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期末考试答案

上传人:QQ15****706 文档编号:99247033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期末考试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期末考试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期末考试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期末考试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期末考试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期末考试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期末考试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1、资源有效配置(P 2),三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体制最根本的问题是资源(或称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选择经济体制从本质上说就是选择资源的配置方式,使资源实现合理有效配置。所谓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全社会的生产资源要根据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按比例地分配到社会生产和生活地各个部门;二是指符合社会需要的各种产品的生产资源,配置到生产该类产品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地方。三种不同经济形式下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微观配置、市场配置方式,计划配置方式。2、计划配置方式与市场配置优缺点的比较计划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它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程实

2、现资源的配置。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是中央计划机构,配置的手段是以行政指令形式层层下达的计划指标,产品稀缺程度的显示信号是计划平衡决算的差额或缺口。计划经济体制的优点:(1)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先发展经济发展急需的项目,完成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战略;(2)有利于迅速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在国民经济的粗放经营阶段,能保证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协调和经济相对稳定增长。(3)在人民生活水平处于较低状况的条件下,可以保证有利于解决社会成员的温饱问题。计划经济体制的缺陷:(1)信息问题。计划中心难以搜集和把握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规模和结构的信息,容易出现生产和需求的脱节。(2)动力问题。经济过程中的失衡(生产与

3、需求、规模与结构、需求供给与计划的失衡)得不到及时得调整。(4)配置成本问题。为推动经济运转,必须建立与决策、计划、资源分配、流通、核算相适应的机构与组织,这需要花费一定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会使社会交易成本不断增加,最终会导致资源配置成本加大和经济效率下降。(5)条块分割和政企不分问题。政企不分导致互相推诿扯皮现象、公文旅行、文山会海、效率损失;条块分割使经济运转不灵、资源流动受阻、经济僵化、增长迟缓。(上面分析的是在经济发展现阶段,即真正的计划配置方式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还不具备的条件下,人为的选择计划配置方式所产生的。)市场配置方式:市场配置是指通过市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市场

4、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市场配置方式有三大特征:(1)决策的分散化;(2)资源流动和生产结构及规模的市场化;(3)资源和产品的分配竞争化(资源所有者收入的多少由要素的供求决定)。市场配置方式的局限:第一,市场经济难以解决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难以自行纠正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向;第二,对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节显得不尽人意,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市场调节过程较长;第三,市场配置不能解决经济的外部效应问题、垄断问题、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和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它不能对有益外部性(发明、公共教育、基础研究、社会福利)进行鼓励、刺激,也不能对有害外部性(污染、不公平、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进

5、行抑制和调节。市场配置的缺陷说明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需求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和供给政策(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消费政策、收入政策予以矫正。3、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及其作用价格机制是指价格变化同商品或资源的供求之间的有机联系。价格机制有四大作用:第一,传递信息功能。第二,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第三,提供生产动力和促进企业竞争的功能。第四,影响或决定收入分配和收入水平的功能。竞争机制:所谓竞争机制,是指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生产要素的流动与组合,以及市场成果分配诸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运动趋向。竞争机制的功能一方面是保证价格机制和信贷利率机制等市场机制的充分

6、展开,并发挥其功能;另一方面是保证市场机制对企业活动的充分调节。可见竞争是市场机制的一个基本要素,市场机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调节社会生产比例的作用,都是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的。竞争可以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促进企业的资金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流动。市场经济下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经济政策、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等各种手段促进竞争,让所有的市场主体都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4、市场、市场主体、市场客体 、市场运行的三大条件市场就是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市场的参与者称为市场主体,即市场上从事各种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它包括自然人、家庭、企业、社团组织、政府、经济组织的法人。市场客体是

7、指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的交易对象,体现着市场交换中的经济关系,是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物质承担者,它包括商品、劳动力、工资、技术、资金、信息等。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构成市场运行的两大系统。市场运行的三大基本条件。第一,市场选择和分散化决策。资源配置主要不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指令,而是通过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就是市场选择。市场选择是由不同的市场主体根据各自的利益分散地做出的,这称为分散化决策。第二,自愿交换和自愿合作。市场中供求主体的自由选择和分散化决策是建立在自愿交换和自愿合作的基础之上的。自愿交换和自愿合作的动力是互利,它一旦遭到破坏,市场选择和自由选择成为一句空话。第三,自利与互利的兼容。市场

8、中,每个人、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企业和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最终导致互利或社会利益的实现。5、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特征、现代市场经济特征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它是竞争性价格、市场供求、市场体系等一系列市场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是社会配置经济资源(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知识、信息)的一种经济形式。市场经济的特征:第一,产权的确定性。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及任何资源的所有权不论是公有、私有,还是团体所有,资源的最终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划分都应是确定的、明确的。第二,市场参与主体的平等

