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学案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254942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句式学案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言句式学案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文言句式学案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言句式学案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文言句式学案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句式学案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句式学案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届高考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学案第一、二课时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一)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1南冥者,天池也。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3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5今臣亡国贱俘。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8吕公女即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9且相如素贱人。10臣本布衣。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1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15.牺牲玉帛,

2、弗敢加也,必以信。小结:练习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神仙之说,所谓画蛇添足。B夫天者,人之始也。C然是说也,余常疑之。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二、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二)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5.吾属今为之虏矣。6.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9.文王拘而演周易。10.而刘夙婴疾病。小结:_练习2: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故内

3、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练习3: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A.近日见辱问于长者。B.君既若见录。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三、倒装句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以示强调。(三)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1.秦人不暇自哀。2.时人莫之许。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4.而今安在哉。5.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6.吾谁敢怨?7.姜氏何厌之有?8.成语:唯利是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唯才是举9.一言以蔽之。10臆!微斯人吾谁与归?1

4、1.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小结:练习4: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古之人不余欺也。C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也。D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除宾语前置外,主要还有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1.甚矣,汝之不惠!2.悲哉,世也!小结1_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楚人有涉江者。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6僧之富者不能至。小结2:_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8.申之以孝悌之义。9.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小结3:_练习5:下列各句中没有定语后置现象的一句是()A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B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

5、里。C村中少年好事者。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练习6:下列句子中没有状语后置现象的一句是()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B风乎舞雩。C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D请其矢,盛以锦囊。四、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四)分析下面的句子,请找出它们的规律并作小结。1.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2.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4.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甚急!”小结1.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7.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6、。8.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小结2:练习7:下列省略句补充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A良曰:“(我)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之)。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五、固定句式古文中,有一些相对固定的语言搭配形式,我们称之为固定结构。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

7、怕.吧)、孰与/孰若(跟.相比.)等。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何.为(为什么.呢)掌握一定数量的固定结构,对我们阅读和翻译古文会有很大帮助。练习8:下列句子不含固定结构的一项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C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练习9:下列句子不含固定结构的一项是()A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吏呼一何怒,妇

8、啼一何苦!第三课时一、高考回顾:(2008年广东)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三、课堂精练:指出下面各句的句式特点。(一)阿房宫赋特殊句式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朝歌夜弦,为秦宫人4灭六国者六国也5族秦者秦也6赵尝五战于秦7多于市人之言语8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9洎牧以谗诛10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11戍卒叫,函谷举12聚之咸阳13尝以十倍之地14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二)赤壁赋特殊句式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

9、者乎3而今安在哉4则又何羡乎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6游于赤壁之下7凌万顷之茫然(三)逍遥游特殊句式1南冥者,天池也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3齐谐者,志怪者也4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5之二虫又何知6而莫之夭阏者7彼且奚适也8奚以知其然也9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0翱翔蓬蒿之间1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四)陈情表特殊句式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2今臣亡国贱俘3而刘夙婴疾病4急于星火5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五)报任安书特殊句式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2声闻邻国3韩非囚秦4灌夫受辱于居室5无益于俗6请救于魏7重为乡党所笑8韩非囚秦9文王拘而演周易10西伯,伯也,拘于羡里11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六)郑伯克段于鄢特殊句

10、式1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2制,崴邑也3郑武公娶于申4亟请于武公5有献于公6姜氏何厌之有7敢问何谓也(七)项脊轩志特殊句式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4日过午已昏5使不上漏6读书轩中7家有老妪,尝居于此8其制稍异于前9得不焚,殆有神护者(八)孔孟二章特殊句式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2非我也,岁也3申之以孝悌之义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5无乃尔是过与6何以伐为7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九)师说特殊句式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师不必贤于弟子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5不拘于时,学于余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十)

11、劝学特殊句式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青出于蓝,而青于蓝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01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教学重点】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教学课时】本专题共3课时。其中讲练2课时,练习课1课时。【考点简析】2013年考试大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考纲规定的考查的句式为:判断句、被动句

12、、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句。高考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的考查,一般不单独设题,主要是在古文翻译题中出现。虽然考纲没提到定语后置句及状语后置句,但这两种句式都会在翻译题中有所涉及,所以也不能忽略。“不同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有关词类活用在实词我们已重点讲述,这里不再列举。【知识梳理】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2理解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