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教案-第六讲-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理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245964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教案-第六讲-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教案-第六讲-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教案-第六讲-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教案-第六讲-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教案-第六讲-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教案-第六讲-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教案-第六讲-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理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讲 剩余价值的分割(分配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分析,揭示剩余价值是如何在资本主义各个剥削集团之间分割的,从而在总体上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全貌。【教学重点】1、 平均利润的产生2、 生产价格的产生掩盖了剥削的本质3、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教学难点】1、 平均利润是如何产生2、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一、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要了解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利润的,首先要了解成本价格的概念,了解成本价格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意义。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三个部分。根据前面几章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剩余

2、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但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花费的只是它的资本价值c+v,剩余价值m是资本家无偿获得的。因此,c+v构成了商品的成本价格。成本价格小于商品的价值,两者的差额为剩余价值。所以,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就是由成本价格带来的。成本价格这一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但对于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来说,成本价格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资本家赚钱还是赔本的界限;它是资本家竞争的基础。不仅如此,资本家不仅把剩余价值看作是由成本价格带来的,而且看作是由他的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因为预付总资本虽然只是部分地加入了生产成本,但却全部参加

3、了生产过程。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式。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则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形式,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2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由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p=mC,其中p代表利润率,C代表预付资本。利润率虽然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区别:第一,两者在量上不同

4、。由于预付总资本总是大于可变资本,所以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第二,两者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则反映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是:第一,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也高;反之,则低。两者按同方向变化。第二,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高,则利润率低;反之,则高。两者按相反方向变化。第三,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快,年利润率高,反之,则低。两者按同方向变化。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节省不变资本,既可以减少预付资本,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会使利润率提高;反之,则降低。两者按同方向变化。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在

5、不同部门的作用是不同的,因而各部门的利润率也不相同。但是,资本的本性是要实现价值增值,带来利润。追求较高的利润率是资本的本性。这种本性必然导致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在追求有利投资场所、追求更高利润率之间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或手段是资本转移,即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抽出,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因投入的资本减少,生产缩减,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使利润率提高;而原来利润率高的部门,因大量资本涌入,生产扩大,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使利润率下降。部门之间的这种竞争,使资本和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转移流动,导致价格和价值偏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从本质

6、上看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总体看待时的利润率,其计算公式是: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当社会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部门的资本家就不能按本部门实际利润率的高低来计算和取得利润了,而应按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计算和取得利润。各部门资本家根据自己预付资本的多少,按照平均利润率计算和取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使各部门获得的利润与各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多少无直接关系。这就使利润完全表现为预付资本的产物,进一步歪曲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乙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就不能再按价值出售,而必须按生产成本加平均

7、利润的价格即生产价格出售。这样,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所以,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在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来发挥它的作用的。但生产价格形成后,生产价格成了商品交换的基础,价值规律就通过商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来发挥它的作用了。生产价格的出现只是说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于变化,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这是因为:第一,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生产成本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而平均利润则是由剩余价值在各部门之间重新分配形成的。所以,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第二,从个别部门看,平均利润和剩余

8、价值会不一致,从而生产价格和价值会有差异,但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从而生产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第三,生产价格会随着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商品价值中c+v部分的变化,会引起生产价格中生产成本的变化;商品价值中m部分的变化,会引起平均利润的变化。所以,价值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生产价格的变化。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生产价格,并不排斥各部门中少数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因为上面分析平均利润率形成时,是把每个部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事实上,同一部门中各个企业的利润率由于生产条件的不同仍然有高有低。先进企业由于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个别生产价格

9、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仍可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4、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第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从理论上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要获得等量利润的形式上的矛盾现象,使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得到进一步论证。第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为进一步说明商业利润、银行利润和资本主义地租等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无产阶级的关系。它告诉我们: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好像一个庞大的股份公司,各部门的资本家按照投入资本的多少,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从而揭

10、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雇佣工人不仅受本企业资本家的剥削,而且受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不能仅仅反对本企业的资本家,而是必须联合起来,反对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剥削,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彻底的解放。二、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商业资本的本质及其职能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商业资本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它所执行的职能实际上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资本的产生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节约流通费用,减少流通中资本的数量,增加直接用于生产的资本数量,从而有助于增加剩余价值生

11、产,提高利润率。2.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实质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业,从事商业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得商业利润,并且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要按照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计算和取得平均利润。这是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相互竞争和资本转移的结果。但是,单纯的商品买卖活动是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所以,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之所以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要转一部分给商业资本家,是因为商业资本家分担了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所以产业资本家就不能独占全部剩余价值,而必须把其中的一部分转让给商业资本家。转让的途径和方法就是生产企业按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出厂价格

12、(等于生产企业的成本价格加上产业资本应得的平均利润,即商业企业的进货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企业。商业企业则按社会生产价格(等于商业企业的进货价格加上商业资本应得的平均利润)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就是说,商业企业是通过购销价格差额获得商业利润的。商业利润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商业资本家雇佣商业职工从事商品买卖活动。这种活动虽然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会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职工也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工人,他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无偿地为商业资本家所占有,成为商业资本家的商业利润。所以,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既是剥削产业工人的结果,又是剥削商业职工

13、的结果。它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三、借贷资本和利息1借贷资本的本质和职能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是指货币资本的所有者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发展的需要而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资本形式。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会产生大量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另一方面,又会产生对货币资本的暂时需求。于是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被贷给急需补充货币资本的职能资本家使用,形成货币资本的借贷关系。这部分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就从职能资本的运动中独立出来,转化为借贷资本。所以,借

14、贷资本是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并为职能资本服务的。借贷资本和职能资本相比较,具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或者说是一种资本商品。第二,借贷资本是和职能资本相对立的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借贷资本的存在,使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第三,借贷资本是一种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借贷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即从货币到更多的货币。从表现形式来看,这里既没有生产过程,也没有流通过程,似乎资本自行发生了增值。这样,资本所具有的真实的社会关系不见了,资本拜物教性质发展到了极点。2利息和利息率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资本使用权而付给借贷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

15、形式。利息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也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利害关系。资本发生借贷时,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分离。借贷资本所有者保留所有权,转让使用权。借贷资本家正是凭借资本的所有权,要求以利息的形式参与对剩余价值瓜分的。与此相适应,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也要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采取利息的形式付给借贷资本的所有者,作为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另一部分留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了企业利润的形式。利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产物,企业利润表现为职能资本家经营企业的劳动报酬。所以,平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16、利息量取决于借贷资本数额和利息率的高低。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利息率利息借贷资本。决定和影响利息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平均利润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按相同的方向变动。平均利润率上升,利息率也会上升;反之则会相应地下降。由于利息只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此,平均利润率就构成了利息率的最高界限。第二,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的高低则取决于资本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当借贷资本供过于求时,利息率下降;反之,利息率上涨。当借贷资本的供求平衡时,利息率就由社会的习惯和法律等因素决定。利息率不同于利润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每次借贷行为中,利息率都是事先确定的,而利润率则是预期的。3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货币借贷和货币支付中介的企业。银行的职能主要有;一是充当借贷中介,即以存款的形式把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