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333168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最新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最新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附学期教学计划(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少版美术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学计划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二、教材分析:第四册美术教材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造型与表现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三、任务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

2、思想品德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本册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难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需要,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寻找各种材料,表达自己丰富多彩的想象。四、教材重点难点:本册学习重点以“感受”为主,在各课时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引导其多看、多想、多说,培养对美术的感受力、创造性力,提高思维的想象能力和作品的审美创作能力。在本册内容中,画感觉是小学生不易掌握的,预计在该学期的学习中,运用抽象的色彩

3、、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二年级学生来讲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中会增加一些课时,同时教师在授课时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五、方法措施: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

4、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1课三原色 三间色(2课时) 第2课好朋友(2课时) 第3课 神奇的瓦楞纸(2课时) 第4课动物朋友(一)(2课时) 第5课动物朋友(二)(2课时) 第6课花儿朵朵(一)(2课时) 第7课花儿朵朵(二)(2课时) 第8课水墨画花(2课时) 第9课树上树下(一)(1课时) 第10课树上树下(二)(1课时) 第11课水墨画树(2课时) 第12课点线面

5、(2课时) 第13课会变的花、树、叶(2课时) 第14课虫虫虫(一)(1课时) 第15课虫虫虫(二)(1课时) 第16课你会设计邮票吗(2课时) 第17课标志(2课时)第18课各式各样的椅子(一)(1课时)第19课各式各样的椅子(二)(1课时)第20课玉石文化 (2课时)第1课 三原色 三间色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2、技能目标: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进行审美教育。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及三原色相互调和出来的三间色。教学难点:掌握运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方法。课 时: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美术作品、绘画工具、纸杯一个、

6、调色盘一个、色环。学生准备:绘画工具、调色盘一个、纸杯一个等。教学过程:1、欣赏导入:老师:同学们,首先欣赏一下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的图片,来说一说,你能看到哪些颜色呢?生:(春天-绿色,夏天-红色,秋天-橙色,冬天-白色。)老师:这些颜色都有它们各自的相貌,我们就称它们为“色相”。老师:谁来说说,生活中带有红、黄、蓝颜色的物品有哪些呢?生:老师:同学们,看一看自己带来的颜料盒里面的12种颜色,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不能用其他颜色调和出来的,但是,它们能调和出任何的其他颜色,他们是色彩王国的老祖宗,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原色与三间色。2、新课讲授认识三原色 老师:任何其它颜色,都

7、调不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认识三间色 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原色调和会形成什么颜色呢?(学生尝试) (老师在讲台上示范)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老师:橙、绿、紫这三种颜色叫做三间色老师:调和两种原色时,其中一种原色添加的量不同,调出来的间色色相也会不同,同学们试验一下,老师辅导。3、学生感受练习(35分钟)4、欣赏作品老师:我们一起欣赏,用三原色、三间色装饰的画面是什么样的。六、布置作业:要求:1、自制抽拉玩具,做做色彩游戏,可以同桌两个人合作,参考书本第一页的左侧。2、可以用三原色与三间色画一幅你们喜欢的色彩图画。八、互相评价九、小结: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

8、?三间色是哪三种颜色?课后反思: 第2课 好朋友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知无论哪个种族的人都是人类大家庭的成员2、了解不同种族人的相貌特征,服装打扮及风俗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欣赏图片和大家讨论,了解不同人种的特征2、抓住外形特征,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不同的人种教学教学准备:奥运会的五环标志,各种族人物图片、了解不同人种的风俗习惯,彩笔。教学过程:一、感知与体验1.师出示奥运会的五环标志:这是什么标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2.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人种的特征,可以从相貌、服装等处进行分析(地球上有50亿人口,除了黄种人外,还有白种人、黑种人及其它有色人种)你知道各种族的差异是怎样产生的吗?答案:由于

