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二框题[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253701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二框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二框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二框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二框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二框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二框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二框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分析:结合典型事例,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收集具体材料,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2、能力目标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感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升华道德境界,增强参与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纲领的认识,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难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2、精神文明【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上一节我们知道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展示生活中不文明现象,国人在国外有损民族形象的行为,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此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知道“”四有“公民的培育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二)讲授新课一、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课堂探究:谈一谈:社会主义有哪些个文明?它们的关系怎么样?探究

3、提示: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也指出了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家看书100页:“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教材从正反两方面帮我们指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师:通过前边的

4、学习,怎么来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可以从两个小点来说:(1)三个文明之间的关系(2)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注意: 正确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这三者之间就其主要内容来说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

5、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侧重点上又有所不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来说的,精神文明则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 课堂探究:事例:1987年8月8日,杭州市武林广场的一把大火将5 000多双温州生产的劣质皮鞋付之一炬,温州几乎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痛定思痛,温州人重整发展思路,竖起“质量立市”大旗。2002年8月2日,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作出决定:从2002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温州的“诚信日”。经过几年努力,如今的温州已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鞋都”。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事例?

6、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启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作用于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它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指导方向、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离开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文明建设将会一事无成。师:建设精神文明,总是以人为对象,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培育“四有”公民设问:“四有”具体是指哪四有?总结: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过渡:引导学生思

7、考如何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板书:2拓展延伸: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足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每一项都包含着不同层次的内容。有理想,是指在全党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有道德,是指在全社会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有文化,是指社会主义公民应当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拥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本领;有纪律,是指要遵守以维护全体人民共同利

8、益为目的的行为规范。“四有”之间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四有”中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人的 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理想是人们的主要精神支柱。有了革命理想,才能自觉运用道德和纪律约束自己,才能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强大动力。道德与理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理想与有道德是一致的,理想的破灭也常常伴随着道德的沦丧。纪律是理想和道德的表现,也是实现理想、遵循道德的保证。科学文化知识是坚定理想、遵守道德和纪律的重要基础。作为新时期培养人的目标,“四有”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全体公民的社会政治理想、

9、道德情操、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制和纪律观念全面发展的要求。师: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大家看“相关链接”的内容。为什么邓小平提出了“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呢?理想真的很重要吗?相信大家都看过西游记了。那么有没有同学们有这样的疑问呢?在唐僧师徒五人中,他是法力最低的一个,但是他却带领着四个法力比他都高的徒弟,历经磨难达到西天取经,为什么呢?生:讨论师:原因就在于唐僧在取经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情况,是好的,还是危险的,他始终是那样一句话“赶路要紧”,他的理想,他的目标是到达西天取经。正是因为他知道“赶路要紧”,所以他能成为他们的师父。很多时候我们花费太

10、长的时间在别的事情上,比如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花太多时间修饰自己,结果我们忘记了最重要的事和我们的目标:赶路,前行。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出理想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师:我们知道了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四有”公民。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呢?或者说,我们应该通过什么途径去培养“四有”公民呢?请大家思考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基础性工程(道德建设是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将

11、会在第十课进行学习,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这一目内容,大家可以先阅读课本。1发展教育事业(1)原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可见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项大事业。我们课本也多次提到教育。哪些章节提到。请一位同学来回忆一下。师:大家跟我一起看。第35、46、56页这些地方都提到教育。那么回到我们这节课的内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什么要发展教育呢?生: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师:回答得好。在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在美国引起了极

12、大震动,美国政府决定不能再进行温情脉脉的教育,要大力加强基础科学教学。那么联系我们中国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发展教育事业呢?请同学回答。生:首先,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其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四有”公民的要求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假若培养出的人才不是社会需要的,有用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师: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13、战略。这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足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加快牛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大训。(2)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点拨:“相关链接”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事实。师: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例子,如从2007年开始,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将全部免收学杂费。2发展科学事业师:那发展科学事业的原因和要求又是什么呢?请同学回答。生:科学技术是第

14、一生产力。师:原因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力量;科技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发展科学事业的要求,我们注意教材是从三个角度来说的。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态度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具体上)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气氛。(宏观上)课堂探究:我们在

15、谈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往往会把“科学”理解为“自然科学”,其实“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科学。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哲学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认识和掌握社会规律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要性,教材第102页活动探究列举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算不上真正的科学;另一种认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1)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 探究提示:观点一认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性,是其可取之处;但否认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作用,是片面的。观点二既承认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又承认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是正确的。课堂探究:(2)在

16、你看来,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哪些重要作用?探究提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们提供关于世界总体特别是人类社会的知识和理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推动人类自身发展的思想武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毒义物质文明的强大动力。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原因: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2)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并鼓励它们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