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UV印刷常识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993162 上传时间:2017-05-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UV印刷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UV印刷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UV印刷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UV印刷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UV印刷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UV印刷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UV印刷常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工序之塑料表面 uv1塑料薄膜表面 UV 印刷的常识塑料薄膜表面 UV 印刷最大问题是如何使 UV 油墨/光油牢固地黏附在塑料承印物表面,即附着性问题。1塑料承印物的表面张力 塑料印刷时,塑料承印物的表面张力是首要考虑的第一个因素。很多塑料薄膜在没有经过处理前,其表面张力很低,一般需要对其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塑料承印物的表面张力,处理后一般要达到 40dyn/cm2 甚至更高一些。通常,塑料承印物供应厂家对塑料进行了表面处理,但是处理效果很快会丧失。 对印刷厂而言,连线处理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以保证印刷时塑料承印的表面张力还维持在可接受范围。电晕放电(氧化作用) 处理是最常见的处理方法,它被应

2、用在各种塑料薄膜的表面处理中,而且不会损坏那些对温度敏感的塑料承印物。电晕放电采用高频高压或中频高压放电,对塑料表面进行处理,使其表面活化,呈多孔性,以提高塑料薄膜表面对油墨的黏附力,改善薄膜的印刷适性。例如:常用的 PE(聚乙烯 )薄膜经过电晕放电处理后,在 PE 分子链上生成了羧基、羰基等不饱和键。表面经过氧化后,使 PE 分子转化为极性分子,增加了表面能。通常,PE 的表面张力处理后从 31 dyn/cm2 提高到 39-40dyn/cm2,这样就增加了PE 薄膜对 UV 油墨/光油的润湿性和黏附性,从而提高了印迹的牢固程度。 火焰法更多被用于耐高温的塑料制品表面处理中,使塑料在瞬间高温

3、作用下,去除表面的油污并熔化表面薄层,以提高着墨能力;也使用化学处理化,但是这种方法通常与电晕放电处理法配合使用,化学处理法利用氧化剂对聚烯烃塑料的表面进行处理,使其表面生成极性基团,从而使塑料承印物表面对 UV 油墨/ 光油能够良好润湿地附着。为了检测塑料承印物表面的处理效果,塑料薄膜印刷厂家最好配备达因测试笔。 处理后的塑料薄膜,油墨的表面张力要低于塑料薄膜的表面张力。同样,为了使光油在油墨表面润湿良好,并且牢固地黏附在油墨的表面,光油的表面张力要低于油墨的表面张力。因此,UV 油墨配方对原材料的选用十分考究,这是为了能够获得可接受的表面张力。对多种油墨配方进行研究发现,溶剂型油墨的表面张

4、力一般比其他类型的油墨低,故能够在多种塑料薄膜表面润湿铺展开。所以,塑料承印物的表面处理,尤其是 UV 油墨印刷时特别关键。2塑料承印物膨胀及渗透性能 与常用的很多印刷纸张和纸板不一样,塑料承印物的表面没有让油墨/光油渗透到其内部的微孔。然而,有一些塑料承印物在接触到一些 UV 油墨/光油的原材料时,会产生膨胀现象。因此,利用这个特性使塑料承印物与某些 UV 油墨配合使用,使油墨/光油能渗透到塑料承印物的内部。在固化时,由于存在油墨/光油的内部渗透,使油墨/ 光油与塑料承印物表面之间能够形成强而有力的黏附效果。此外,还可以提高车间温度来增强塑料承印物与油墨/光油间的渗透效果,这也是提高 UV

5、油墨/ 光油与塑料薄膜间附着力的途径之一。3油墨的玻璃转换温度(Tg)在物理学中,当某些物质在低于或等于该物质的玻璃转移温度(GlassTransition Temperature)时,就会形成玻璃。与普通油墨/光油相比,UV 油墨/光油的成分中一般含有一些分子量更小的材料,这些材料在固化时通过反应形成的墨层更厚实、交联程度更高。同时,UV 油墨/光油固化后膜层的玻璃转换温度(Tg)更高,膜层更硬,因此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如果膜层的 TS 高于烫金或覆膜工艺中的工作温度,那么成品中的 UV 膜层将无法牢固地黏附金箔或复合塑料薄膜。使用低 Tg 材料而制备的 UV 油墨/光油,在印后

