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掷-课-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240526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掷-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投-掷-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投-掷-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投-掷-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投-掷-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投-掷-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掷-课-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投 掷 课 教 案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的贯彻和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不同要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融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学中突出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性、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实心球的热情,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二、课的宗旨快乐、健康、创新、发展。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初期,其生理、心理决定了他们喜动不喜静,热爱体育运动,但不愿

2、意被束缚,喜欢随心所欲,张扬个性,尤为喜欢丰富多彩的游戏。对于投掷项目一般不太关注,如果要学,那也只能是应敷了事,针对这一客观实际,在投掷实心球教学中,我采用充分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参与运动和游戏中,深刻地意识到即使是在游戏中要想掷得远,投得准,也是需要技术的,只有通过学习动作要领才能掌握这种技能,才有可能让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自如应对挑战,立于不败之地。四、教学目标1、教师预期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实心球改变看法,加深认识,培养兴趣。、100%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实习球的练习,并掌握2-3种实球的练习方法,90%的学生在实心球的创新玩法中参与创编设计,80%的同学能在合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独特

3、的见解。、通过教学,努力淡化教的权威,强化学的主动,努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始终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扶者。2、学生学习目标、通过轻器械的投掷练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基本掌握2-3种动作方法,并提高学生上肢力量素质,同时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新出新的投掷方法。、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分析、归纳、探究,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五、教学构思与设计一、利用饮料瓶制作简易器械,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他们“练在其中,乐在其中”,使学生又回到了快乐的童年,并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个性,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主动融入学生群体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在学生的情感自然表露的同时,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二、在课的基本部分让学生拿装沙子的饮料瓶,进行投远自接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活动,教师然后设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投掷,并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尝试性练习,通过练习总结归纳出怎样才能将实习球掷的更远,哪种投掷方向最适合自己。进一步提高了投掷实心球的技术、技能,并体验投掷所带来的无限快乐。最后安排了一个游戏比赛,首先让学生讨论游戏规则及炸日本鬼子的碉堡,使学生在快乐中得到最好的锻炼,还培养了学生敢于创新,热爱祖国和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三、课的恢复身心阶段在梁祝的轻音乐中放松,使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总之,整节课以培养学生自己合作和探究

5、的学习方式为主要的教学思想,以启发、提示、点拨、表扬鼓励的评价手段为主要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学习的方法和积极参与乐。教师:王勇 班级:一(1) 人数:52教材内容投掷:多种方式的掷远教学目标1、以学懂为目标,以提高为目的,通过看示范、听讲解、模仿与练习,交流与讨论,了解实心球的投掷方法。让学能在每一次的练习中都有进步和收获,体现自我价值。2、90%以上的学生能完成掷远的动作,并能创新投掷方法,体会双脚蹬地、屈髋、屈体、甩臂的动作要领,提高投掷能力。3、激发学生对投掷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6、4、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体验运动的乐趣与成功的愉悦,增强自信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组织形式教育内容时间准备部分热身活动一、课堂常规1、整队;2、师生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1、向教师问好,明确课的内容和要求;2、集队快、静、齐、精神饱满。1、集队,向学生问好、声音洪亮;2、检查人数,精神面貌;3、语言提示导入本课内容。成四列横队组织纪律培养骨干礼议教育11、数字变向跑2、数字抱团3、徒手操1、听教师讲游戏规则2、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3、认真完成徒手操1、适时参与学生活动,巡回指导,2、适时参与学生活动,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围圆:积极主动快速反应相互交流达到热身目的7学

7、习探究1、投准-打保龄球游戏2、饮料瓶多种交接接力游戏1、学生明确教师的意图;2、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活动;3、掌握协调用力的方法;1、示范参与;2、引导学生创意;3、教师提示指导;4、强调安全;5、鼓励、并表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自我,发展个性,让学生融入情境,产生想尝试,想参与,想张扬的欲望。81、饮料瓶看谁投的远(当作手榴弹)2、抛接练习(自抛自界、对抛对接)1、明确投掷练习的安全要求;2、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在探究中不断体会动作;3、注意观察、交流;4、根据问题进行尝试练习。5、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演。1、精心设计、合理布置投掷活动区域,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2、讲解,示范;3、引导学