9、性。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市场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交易活动是在自愿基础上进行的,交易的条件是交易各方共同议定的。第三,经济活动的竞争性。在经济活动中,市场主体之间存在自由竞争,在相互竞争中,这些市场主体或生存发展,或破产淘汰。第四,经济行为的法制性。市场活动中,市场主体都要按市场规则行事,否则就会受到市场经济法规的制裁。第五,市场体系的开放性。各个行业和地区是开放的,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能自由流动,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且同世界市场连为一体。6、比较古典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1)古典经济阶段性特点:社会分工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社会生产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和生产社会化基础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10、几乎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市场交换借助货币实现,交换关系发展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商品中介人的多边关系;信用关系逐渐扩大和发展,纸币、期票和支票等逐渐代替金银成为独立的货币形态并作为资源配置必不可少的条件;生产要素没有完全社会化,市场体系不完全,资金、技术、房地产、运输市场没有过度到成熟形态,而且市场运行不稳定,尤其是金额市场仍受盲目的自发的势力支配。国家的经济职能还没有被认识到并提出来;现代公司处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应的市场经济法规有待不断调整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险体系远未确立。2)古典市场经济的局限性(1)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失业和经济周期问题;(2)市场机制在非完全竞争市场的作用有限;(

11、3)市场机制不能很好的解决经济外部性问题;(4)市场或市场机制不能解决收入不平等问题。3)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1)政府开始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参与市场,借助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间接干预经济;(2)财产权更加社会化,现代公司制度凭借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渗透到经济的每个角落;(3)完备的经济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4)健全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成为资源流动和配置的载体。7、价值规律、竞争规律(P44、45)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规律体系中最基本的经济规律。涉及两方面的

12、关系:一是个别劳动量与社会必要劳动量的关系;部门内部的竞争会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决定某一商品社会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量。二是社会总劳动量与部门社会必要劳动量的关系。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社会总劳动必须按比例地分配于不同生产部门,各部门客观存在的比例关系规定着各个生产部门生产一种商品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着各个生产部门生产一种商品总量的价值量。部门间的竞争产生平均利润率。价值规律的实现是通过价格的波动以及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竞争来完成的。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节,刺激,分配,传递信息等方面。竞争规律是指竞争与供求、价格、价值及市场诸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竞争通过各经济主体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内

13、在要求转化为一种外在的强制或外部的压力制约着每个经济主体。竞争规律通过三种竞争方式制约着每一经济主体:一是卖方竞争即部门内部的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二是买方竞争,消费者之间为争取效用最大化进行的购买竞争。三是买卖双方之间的竞争。8、市场机制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1)市场机制就是指市场中竞争、价格、供求等要素之间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联系和作用。(2)发挥作用的条件:一是健全的市场体系。二是完善的市场格局。三是有序的市场秩序。(3)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信贷利率机制、工资机制、竞争机制。9、产权、产权关系、产权制度、不完全产权。(1)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它是法定主体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

14、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总称。排他性是产权的本质特点。(2)产权关系是指财产的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与法律界定的经济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社会经济运行中各经济当事人与财产权利及具体形式地关系。(3)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下产权的组合、调节、保护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是对产权关系、产权界定、产权经营和产权转让的法律确定。(4)不完全产权是市场中产权转让、买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产权形态。10、什么是产权交易及产权交易的方式? 产权交易是产权的有偿转让。是广义财产权(所有权、占有权、控制权、处置权)的经济性流动,产权教育包括以交换、经营、承包、租赁、拍卖、托管、兼并、收购、出资入股、

15、组建股份公司、改组、改制、改造等方式获得或转让财产权利。 产权交易方式:(1)根据交易形式划分的产权交易方式有购买式、承债式、吸收入股式、控股式、人员接受式,等等;(2)根据交易主体划分的产权交易方式有兼并、租赁、拍卖、股份转让、资产转让、合并、收购,等等。11、个人私有产权、自然人企业制度、法人产权制度、合作制企业制度的区别在表现形式方面:个人私有产权制度是一种小生产者企业;自然人企业制度最初表现为独资企业,后来发展为合资企业,或者家族式控股公司;法人产权制度以法人企业制度的形成为前提,以股份有限公司为其典型形式;合作制企业制度是一种劳动合作企业,即合作社。个人私有产权制度以小商品生产为特征

16、,是企业的初始形式。这类企业以手工操作为主,以家庭经营为依托,因而其产权结构和组织状况比较简单。现代法人产权制度,是在继承自然人产权制度的优点、摒弃其弊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形成经历了一个两权分离、统一和再分离的复杂过程。对于合作制企业制度,虽然从其非自然人制度的角度看,它也是一种法人制度,但它同公司法人制度至少有如下明显区别:(1)它以劳动合作为基础,坚持一人一票表决制,不是以资本权利为主;(2)法人成员没有股权代表资格,法人机构为社员代表大会执行机构;(3)分红和资产增值份额均失去资本报酬的典型性质,而以劳动合作收入或积累为主。11、试述产权制度的功能和保护产权的重要性。产权制度的功能:产权制度具有财产约束功能、激励功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形成稳定预期的功能、规范交易行为和交易界区的功能,产权制度能有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