6、加工工艺中能够良好地黏附金箔和复合薄膜。有时候为了能够使烫金或覆膜顺利进行,只好降低工艺的工作温度。4固化程度后工序之塑料表面 uv2对任何一种 UV 油墨配方而言,必须选用恰当的光引发剂来优化墨层固化后的性能。每一种 UV 油墨 /光油的配方与特定的、足量的 UV 能量配合工作。若 UV 能量的光谱波段、功率出现变化,那么将影响到固化之后墨层的性能。在塑料承印物表面,可能会感觉到 UV 油墨/ 光油已经固化完毕,但实际上,很可能在整个膜层的内部并没有完全固化。接近膜层底层的固化程度,对获得良好的黏附性十分关键。膜层内部和底层没有彻底固化,那么 UV 油墨/ 光油在塑料承印物内部的渗透是没意义

7、的。一旦固化能量发生变化,膜层的表面张力也将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后续的印后加工工艺顺利完成。 塑料包装市场是个激动人心的市场,而 UV 油墨/光油是塑料包装印刷的常用材料。快速固化意味生产效率更高,不需热量干燥油墨意味对环境和丁作车间的影响更小。 附着性,是 UV 油墨/ 光油在塑料包装印刷中为数不多的问题之一,主要原因是印刷客户不断需要新的塑料承印物材料和新应用,使膜层的附着性成了 UV 塑料印刷中的常见问题。只要充分考虑到上面提到的四个问题,在塑料印刷中附着性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UV 油墨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UV 油墨的主要成分是聚合性预聚物、感光性单体、光引发剂、辅助成分是着色颜料、填料、添

8、加剂(流平剂、阻聚剂)等。 1、聚合性预聚物 聚合性预聚物是决定 UV 光油涂层性能的重要成分,是 UV 油墨中的最基本成分,是成膜物质,性能对固化过程和固化后墨膜的性质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根据骨架结构来分类。骨架结构影响涂层硬度、耐摩擦性、附着性、耐光性、耐化学品性和耐水性等。 预聚物从结构上看,齐聚物都为含有“CC ”不饱和双键的低分子树脂,如含有丙烯酸酰基、甲基丙稀酰基、乙烯基、烯丙基等等。主要有环氧丙烯酸酯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聚酯丙烯酸酯树脂、聚醚丙烯酸树脂、聚丙烯酸丙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几种树脂类型。而在同样的条件下,光固化速度丙烯酰基最快,故齐聚物大都为丙烯酸树脂。 2、感光性

9、单体(活性稀释剂) UV 油墨和 UV 光油在涂布时需要有适应涂布机的粘度,一般是通过添加 2080的单体来降低预聚物的粘度,同时单体自身发生聚合,成为固化膜的一部分。 活性稀释剂也叫交联单体,是一种功能性单体,其在油墨中的作用是调节油墨的粘度、固化速度和固化膜性能。活性稀释剂结构上也含“CC ”不饱和双键,可以是丙烯酰基、甲基丙稀酰基、乙烯基和烯丙基。鉴于丙烯酰基光固速度最快,因此目前使用的活性稀释剂大多是丙烯酸酯类单体。由于含有丙烯酰基的数量不同,可分为单官能团、双官能团三类,各类官能团活性稀释剂的释放效果和固化速度都不同。一般来说,官能度愈多,固化速度愈快,但稀释效果愈差。 传统的活性稀

10、释剂,如苯乙烯、第一代丙烯酸酯单体等,他们的毒性很强,有些丙烯酸酯类单体对皮肤有很强烈的刺激作用。为了减少活性稀释剂对皮肤的刺激性,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已酯开环聚合增加单体分子量;二是改变单体酯基结构;还有一种就是改变以前使用醇酯化方法。在采用醇加成到丙烯酰基上,使多官能度单体皮肤刺激性大大降低,如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采用酯化合成时,PH 值(皮肤刺激性指数)为4.96,而采用加成法合成时,PH 值降为 0.3。 最近,开发出了一些性能很好的单体,如:烷氧基丙烯酸酯、碳酸单丙烯酸酯、咪唑基单丙烯酸酯、环碳酸酯单丙烯酸酯、环氧硅酮单体、硅酮类丙烯酸酯以及乙烯基醚类单体等。选

11、择单体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后工序之塑料表面 uv3a、粘度低,稀释效果好; b、固化快; c、在材料上有良好的附着性; d、对皮肤刺激性小,毒性小; e、在涂层中不留气味。 3、光引发剂 光引发剂是能吸收辐射能,经过化学变化产生具有引发剂聚合能力的活性中间体的物质,也是任何 UV 固化体系都需要的主要成分。光引发剂可分为夺氢型和裂解型;夺氢型是需要和一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一般称助引发剂)相配合,通过夺氢反应,形成自由基,是双分子光引发剂;裂解型是光引发剂受激光发后,分子内分解为自由基,是单分子光引发剂。 (1)夺氢型:以二甲苯酮(BP)为例,单独使用二苯甲酮时,不能使烯类单体进行光聚合,要其成

