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神女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250019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神女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案-神女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案-神女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案-神女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案-神女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神女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神女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女峰教学设计河北省涞源县第一中学 徐培侠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精神。3、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和人生观的认识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导学生朗读及感悟诗。教学难点: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和人生观的认识教学过程:导入1、幻灯:投影“神女峰”图片,播放白狐歌曲。2、导语:同学们,美丽的白狐在千年的等待千年的孤独中一天天老去,这样的故事,天上人间,举不胜举,今天,就让我们领略一番等待中的巫山神女,共同欣赏舒婷笔下的神女峰。二,介绍神女峰神女峰高踞长江巫峡

2、北岸,传说楚怀王在梦中亲幸了巫山神女,神女便树立了永远忠贞于他的志节,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和宋玉游巫山,巫山神女便萌生了对宋玉的爱意,又被襄王苦苦追求,但他毅然表示要永远忠于楚怀王,不再与别人恋爱,于是神女日夜凝望怀王,日久化为石柱,成了人们万世景仰的偶像。(展示图片)图一: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站在高山之巅,在翘首等待。图二:夕阳西下,她依然痴心不改。图三:每天她与孤独相伴,回忆着与楚怀王昔日美好的时光。图四:然而,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她美丽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图五:当泪水流干,她化为千古流传的神女峰矗立于清风云霞之中,成了一女不嫁二夫,贞节重于生命的文化标本。二、学生感受性诵读1、自由诵

3、读2、个别朗读(有感情的)三、分析探究、请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课件展示第一节)问题:第一节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我们是否能把它分为几个电视镜头进行描述?(学生讨论)明确:镜头一:挥舞花帕镜头二:收回挥舞的手 捂住眼睛镜头三:人们四散离去 诗人站在船尾衣袂飘飞 镜头四:江涛翻涌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课件展示问题)探究问题1:“花帕”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明确:从同学们回答的情况看对这一点有了独到的感受,“各色花怕”在这里象征的是一种世俗的观念,它穿越了从古代到现代这个时空,广大女子被强大的道德礼教所牵制,他们崇拜的不是神女对于爱情的忠贞,而是神女对顽固道德如此的坚守。当众多的男男女女津津乐道

4、地欣赏这样一位神女之时,诗人的内心震颤了。2:本节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诗人的形象?教师明确:我们似乎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不管是飘飞的衣袂,翻滚不息的云,还是高一声、低一声的江涛,所有这一切都在随心而动,都是为了衬托心灵激烈的颤抖(以动衬动)而衣裙漫飞,更反衬了诗人雕塑一般的伫立(以动衬静)。3、然而诗人在想什么?她想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让我们从意象入手,对诗的二、三节进行分析,请同学们从二、三节找出典型意象。明确:石头、远天的杳鹤、春江月明、金光菊、女贞子意象分析:1石头的特点;坚硬、冰冷 “心,真能变成石头吗?”摸摸自己那颗热乎乎的,怦怦跳动的心,她真的能变成石头吗?是啊,心是不能变成

5、石头,但可以变得像石头一样冰冷、麻木。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毫无生命的道德枷锁上时,她的生命就会渐渐枯萎,而在那个贞节高于生命的年代,注定了他们命运的可怜与可悲。2杳鹤:出示图片(学生说出意象特点)同学们回忆曾经学过的有关鹤的诗句(齐声背诵黄鹤楼)展示课件:成语:杳如黄鹤“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教师总结:在鹤的意象上,中国先民从最初的向往羡慕,到后来的将其神话,它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地崇拜和敬畏,对人类美好理想的希冀,那么回到原诗,

6、再体味其意蕴。人们日日眺望的杳鹤其实就是他们那美丽但却无法实现的梦,而她们就是为了这个虚妄的梦想,让自己的生命一天天的枯萎,失去了做人的价值。3而眼前的“春江月明”呢?展示图片: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描绘其画面意境。教师总结: 身边的月圆月缺,潮涨潮落,虽平凡但却真实,触手可及,然而,天上人间,多少女子错过了这些真实的美丽,把梦想安排在漫长的等待之后,把忧伤永远的留给了自己,面的这孤独凄苦的神女峰,我们是否应该做出新的抉择?请同学们齐读第三节。4分析“金光菊”这个意象(展示图片)教师点拨:它在肆意的开放,耀眼的明黄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看到他我们就能感觉到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生命的勃发。同学们,让

7、我们共同回想一下关于“菊”的诗句。学生诵读菊诗。教师总结: 从这些诗句上看,菊代表的是坚贞、顽强。它傲雪凌霜,孤标亮节,是人格气节的写照,象征着人类对和平、自由和独立的向往,对健康和幸福的愿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株株怒放的生命,不要让自己的人生从此暗淡无光,不要让自己的生命之花从此枯萎凋谢,我们应该重塑人格,把自己的每一个日子过的像盛典一样,失去爱人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失去爱人的同时失去了自我,失去独立的人格,迷失了自我价值。所以诗人在那个个人情感还不易被接受的七八十年代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 “与其在悬崖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诗歌发展到了在这里,神女的人性终于得以熠熠闪现

8、和复活。“与其不如”这个句式就像一架生命价值的天平,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请同学们仿造“与其不如”这种句式对神女峰说一句话。例:与其独对千年空山冷雨,不如共享一日粗茶淡饭。与其受人膜拜千万年,不如与君来把薄田耕。与其套着忠贞的光环,空耗青春;不如放下包袱,追寻幸福。与其因循守旧,桎梏青春;不如大胆追求美丽人生。与其独守寂寞,暗自垂泪;不如打破枷锁,寻找光明。与其悲伤着你的悲伤,不如幸福着我们的幸福。与其饱尝凄风苦雨,不如尽享人间欢乐。4、如何理解“新的背叛”,背叛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明确:(展示课件)诗人勇敢地打破了神诗人要煽动的背叛是:对从一而终的传统爱情观的背叛;对女性从属地位的背叛;

