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呼吸功能的训练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9321748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呼吸功能的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第二讲-呼吸功能的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二讲-呼吸功能的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二讲-呼吸功能的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二讲-呼吸功能的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呼吸功能的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呼吸功能的训练(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功能的训练,主要内容,呼吸器官的解剖及生理 呼吸障碍的临床表现 呼吸功能的训练,呼吸器官的解剖与生理,呼吸的概念 呼吸器官 呼吸肌群 生理呼吸与言语呼吸,呼吸的概念,呼吸是指通过胸腔的扩张和缩小以吸入和呼出气体,是指呼吸时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呼吸是一个物理过程(即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也是一个化学过程(即食物在氧化过程中产生水、CO2和热量)。,呼吸的概念,人类的肺组织位于密闭的胸腔内,通过气管、喉腔、咽腔以及口鼻腔与外界大气相连通。这些结构组成了呼吸管道,它将气体传递至呼吸器官(肺)。,呼吸的概念,胸腔结构表现为其容积可以增加或减少,胸腔容积增加将导致肺内负压的形成。结

2、果气体进入肺部,直到内外气压相等为止。呼吸的这一阶段被称为吸气(inspiration)。 胸腔容积的减小将导致肺部形成正压,如果呼吸通道是开放的,气体将被呼出,直至肺的内外气压相等。这一阶段的呼吸称为呼气(expiration)。,呼吸器官呼吸道,呼吸道主要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组成。 临床上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喉以下的气体通道(包括肺内各级支气管)部分称为下呼吸道。,呼吸器官鼻、咽、喉,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可对空气暖化、湿润及过滤。 咽从上而下分别与鼻腔、口腔、喉腔相通,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可暖化和湿润空气。 喉是呼吸的通道,上与咽相通,下与气管相连,起了保护下呼吸道

3、和调节气流进出肺的作用 。,呼吸器官气管、支气管,气管位于喉与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的气管杈间。 气管由18块软骨环和肌肉、韧带连接而成。 成年男性平均长10.30cm,女性平均长9.71cm,分为颈段和胸段。 气管上段直通喉部,下段在胸腔内分叉形成左、右支气管。 左支气管细长,右支气管粗短。,呼吸器官肺,肺部呈两个锥形结构状,分别居于胸腔的左右侧,几乎占据整个胸腔。 肺的前面、侧面和后面都是肋骨框架,下面是膈肌。 两肺外形不同, 右肺宽短,分三叶;左肺狭长,分两叶。 左肺斜裂由后上斜向前下,将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斜裂和水平裂将右肺分类上,中,下三叶。,呼吸器官胸膜和胸膜腔,胸膜是衬覆于胸壁

4、内面,膈上面和肺表面的一层浆膜。 被覆于胸腔各壁内面的称为壁胸膜,覆盖于肺表面的称为脏胸膜。两层胸膜之间密闭、狭窄、呈负压的腔隙称胸膜腔。,呼吸器官胸膜和胸膜腔,胸膜联接 pleural linkage 胸膜联接一方面使得双肺在呼吸时既能直接受到来自胸腔壁的压力,又能活动自如,不致产生摩擦和不适感;另一方面,胸膜腔内少量的浆液分子的内聚力使两层胸膜贴附在一起,不易分开,所以肺就可以随胸廓的运动而运动。,呼吸器官胸膜和胸膜腔,胸膜腔的密闭性和两层胸膜间浆液分子的内聚力对于维持肺的扩张状态和肺通气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如果胸膜破裂,胸膜腔与大气相通,空气将立即进入胸膜腔内,形成气胸,此时两层胸膜彼

5、此分开,肺将因其本身的回缩力而塌陷,从而使肺的通气功能受到限制。,呼吸肌群,呼吸肌群分为吸气肌群和呼气肌群两组。通常认为使胸腔体积增加,协助气体进入肺内的呼吸肌群是吸气肌群,主要有膈肌和肋间外肌;使胸腔体积缩小,协助气体从肺部排出的呼吸肌群是呼气肌群,主要有肋间内肌和腹肌。,吸气肌群,膈肌 一块扁平状的肌肉,与胸廓肋骨部的下缘相连,松弛时形似一只倒置的碗。 膈肌收缩时,其隆起部分向四周拉平,使胸腔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扩张,并使下部肋骨上提并向外移。 肋间外肌 起于上肋骨下缘,止于下肋骨的上缘,有11对肋间外肌覆盖于12对肋骨外面。 向第一肋骨方向向上向外作整体提升运动,使得胸廓产生水平方向的扩张。

