划外超伐自行销

6、售,给国家和企业留下了严重后患,企业不能认识到自负盈亏,就不能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难以保持企业发展的生机。企业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森工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能做到按规律地进行自我发展。缺乏自我约束机制,缺乏适应宏观发展和市场变化的自我调节、控制和约束的功能。就林区目前现状和整体发展而言,适时、适度、有针对性的改革是解决国有林区两危问题的关键举措,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最终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林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确定国有林的改革方向,既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的要求出发,同时也要考虑林区发展的现实。林业既是一项公民经济基础产业,也是一项公共事业。充

7、分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基本要求。目前的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是其政治、经济和社会主体。森工企业经营者资源性生产,又管理者非资源性资产;但同时又负载着复杂的行政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这种特殊的经营体制决定了改革必须从整体出发,统筹兼顾。其次,改革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要以人为本,维护并提高林区职工的切身利益,让广大林区生产者成为改革的受益者。处理好国家,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保持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国有林区改革,要有利于森林资源增加,森工企业盈利,企业职工受益林业社区和谐稳定,妥善处理好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创造稳定发展的环境。坚持先打企业制度的发

8、展方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法人治理的管理模式,是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坚持民主、公开、有序的运作。改革方案应当公开公示,运行过程有序透明,真正做到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林区产权主体多元化,形成林区的混合制经济;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业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要建立统分结合的新型管理体制;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还权于民、还利于民、减负于企;经营机制改革,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体制,创造出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投入、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新机制。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内容丰富,任务艰巨。因此,必须

9、明确改革的主要任务,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实现改革的最终目的。改革的主要任务有:按照建立现代第页制度的要求,改进一批拥有竞争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现代林业企业,增强林业企业综合实力;培育一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增强林区经济发展活力;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下岗再就业,医疗保障等社会问题;扶持一批严格自律的社会中介组织,为企业和政府搭建桥梁,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林业资源管理机构,明确权属与义务,实现林业资源国家所有、委托经营。优化生产力布局,调整林业局林场的设置,提高管理效率。建立运转高效、勤政廉政、设置合理的林区政府。国有林区的改革,既涉及政府部门与政府的

10、行政职能,又触及国有资源的管理与经营;既关系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更维系着林业职工的生存与林区社会稳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改革方向清晰,目标确定,任务明确的基础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改革要注意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应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明确改革责任,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起中央林业主管部门加强领导,各部门配合,地方政府积极负责的协调机制。中央主管部门把握主体方向,地方政府具体实施。要以各级政府为主进行改革成本的筹措;国有林区改革的成本主要包括人员安置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森林资源保护与抚育投入、产业扶持投入等。要实施综合配套改革;在中央部门的总体政策指导下,地方政府要

11、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区改革的总体方案和配套方案,根据自己实际,选择改革突破口。要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坚持科学规划指导,控制改革进程与速度,在步骤上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策略。根据国有林区的特点,两危问题的主要成因等方面,对重点国有林区各方面改革提出以下几点意见1、所有制方面的改革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林区所有制体系。近年来,国有森工企业经济效益差,主要原因在于经济体制和经营体制。企业是多产业的群体,应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一些集体和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在坚持林地和森林资源国家所有的前提下,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对于培育森林和木材生产可以采取多种经营形式。对于一定规模的

12、木材加工和木材综合利用,可以广开集资渠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充分利用林区多种资源发展相关项目及第三产业,鼓励集体和个体经济发展。2、政企分开政企分开是指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分开,政府不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政企分开,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效率。考虑到林业的特点。政企职责划分要有所特点。林业资源是林业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保护好森林资源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这部分林业管理职能可以适当放给企业自管,对资源的总体监督依然由政府主导。3、计划体制改革逐步减少指令性计划,但不能完全取消计划。可以适当将指令性计划转变为指导性计划。指令性计划主要应用于总体林业资源目标,如造林面积,森里

13、蓄积量,木材产量等,指导性计划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的指导意见,具体实施由企业自主决定。4、价格体制改革目前木材统配部分执行国家定价,非统配部分执行市场定价。双轨制价格方案存在弊端,应尽快过渡到单轨制,对于国家统配木材可以采取定量定向不定价的方法,价格由供需双方制定。5、完善承包责任制承包经营责任制,适合我国国情,能够较好地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6、税费制度改革目前国有林区税费种类多,税费总额占销售收入比重大。税收是调节经济的杠杆,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适当的税收制度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和谐。面对目前国有林区两危问题,过重的税费不利于企业

14、发展,进而影响林业发展。因此,要采用轻赋薄税的政策,去除不合理税费,减少林区经济发展负担。7、建立完善保障制度目前在国有林区内,企业内部人员过剩,职工亲属待业人员多。这些问题影响着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运用。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职工及其亲属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国有林区发展状况关系林业产业的发展,进而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目前陷入困境,推进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实现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实行合理改革制度对目前林区经济进行改造。林业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改革生产方式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是释放其潜力的唯一出路,因此要充分认识林区发展现状,确定改革目标,采用合理改革措施,科学合理地推进林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雷加富.关于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几点思考. 林业经济.20062詹昭宁.国有林区改革终极目的不是实行私有化.林业经济问题.20103陈国明.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改革的思路.林业经济.19924张志达.关于国有林区改革进程及构建新体制的思考.2009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深化年各项工作和“三乐两校”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搭建具有时代特征大学生特点的文化艺术活动平台,促进学院间师生的友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