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第二轮复习---哲学部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245931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第二轮复习---哲学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政治第二轮复习---哲学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政治第二轮复习---哲学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政治第二轮复习---哲学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政治第二轮复习---哲学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第二轮复习---哲学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第二轮复习---哲学部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专题一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一、真题分析已考:10年单选: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二、重点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及产生条件。主要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来考察,除此之外,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分别是什么。【多选】马克思主义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 ) ABCDA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C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学说 D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多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 )A.彻底的科学性 B.坚定的革命性C.广泛的群众性 D.自觉的实践性3、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分析题】党的性质和宗旨;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根本利益原则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3、和发展真理。也就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专题一 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考点: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一、重要知识点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内容及意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09年单选第1题3、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内容及意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重要为考点】4、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发展形态、唯心主义的两大派别及其特征【重要考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辨证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二、真题分

4、析:08年单选第1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三、举一反三1、【单选】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是( )A.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B.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C.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 D.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2、【单选】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5、3、【多选】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物是感觉的复合 B. 万物皆备于我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4、【单选】“只有我的感觉在交替变换,只有我的表象在消失和出现,仅此而已,在我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着这就够了”。这是( )A.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 D.经验论观点5、【单选】区别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B.世界是怎样存在的C.世界是否可知 D.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专题二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一、重要知识点1、物质的含义(马克思及列宁对物质的定义)。2、对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的理

6、解。3、人类社会物质性的表现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5、意识的起源与本质6、意识的能动作用 在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二、真题分析:1、07年多选第17题(意识的本质)2、10年多选第17题(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3、09年多选第17题(意识的能动性)命题趋势:着重考察“意识的本质、能动性作用”09年真题多选,第17题: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有( )A.信心比黄金更

7、重要 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D.事不必难,知难不难三、举一反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1、【单选】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对物质的范畴是从(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2、【多选】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为激励士气,曹操说:“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但从现实中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

8、望梅”终究还是不能真正的“止渴”,这是因为( )A.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B.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C.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D.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社会的物质性:【多选】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B.人们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人类自身的繁衍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意识的起源和本质:1、【单选】孟子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知天矣”。这一命题( )A.深刻地揭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否认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夸大了人本性的作用 D.夸大了自然的作用

9、2、【多选】“意识是大脑的分泌物”。这一命题观点( ) A.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B.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C.否认了意识的主观形式 D.属于唯心主义的错误3、【单选】“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是( )A.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人本主义的观点专题三 物质运动及其存在形式一、真题分析:06年单选第1题,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07年单选第1题,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08年单选第2题,时间的相对性。二、重要知识点1、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稳定状态,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

10、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2、时空的含义及特点: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具有客观性,时间的特点的一维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具体物质的时间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三、举一反三1、【多选】恩格斯曾经说过:“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这一命题表明(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存在状态 B.静止和运动一样都是物质存在的状态C.生命就是静止的状态 D.静止是生命产生的条件2、【单选】人们常常所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句话体现了( )A.时间的客观

11、性 B.时间的一维性C.时间的绝对性 D.时间的相对性专题四 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一、真题分析: 08年单选第3题:实践的特性(直接现实性)二、重要知识点1、实践的特点,尤其是除了已经考察过的“直接现实性”以外,实践还有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2、【分析题】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三、举一反三实践的含义:1、【多选】实践活动的特点有( )A.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活动 B.是一种自觉能动的活动C.是一种主观见之客观的活动 D.是一种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实践的特点:2、【单选】人们建造高楼大厦,往往是先有工程设计图,

12、再根据设计图施工建成大厦,从哲学角度来看,是因为实践具有( )A.社会历史性 B.客观规律性C.自觉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3、【多选】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因为( )A.构成实践活动的诸多因素是客观实在B.实践的结果是客观存在C.实践过程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D.实践存在于意识之外不受意识的影响4、【多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是因为( )A.实践总是具体的,是在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B.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C.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D.实践总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5、【多选】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

13、的关系中( )A.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B.自然界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C.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制约和改变着自然界D.自然界的规律决定和制约着社会发展专题五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真题分析:07年多选第18题;08年多选第17题;10年单选第3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应该如何改造自然。二、重要知识点1、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出路是通过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三、举一反三1、【单选】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报复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这段话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人们改造自然的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