6、,呼气肌群,肋间内肌 肋间内肌起自上面11对肋骨的下缘,止于相邻的上一肋骨。 使肋骨下降,缩小胸腔容积。 腹肌 发音时,腹部肌群主动收缩推动膈肌,从而获得更大的呼气压力。,生理呼吸与言语呼吸,生理呼吸:吸气和呼气是为了将氧气吸入肺,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言语呼吸是在平静呼吸的基础上,不仅吸气时需要吸气肌群主动收缩,而且呼气时也需要腹部肌群稳健的收缩,以维持充足的声门下压来支持声带振动时的发声活动,从而获得言语的自然音调、响度、以及丰富的语调变化。 在言语呼吸过程中,呼吸肌群不仅提供了声带振动的动力源,而且通过抵抗肺的弹性回缩力来调控胸腔气流的呼出速率。,生理和言语呼吸的差别,吸气呼气时间比值

7、的差别 生理呼吸时,吸气占整个呼吸周期的40%,呼气占60%,即吸气与呼气时间的比值为 2:3。 言语过程中,吸气占整个呼吸周期的10%,呼气占90%,即吸气与呼气时间的比值为 1:9。 单位时间呼吸次数的差别 生理呼吸时,呼吸较规则,呼吸次数相对稳定,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2-15次,压力变化小。 言语呼吸时,单位时间内呼吸次数减少,而且不规则。,生理和言语呼吸的差别,肺活量的差别 生理呼吸时,一位成年人的呼吸量约为500毫升。 言语过程中,肺活量增加了35%-60%,这样做的好处是有足够的气流量来支持持续的发声。,呼吸障碍的临床表现,呼吸方式异常 呼吸功能减弱 嗓音功能异常 协调性异常 起音方

8、式异常,呼吸方式异常,腹式呼吸:主要是通过膈肌收缩(75%)来扩大胸腔的上下径,而肋间外肌收缩(25%)来扩大前后左右径。 胸式呼吸:主要通过扩大胸腔的前后左右径,而非扩大胸腔的上下径(腹腔隆起),则违背了呼吸的生理特点。,胸式呼吸的危险性,胸式呼吸造成肺活量减少,极有可能出现呼吸支持的力量减弱,继而出现喉部过于紧张,导致说话吃力、气短、高音调、硬起音的发音功能亢进症状,反映到最长声时明显缩短。 造成吸气肌群(膈肌除外)的长期紧张状态,并波及到喉颈部发音肌群。,呼吸功能减弱,呼吸功能减弱是指呼吸不能为发声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造成说话不顺畅、不能说长句子等现象。,嗓音功能异常,嗓音功能异常是由于

9、声门闭合能力减弱引起,主要表现为气息音等。,协调性异常,协调性异常主要表现为呼气和吸气运动不协调,呼吸和发声不协调两种情况,可以通过s/z比,最大数数能力等参数反映。,起音方式异常,起音是指声带从不振动到完全振动的过程。起音方式异常主要表现为硬起音或软起音,以及起音速率不足。,起音方式异常,正确起音:当两侧声带刚达到完全闭合时,呼气运动正好开始,这是最佳的起音状态,这种起音方式被称之为“同时撞击”。,起音方式异常,软起音:在声门完全关闭之前气流已经呼出,发声开始了,那么起音是气息声即送气声,如/h/。 硬起音:如果声门在呼气运动开始之前就已关闭,那么起音是突然的,是爆破声的。在声带正式振动之前

10、,声门下的高压必须克服声带的抵抗作用,这种起音方式通常被称之为“声门颤动”。,呼吸放松训练,肩部放松训练,双肩交替运动,将手臂伸向上方,先将重心移向右脚,右手伸向右上方,伴随一声长叹,想象着你正在努力触摸天花板。接着将重心移向左脚,左手同上述触摸天花板的动作。 如此左、右交替重复十次。,单臂划圈运动,左肩臂做划圈运动,依次为前、上、后、下位和后、上、前、下位。重复该运动五次。 右肩臂做划圈运动,依次为前、上、后、下位和后、上、前、下位。重复该运动五次。,双臂划圈运动,双肩臂做划圈运动,依次为前,上,后和下位。重复该运动五次。 双肩臂做划圈运动,依次为后,上,前和下位。重复该运动五次。,双肩耸立

11、运动,耸立双肩,维持这种紧张状态五至十秒钟,然后迅速放松。重复该运动十次。,双臂晃动运动,静立,轻松晃动双臂。,呼吸异常的矫治,生理呼吸训练 生理呼吸到言语呼吸的过渡 言语呼吸训练 减少硬起音,生理呼吸训练,腹式呼吸,生理呼吸训练,生理呼吸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将错误的胸式呼吸转变为腹式呼吸。它是通过不同的体位来让患者体验呼吸“暂停”的过程,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理腹式呼吸方式,使患者能够充分利用呼出气流进行有效的发音声活动。,生理呼吸训练,从生理角度看,呼吸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吸气和呼气之间是没有暂停的,但在呼气的过程,患者还是能够感觉到呼出气流由强逐渐变弱,并伴随呼气结束的一个“暂停”过程,从而产生

