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分哪四个部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250052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分哪四个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案分哪四个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案分哪四个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案分哪四个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案分哪四个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分哪四个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分哪四个部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分哪四个部分【篇一: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五部分】 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五部分: 1导入。教师以“盲人摸象”为话题,引入本节课学习主题。学生登录教师制作的主题学习网站。 2新知导航:教师介绍主题学习网站的构成。布置学习任务,借助主题学习网站,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进行个别化辅导。 3学习成果展示:通过“新知导航”中的学生活动,展示学生学习过程性成果,主要以小组内汇报为主;通过“牛刀小试”环节展示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主要以班内交流为主;通过“一显身手”环节测试最终学习成果,主要以测评形式完成并在班内交流。 5实践与探究:提升学生综合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

2、力。教师进行本课小结。【篇二:本次教学设计共分为三部分】 本次教学设计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设计案,第二部分是修改意见,第三部分是修正实施案。 第一部分: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案 中宁十小:王彩娟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3、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35-20 46-798-90 78+9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23 2835 63 20 3 ( )( ) ( ) ( ) ( ) ( ) 72 3175 29 ( )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

4、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

5、+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

6、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15+55=61+39=35+66=23+28=32+46= 53+36=37+54=15+65=18+26=41+56=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板书设计: 第二部分: 修改意见: 1、通过和同伴教师

7、交流,建议情境导入话语太多,不够精炼,还不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教学实际,建议进行修改。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春天正是绿化植树的好季节,你们看:(出示植树图片) 我们学校也想绿化校园,运来93棵树苗,由我们六一班同学承担植树任务。 老师准备把咱们同学分成两大组植树,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树苗一组一半儿, 你们认为老师这样分配树苗合理吗? 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得出如果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这样分配树苗不合理,应该按班级的男、女生人数分配相对合理。 修改为: 课件出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5:7”,从这句话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 修改意见:通过

8、同伴教师研讨,建议基本练习第二题应预设出平均分的预案,便于教师理解题目要求,也便于其他教师借鉴时作为参考。 2、出示:李伯伯家里的菜地共800平方米,他准备种黄瓜和茄子。 师:请你来设计一下,可以怎么分配? 对于其余各种分配方法,都让学生快速算一算再交流。 修改为: 预设一:1:1。 师:如果按1:1分配,那么种黄瓜和茄子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学生自主计算) 师:通过计算,发现按1:1分配其实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是的,平均分就是按1:1分配,是按比分配中的特例。 3、修改意见:和同伴教师交流,一致认为实践应用中的小结和课堂总结设计不合理,建议合在一起。 修改为:四、课堂总结 1、

9、 师:通过上面两个问题的解答,你觉得在解答按比分配的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师:说得对,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要认真审题,看清楚是对哪个数量进行分配,是按什么比分配的;如果题目没有直接给出比,我们要先根据题目信息求出比,再按比分配。 2、师:学到这里,谁能告诉我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和感受。(指名回答) 3、课外延伸。 师:比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你课后搜集生活中的实例,编一道按比分配的题目,在下一节课中进行交流学习。 第三部分: 附比的应用修正实施案: 比的应用修正实施案 中宁十小:某某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4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0、 1、能在实例的分析中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学习,在观察、研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篇三:四下音乐教案(部分)】 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的: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 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 2、通过以上的演唱和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 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 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

11、。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小黑板、图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小黑板) 1=f2/4 05|13|65|54|3.5|21|1- 要求以平稳的呼吸,优美的音色发音,一气呵成,中间不能 有任何停顿,后半拍起唱为难点,发音时先弱后强。发音时,上腭自然地抬高些,使高音容易唱得圆润、响亮些。 2、视唱练习 1=c2/4 0134|5-|567i|5-|5654|31|2265|1- 教师展示板书后,用教鞭指谱视唱,并指出本练习也是后半 拍起唱的,同时出现连音线,使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时值增长,唱成二拍半。 三、复习歌曲

12、 (一)复习曲谱 1、分析曲谱,指出容易唱错的地方, 2、教师用钢琴弹奏曲谱1、5段,学生随琴声出拍认真默唱1、5段曲谱。 (二)复习歌词 1、分析歌词,探讨如何唱好本歌 提问、讨论: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 优美,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 2、教师播放录音1、5段,学生认真细听,(利用空白磁带先录好 1、5) 3、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四、欣赏 (一)介绍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牧童短笛的作 者叫贺绿汀,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三四年。 (二)“听”完全曲,“听”后回答下列问题: 1、牧童短笛,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

13、绪怎样? 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 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 (四)欣赏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 曲“听”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教师不能在中间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五)讨论、谈体会 五、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美丽的村庄 教学目标 欣赏乐曲美丽的村庄,感受音乐的舞蹈节奏,能积极 参与集体歌舞表演。 教学重难点 1、学跳集体舞美丽的村庄,让学生积极参与集体进行表 演。 教学过程 (一)欣赏、表演美丽的村庄 (注:教室里的椅子和 桌子都挪开后,教师

14、和同学站成一定的队形,开始本课的内容) 1.教师请同学猜那位同学的装扮。 2.将歌曲美丽的村庄完整地放一遍,老师随音乐将舞 蹈动作示范给同学们。 3.跟老师轻声学唱歌曲美丽的村庄,并学会几个舞蹈动 作。 4.将学生分成舞蹈组、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进行歌表演。 舞蹈组排成两行在中间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舞蹈,唱歌组和打击乐器组成倒八字站两边,歌唱和敲击打击乐器。分组由学生们自愿选择,人数不限。 5、舞蹈队要求: 动作优美、大方、表情自然,愉快。 能合上舞蹈音乐(三拍子)的节拍。6、歌唱队要求: 大方、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节奏、音准正确。 7、打击乐队要求: 选择符合歌曲情绪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5、几种打击乐器能协调配合。 节奏准确、强弱分明(注:出示歌曲美丽的村庄的歌词)。 8.同学们对三个组的表现进行自评或互评,并能说出表演得好与不太好的原因。 9.每组可推荐一名代表出来组成一个三人组的表演队进行表演。 10.老师对歌表演进行总结性评价,尤其需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不善当众表现的同学提出表扬。 (三)小结 马刀舞 教学内容: 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学唱我和提琴 (一)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 新课 聆听马刀舞 1.设问: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 (电视剧、电影?) 2.欣赏管弦乐马刀舞,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首乐曲。 设问: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3.师生讨论:自己根据乐曲所想像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粗略的) 4.细细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