8、生交流,讨论提高动作技术;4、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投掷练习;5、运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法激励学生创造; 6、发现闪光点,点评学生展示。 注意安全听哨音拾球勤于思考,积极思维,人人都能“比、学、赶、帮、超”,人人都能体验成功与快乐,人人都能学会2-3种投掷实心球的方法。103多种抛投实心球动作方法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多种抛投方法进行体验与感受;2、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掷方法;3、进一步巩固、提高双手抛实心球动作技术。1、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畅谈投掷感受,探索投掷的最佳方法;2、教师巡回指导;3、投过目标设定等级给学生以自信。 展示自我;发展个性;体验成功乐趣。6炸鬼子碉堡1

9、、想象参加抗日时的情景2、讨论战士的顺序分配3、小组展示比赛;4、分析研究、采用什么样的动作和战略战术方能赢得胜利。1、语言设置情景;2、教师参与;3、组织展示;4、引导设计布置场地。成四列横队小组面向场景进行实战先快速跑过沼泽在翻过高山穿过丛林、炸毁碉堡,最后抢回阵地。遵守规则,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动作协调,提高技能,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5稳定情绪恢复心身1、在轻音乐中,做放松;2、总结评价;3、下课常规。1、在音乐伴奏下,放松身心2、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主动交流学习,体会3、协助老师收还器材1、师生共同放松2、指导学生自评互评小组互评3、教师总结、表扬并安排学生送还器材充分放松身心

10、放松自我,真正理解学习的目的,勇敢拼博3预计运动负荷预计心率:130140次/分运动密度5060%场地器材实心球;饮料瓶:若干;体操垫4块;跨栏架4个;录音机1台。教学反思备注公 开 课 课 后 小 调 查1、我 教材及组织教法并 参与课堂活动?、很喜欢 积极( ) 、较喜欢 愿意( ) 、不喜欢 不愿意( )2、你感觉本课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大小怎样?、较大( ) 、适中( ) 、较小( )3、描述你课后的身体感觉:、很疲劳( ) 、较疲劳( ) 、精力充沛( )4、学习投掷实心球项目,我学习态度是否认真?、非常( ) 、比较( ) 、一般( ) 、一点也不( )5、练习投掷项目我与同学合作如

11、何?、比较融洽( ) 、非常融洽( ) 、无所谓( ) 、不太融洽( )6、在练习失败时,我对失败的原因思考、总是仔细( ) 、进行一些( ) 、有时进行( )、几乎不( )、从不( )7、在老师组织的讨论过程中,我发言、非常积极( ) 、比较积极( ) 、不太积极( ) 、很不积极( )、不积极( )8、我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非常满意( ) 、比较满意( ) 、还算满意( ) 、不太满意极( )、不满意( )投掷公开课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对整个过程的以下部分进行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过程顺利实现本案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投掷创新体验,来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本案例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与生

12、活经验设计投掷方式,并以“保龄球”等集体竞赛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享受投掷乐趣之余,体验集体合作获取成功的喜悦心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二、淡化投掷教学的竞技性色彩,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通过运动参与的形式得以实现的。本案例淡化投掷技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进行创新体验与练习,既提高了投掷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投掷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三、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本案例中,老师始终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整堂课的各项投掷体验活动中。师生间没有隔阂,平等的对话呈现了一种民主氛围,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

13、地位均得到充分的体现。四、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得以有效实现投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技能。本案例让学生提出一个投掷目的,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基础,设计相应的投掷练习方法,促进其在生活实践中投掷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五、开心愉悦的学习情景下,更要注意运动安全教育。教学形式越是强调自主则越容易出现松散,这必将增加课堂教学的不安全因素。如在进行投远、投准及保龄球练习时,一定要求各组学生在将投掷物全部投完后,才可以将本组的投掷物取回,以避免发生危险。总结一下,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时不能通过较好的教学方法去解决,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还欠缺,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其实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今后还应该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这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我要努力去争取做到的。 王 勇投 掷 公 开 课 说 课 稿一、教材分析1说教材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七年级下册投掷课。 投掷作为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手段,一直受到普遍关注,在中学阶段各年级都有安排。本节教材在初一年级投掷课,要求运用多种投掷活动及游戏,培养学生投掷能力,改善身体协调性,发展力量素质,培养健康的身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