12、一种轻松感。在训练中,应让患者体会到这种感觉。,生理呼吸训练,生理呼吸时,吸气是主动过程,呼气则是依靠弹性回缩作用的被动过程,吸气与呼气时间的比值为23。生理呼吸训练既可以从呼气开始,也可以从吸气开始,以患者感觉自然舒适为宜。,腹式呼吸,闭目静心 仰躺在诊疗台或床上,双手臂自然地平放于身体两侧,全身放松,闭眼,保持该姿势数分钟。 腹部感觉 观察呼吸情况,将一只手放在腹部,感觉这只手是如何随着呼吸而上下起伏的,保持该姿势数分钟。 胸腹同感 将一只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部。只有放在腹部的手随着呼吸上下运动。如果双手都在上下运动,应重新进行第一步的训练。,腹式呼吸,口腹同感 收紧双唇发/p/音,

13、放在口前的手能感觉气流喷出,同时应能听见一种如同噪声的气流声。此时,腹肌应该主动参与呼吸运动。 侧位训练 取侧卧位,一只手放在腹部,感觉呼吸时是否只有膈肌或腹肌在运动。如果没有,应重新进行第二步训练。,腹式呼吸,口腹同感 挺直腰板坐在小凳上,一手放于腹部,感觉呼吸时的腹部运动。 站位训练 取站立位,双脚左右稍许分开,前后分开10厘米,深呼吸,感觉到腹壁向前运动。通过腹肌运动将空气挤出肺部,试着想象在吹一朵“蒲公英”。在吸气与呼气之间没有停顿,这一点很重要。照镜子观察身体运动:吸气时身体应稍许向前运动,呼气时身体应稍许向后运动。,生理呼吸到言语呼吸的过渡,吸气与呼气发声的有机结合训练 拟声训练,

14、吸气与呼气发声的有机结合训练,哼姆法 向前走三步,同时慢慢地吸一次气。当你的腿准备迈出第四步时,就开始加入“哼姆”的发音,该发音延续到第六步。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走三步吸一次气,训练三步发音,直到发音比较自然为止。,吸气与呼气发声的有机结合训练,数数法 向前走五步,同时慢慢地吸一次气。当你的腿准备迈出第六步时,开始数 1-2-3-4-5,每走一步就数一个数。然后你就进入下一步循环,走五步吸一次气,然后在接下来的五步中从 1 数到 5。坚持练习,直到一口气能数数自如。,拟声训练,做开火车的游戏,同时发出u- 的声音。 做骑马的游戏,同时发出da da da da 的声音。 模拟乌鸦飞,边飞边发出

15、wa wa wa wa 的声音。 模拟小鸭的叫声ga ga ga ga 的声音。 模拟小鸡的叫声ji ji ji ji 的声音。 模拟小猫的叫声miao miao miao miao 的声音。 模拟小狗的叫声wang wang wang wang 的声音。 模拟秒针走动的声音dida dida dida dida 的声音。,言语呼吸训练,增加肺活量的训练 逐字增加句长的训练 停顿换气训练,增加肺活量的训练,用力呼气训练 呼气控制训练 唱音训练 长音训练(最长声时训练) 短音训练(起音训练) 长音与短音结合训练,逐字增加句长训练,获得自然舒适的言语呼吸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模仿目标语句。训练时,由言

16、语治疗师大声说一句话,然后由病人模仿读一遍。在模仿发音的过程中,呼吸只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尽可能在一次呼气时用一种轻松自然的方式进行朗读。,逐字增加句长训练,训练时,改变言语治疗师说和要求病人重复朗读之间的时间。目的是为了让病人尽快朗读句子而无法顾及呼吸。一旦病人得到提示,就必须快速地说出这个句子,而且每次呼吸都必须是自然放松的。这时你会惊讶地发现病人所吸入的空气量居然恰好用以完成说话。,逐字增加句长训练,逐字增加句长训练的例句: 苹果 红苹果 吃红苹果 我吃红苹果 我爱吃红苹果 我最爱吃红苹果,停顿换气训练,要正确说话,必须有正确的停顿。巧妙的停顿可以让思想的表达更加明晰,还有助于突出所要强调的部分,更重要地是它可以为言语活动提供持久的呼吸支持。 停顿换气训练遵循由易到难的训练原则,训练先从按词语停顿换气做起,逐步提高到按句子成分停顿换气,再到按短文标点符号停顿换气。,停顿换气训练,天一亮,(p)小猪就起来了,(p)他大声喊:(p)“小兔,(p)小蝴蝶, (p)天亮了,(p)我们一起去玩吧!”(p)小兔,(p)小蝴蝶说:(p)“好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