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素养提升心得体会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9340130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教师素养提升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教师素养提升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教师素养提升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教师素养提升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教师素养提升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教师素养提升心得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素养提升心得体会 教师素养提升心得体会的范文有哪些?以下是pincai收集的关于教师素养提升心得体会的范文,仅供参考! 范文一:教师素养提升心得体会 听了孟健校长老师给我们上的职业素养课,让我更深层次的认识到了提高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的过程不是甘来苦尽却是苦尽甘来,正因如此,却非人人所能及。天下是没有的午餐。每个人都在改变,适者生存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懂,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自己。当我们坐在这培训室里的时候,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这是在为自己而学不是在为学校也不是在为父母为朋友而学,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应如此。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一个人的所为,所以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思

2、想从态度上去改变自已。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出发点是否正确,这也就好比为一座高楼筑基。所以思想态度的改变在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上边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态度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找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有了一颗进取之心却没有正确的人生导向,那无疑是人生的悲剧。有人忙碌了一辈子,辛辛苦苦,直到两鬓斑白,仍然一无所成。这就要求我们在梦想之路上立下志向,确定目标,不能老是停留在迷茫当中。这就好比你去打出租车,上了车司机问你去哪里你却告诉他不知道去哪一样的道理。一旦决定了目标,你就要学会承担。职业素养告诉我们:要梦想,就得承担;既选择,就得承担;一旦决定,就得承担。 懂得知福和珍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并做

3、得到的。但是我们一定要谨记一点:你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你付出的积累,但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所以,没有回报,叫正常;得到回报,就叫福气。这就如人的生死,人生来就一无所有,那么后面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回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自己获得太少?我们要懂得真正的付出:力求回报的不叫付出;期待回报的也不叫付出。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朋友手中握着一只小鸟问智者,他手中的小鸟是活的还是死的。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难命题,如果智者说是活的,小朋友就会无情地捏死这只小鸟;而一旦智者说它是死的,小朋友就会松开他的手。这个故事在这里并不是要给我们分析逻辑学的两难命题问题,而是教育我们要学会掌握自己,活在当下。可以时时提醒自

4、己,我不可能样样顺利,但是我至少可以事事尽力。这样就不会对结果抱有巨大的希望而在它达不到时会产生相应的绝望了。 以上就是我的心得体会,也许很多言论不够成熟,不切合实际,但是我相信只要拥有一个永远积极向上的心,懂得知福和珍惜,怀着感恩,努力回馈,忠实于自己的选择,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学会尊重与理解,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未来的结果,取决于今天的行为;今天的行为,取决于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思想,取决于我们的信念;我们的信念,来自于我们的眼光;我们的眼光,来自于我们的态度! 范文二:教师素养提升心得体会 经过了四期的师德素质培训班的学习,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使我在思想上、行为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5、尤其是在这几期高效课堂班的学习中,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身的不足,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是在钱志亮教授所讲的一堂好课应做到饱满的激情,热情的关注,亲切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授反观自己的教学,慢条斯理,一板一眼,缺少激情澎湃,尤其是前些年一直从事高年段的班主任工作,回过头来教一年级孩子,面对课堂上孩子咿咿呀呀,自己真有些不知所措。领导听课后评价也是儿童化的语言不够,不适合低年段教学。听了专家的讲座,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一堂好课好比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那么教学语言就是画的色彩,就像钱教授的课,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中很快的过去了,而那种教学理念不知不觉地在头脑中扎根。通过学习使我认

6、识到作为教师,尤其是低年段的教师,面对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教师必须用语言的情趣,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形式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激发他们想象的活力,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其次是有效的课堂还要注意细节。一节课是否成功,学生掌握得好不好,除了要有好的教学设计,细节的注重尤为重要,因为你的教学内容准备得再充分,过程设计得再好,总会有个别学生不领情,不理睬。在课堂上,在你激情澎湃时,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貌似学习,一动不动,实际上是精神溜号。这种装学习的状态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就会造成学习能力下降。这时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注意到这些个别学生。课下多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上课不听课的原因,是学习兴趣没培养,学习方法欠缺,这是个体原因,因为生病致使注意力不集中,关注学生能否看到、看懂、听到、听懂找到原因,制定具体的措施和方案。以前对这类事中我总是简单的批评,事后发现收获不大,通过学生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必须有科学的方法。 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要很长,如何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这是我在今后的培训中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