12、为光引发剂需求是不同的。其反应机理是不同的烷基和芳基,从醇和醚中提取氢原子时,氧气很容易淬灭激发态的二苯甲酮。而从胺中提取氢原子时,由于酮形成激发态后马上与胺形成激发态的络合物,避免了向氧分子的能量转移,所以胺体系不易为氧气淬灭,与醇醚体系相比,也减少了向单体发生能量转移的可能型。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胺体系。除二苯甲酮外,这类光引发剂还有蒽醌类合硫杂蒽酮类,如常用于 UV 油墨中的有 2异丙基硫杂蒽酮。 (2)裂解型:以安息香醚类为例,安息香醚曾是实际应用最广的一种光引发剂,其特点是激发态克直接分解成总自由基。生成的游离基都可以引发单体聚合。安息香醚的激发态寿命短,不易为氧气淬灭,也不

13、能为苯乙烯所淬灭,所以可用于苯乙烯的聚合。但安息香醚即使不见光也有不同程度的热分解,贮存稳定性不好,一般要加稳定剂和阻聚剂,目前常用的是安息二甲香醚。 选择光引发剂应遵循的原则: a、对 UV 范围的光量吸收效率高; b、相对稳定性好; c、成本低。 4、其他助剂 助剂主要是用来改善油墨的性能,UV 油墨中常用的助剂有稳定剂、流平剂、消泡剂、分散剂、蜡等。 (1)稳定剂:稳定剂是用来减少存放时发生热聚合,提高油墨储存稳定性。常用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对苯醌、2,6二叔丁基甲苯酚等。 (2)流平剂:流平剂是用来改善油墨层的流平性,防止缩孔的产生,使墨膜表面平整,同时也增加了油墨印刷的光泽度。

14、(3)消泡剂:消泡剂是用来改善油墨层的流平性,防止缩孔的产生,使墨膜表面平整,同时也增加了油墨印刷的光泽度。 (4)分散剂:分散剂能使油墨中的颜料于连结料很好低润湿,使颜料在油墨中有很好的分散性,缩短油墨制造时的研磨时间;降低颜料的吸油量,以制造高浓度的油墨;防止油墨中颜料颗粒的凝聚合沉淀。分散剂一般是表面活性剂。 (5)蜡:蜡主要作用是改变油墨的流变性、改善抗水性合印刷性能(如调节粘性) ,减少蹭脏、拉纸毛等弊病,并可在干燥后的墨膜表面形成一光滑的蜡膜二提高印刷品的耐磨性等。在 UV 油墨中,蜡还起阻隔空气,减少氧阻聚作用,有利于表面固化。但在油墨中加入过量的蜡和选错蜡的品种,会降低油墨的光

15、泽,破坏油墨转移性能,延长干燥时间。丝网印刷 UV 油墨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后工序之塑料表面 uv41、印刷后印品有气泡 UV 油墨中不能随便添加助剂及不匹配的稀释剂,若在正常使用时出现此现象,请联系生产厂家协助解决。 2、印刷时网版粘基材 黏度过大,请适当填加匹配的稀释剂。 增大印刷品和网版的距离。 3、固化后印刷品发粘或不固化 检查是否使电路问题。 延长固化时间。 增大灯的功率 4、固化后墨膜附着力不足 选择要适合印刷品的油墨。 基材表面是否需要处理。 5、固化后墨膜发脆 墨膜是否过厚。 选择要适合印刷品的油墨。 6、印品有图案缺陷 丝网的清洗要彻底,以防停机时间过长而光固化。 检查网版的

16、制作是否有缺陷。 7、墨膜遮盖力不足或过头 调整刮板的角度和对网版的压力。 更换合适硬度的刮板。 8、印刷小文字或精细图案时线条模糊。 更换合适硬度的刮板。 9、出现网纹。 适当填加匹配的稀释剂减低黏度。 10、洇版 稀释剂填加过多,黏度过小。 网目不合适。使用 uv 油墨丝印时丝网的选择为保证装饰性 UV 网印油墨的印刷质量,在印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工艺因素。 1丝网目数 不同用途的 UV 油墨,由于印刷要求不同,印刷时所选用的丝网目数也不同。一般地,印刷品精细程度越高,要求选用的丝网目数也越高。印刷网目调产品时,一般要求选用的丝网目数与加网线数之比大于 42。 装饰性 UV 油墨的印刷,应根据具体油墨的要求来选择丝网目数。如采用 UV 网印仿金属蚀刻油墨印刷时,选择丝网目数应与油墨砂型的粗细程度相匹配,如果砂型较粗,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