9、对将人的幸福作为牺牲品的道德的背叛。教师总结:曾经美丽的巫山神女,在传统道德的束缚下走上了祭坛,化作贞洁的标本供人们瞻仰。她固守的早已不是什么爱情,而是一种道德,然而我们相信,获取真正的幸福才是人类最高的信条,我们可以为爱而哭,也可以为爱而笑,但更重要的是活出尊严,活出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认识作者展示课件:舒婷,当代女诗人,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生长在厦门。初中未毕业即“插队落户”。1969年开始写作,其时诗已在知青中流传。回城后当过多种临时工:水泥工、挡车工、浆纱工、焊锡工。1979年开始在今天发表诗作,同年在诗刊正式发表作品。1980年文艺界对她的诗展开近一年讨

10、论。1981年福建省文联专业创作,现为中国作协理事。 教师点评:一个长得并不美丽的诗人一个做过临时工的女人一个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个从油印刊物走向中国诗坛的传奇人物一个以朴素诗情感动当代中国的女子一位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一棵两次入选“全国十名最受欢迎的青年诗人”的文坛常青树 五、拓展延伸欣赏致橡树1、学生齐读2、主题探究: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舒婷的爱情观,也可视作新时期女性人格独立的宣言。男女双方各自保持自己的人格的独立,相互尊重,相互扶持,女性不再是衬托,不再是附属,而是首先以一种独立的人的身份出现。这无疑体现了女性意识在新时期的觉醒和张扬。3、小结:两首诗共同体现了女性的意识觉醒、个性张扬、

11、人格独立。诗人勇敢地打破了神女坚贞守节成为经典标本的神话,从中国妇女的历史命运和现实处境出发,表达了对人的一种关切,反映了作者平等、独立、人性化的爱情观。六、作业:谈谈你对爱情与人生的看法,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短文。教学设想这一篇舒婷的神女峰是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尚在编辑修订的高中选修课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略读课文。一、我的这堂神女峰诗歌教学课的基本步骤是:(一)学生自由感受性诵读,用一句话来概括对此诗的阅读初体验;(二)学生齐声再读,确定自己的学习习题;每位同学根据各自确定的学习主题进行研讨,用一段话来总结自己初步研读的成果。(三)质疑探究,每组将研读中的疑问提交全班讨论,解决。教

12、师根据研读情况进行补充提问。(四)诵读指导。教学反思:在我最初拿到这篇舒婷的神女峰时,非常欣喜,因为这是我很喜欢一篇诗歌,于是也没有多想,便埋头苦干地备起课来,用的是我较为擅长的诵读教学法,边诵读诗句边品味语言。平常我们上的必修课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以基本解说课文中的重、难点问题为目标。但当选修课时代的到来,选修课又应该怎样上呢?我想这是摆在我和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面前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一点思考:1选修课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主张老师多解,应当把更多的空间让给耳生,也不能把选修课当成必修的延长,不宜套用必修课的教法去教选修课。那样,学生肯定没有兴趣。而是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是选修课能否成功的标

13、志。要让学生自己学阅读,写讨论,形成丰富一些。2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不是让学生仅仅掌握概念,原理。记住教师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学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化的发展,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学生很活跃,思想很开放,很多同学跃跃欲试,但时间有限,不能满足所有学生。通过这堂课我才发现同学们的思维如此活跃,对诗歌的理解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当老师把他们带到诗的殿堂时,他们都能用心去解读每一句话,每个人的回答都是那么的精彩,我觉得高兴极了,之余又很惭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却忽视了让他们去表达自己。由于时间有限,有些同学没有机会去表达了,我课后反思时,总想起那位

14、同学举起手时的兴奋和后来失望的表情。我想,如果这个情景再现一次,我会更和蔼的对他说:“这位同学的积极性很高,但可惜时间有限,那就把你的饱含深情的诵读溶入到集体的诵读当中好吗?”尽量让学生带着满足、兴奋进入课堂,又带着收获和成就感离开课堂,将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懈追求的目标。教学设计理念基于以上关于选修课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设计上做了大刀阔斧的修改,紧扣文本,加深研讨的深度,加入学生多元化的活动,力求便整节课纵深度上有所延伸。下面谈谈我设计这节课的几点思路与理念:(一)、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生成。我这节课中,先由学生进行感受性诵读,对课文进行感受性初步诵读,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点自行确定学习的

15、主题即学习的内容。如神女峰的语言、结构、意象、情感等各个方面。你愿意学习哪些方面就学习哪些方面。不由老师包办代替,而是由学生自主决定面对一桌丰富的大餐,他最想吃哪道菜。(二)、教学内容的生成者由师生双方共同担当 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那么由谁生成呢?我在设计中认为:在由师生双方共同生成。教师是要起作用的,但教师的作用是观察者、发动者、支持者,必要的时候还是总结者,真正的生成主题应该是学生。 但反过来说,在学生根据课文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后,老师不是当甩手掌柜,更不是一味称好。应该是基于问题的基础上答得更高,或者有“预谋”地引导学生去意识到进而能够“发现问题”。例如刚刚学生提到“怎样理解诗歌的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有很多,但其实最主要是“神女峰”这个意象,老师就有目的、有预设性将学生引到这一个具体的意象分析中来,(三)、质疑探究中的放与收在质疑探究中我设计了请每组同学将小组的疑问提出来。但关键在于,问题提出来之后,如何才能推动讨论准确、有效、深层次的开展,这时教师对问题的归类、合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