9、地面上各处自然环境不同,在温度、雨量、阳光等存在差异,又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体形的发展,就分化出了现在世界上不同的人种。如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保护皮下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免受紫外线的袭击。所以长期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种变成了黑种人,他们的头发卷曲、覆盖头部,有隔热作用。而长期居住在高纬寒冷地区的人群,鼻子狭窄,使冷空气较慢进入气管和肺部。他们体形比热带地区要粗壮,肤色也较浅。这些特征代代相传,以至人类在地面上分衍成明显体质差异的种族。3.游戏:你知道吗?师来表演不同的“问好”形式?请学生有肢体语言来表示不同人种的风俗,其它同学猜一猜以小组为单位,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你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以

10、小组为单位,欣赏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介绍我了解的种族。着重介绍其三大特征:相貌特征、服装打扮、风俗习惯创造与表现师生共同欣赏各族人的图片,认一认是哪个种族,哪个国家的人,你的依据是什么?推荐图片:地球上的小人学生以“各种族朋友”为题,画人物肖像教师示范,并强调注意点:抓住特征、概括特征、夸张特征(注重细节)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大胆表现。老师提示:用简练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表现时抓住人物的外形及服饰特点。三、反思与评价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欣赏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如果,那就更好了。”2.课后学生可以举办一个各种族的服装秀。课后反思:第3课神奇的瓦楞纸教学目标: 通过对瓦楞纸的观

11、察,是学生们感受肌理,加深他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以瓦楞纸的剪、撕、切、贴等方法组成一幅幅浮雕式的绘画,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利用对比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是学生能够大胆地想象与表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瓦楞纸的观察,利用它的多层凹凸面进行创作。 难点:巧妙地利用纹理的粗细确定粘贴的饿方向。 教学准备: 师:范作、粗细不同的瓦楞纸盒、胶水、美工刀、剪刀等。 生:各种瓦楞纸盒、剪刀、胶水、美工刀以及一些废旧材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 1纸张比较(宣纸、卡纸、餐巾纸、瓦楞纸等)。 1)直观对比; 2)感觉、触摸对比(重点感觉瓦楞纸)。 2研究表述。 1)讲述各类纸张对

12、比结果。 2)瓦楞纸的特点及功能; 3)可以再次加工的方法:撕、剪、贴等。 3欣赏范作。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范画的表现方式及形式美感。 4尝试制作。 试着用撕、剪、贴等方法做一幅简单的画。 第二课时 分小组合作 1展示作品。 自评、互评上节课的作业。 2欣赏范例(受机广告画、立体模型等)。 通过欣赏,拓展思维。 3分小组构思创作草图。 要求在前一课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4动手创作。 1)表现内容要丰富,多样; 2)用弯、折、卷等方法更增强立体感; 3)粘贴形式根据纹理色彩。灵活地粘贴。 5共享活动。 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第4课 动物朋友(一)【教学目标】:1、 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13、充分感受动物的可爱,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愿意和动物交朋友。 2、初步了解动物外形和生活习性,认识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3、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征,并用绘画、剪纸、泥塑等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把它表现出来。 4、学习与动物相处的方法,能够善待、保护动物,增强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关爱。 【教学重点】: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在创作时要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准备】:录像资料、动物图片、欣赏作品、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1.播放动物视频,初步了解动物2.猜谜游戏师:同学们认识不少动物,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条谜语,看看谁能很快猜出来。(

14、1)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2)八字须,往上翘,说话好像娃娃叫, 只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3)任劳又任怨,田里活猛干,生产万顿粮,只把草当饭。学生回答:青蛙 猫 牛3揭示课题:二、趣谈动物 了解动物引导学生交流对动物的了解,课件补充有关动物的知识。1.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里,最喜欢哪个动物呢?说说为什么喜欢? 2. 师:咦,老师这有一个疑问了: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怎么来的呀? 生:动物妈妈生的 师:动物其实是由单细胞演变而来的,从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开始,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动物种类由少而多。小朋友们还不知道吧,我们人类就是号称“万物之灵”的智慧动物。动物的世界是奇妙的,有趣的。那么动物的种类有多少呢? 生自由发言:鸟类、哺乳类、两栖类、鱼类 师出示课件展示 师:原来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这么多种类的动物,说起这些动物,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木牛流马的典故,特洛伊的解释,云南瓦猫的介绍。)三、学画动物师: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动物知识,大家想不想把可爱的动物画下来?在画之前老师想要了解下小朋友们你喜欢什么动物,你为什么会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