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图文(精)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236909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图文(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图文(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图文(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图文(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图文(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图文(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图文(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 目: 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指导老师: 黄起珍 学生姓名: 所属院系: 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 工程管理 班 级: 工程管理11-3班 完成日期: 2012年5月29日 新 疆 大 学 论文(设计)任务书班 级: 工程管理11-3班 姓 名: 论文(设计)题目: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 专 题: 道路工程的发展 论文(设计)来源:根据土木工程概论学过的内容选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要求完成的内容:一、选题时间:2012年3月1日 二、开题要求:1、根据土木工程概论课程里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完成此论文。 三、写作过程:第十六周结课前提交论文。 四、写作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校的论文撰

2、写要求和程序进行写作,遵守学术规范,严禁抄写、立意准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发题日期:2012 年3 月 1 日 完成日期:2012 年 5 月29 日实习实训单位:乌鲁木齐 地点: 论文页数: 11 页; 图纸张数: 3 指导教师: 黄起珍 教研室主任: 院长(系主任): 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土木工程论文【摘要】我国道路运输的发展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秦始皇十分重视交通,以“车同轨”与“书同文”列为一统天下大政,当时的国道以咸阳为中心有着向各方辐射的道路网,但近代道路建设起步较晚1912年才修筑第一条汽车公路湖南长沙至湘潭的

3、公路,全场50km。抗日战争时期完成的滇缅公路155km,是我国最早建造的沥青表面处理路面的公路,也是我国公路机械化施工的开始。以2011年为例,全国公路建设总投资超过2600亿元,完成运量140.3亿人,完成货运量105.6亿吨,它们在全国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1.7%和77.2%.我国公路建设虽然取得重大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如美国有公路623万公里,道路密度(道路总里程/国土面积)为0.67;日本有公路110万公里,道路密度为2.92;我国至2001年底虽然有公路169.8万公里,但道路密度只有0.18。由此可见,加快未来公路建设,使它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意义重大,任

4、重道远。【关键词】 国道干线公路 ,沥青表面处理路面的公路,美国有公路623万公里,日本道路密度为2.92,我国道路密度只有0.18,任重道远。一、道路工程发展史1、中国古代道路原始的道路是由人践踏而形成的小径。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中国有记载役使牛马为人类运输而形成驮运道,并出现了原始的临时性的简单桥梁。商朝已经懂得夯土筑路,并利用石灰稳定土壤。从商朝殷墟的发掘,发现有碎陶片和砾石铺筑的路面,并出现了大型的木桥。周朝的道路规模和水平有很大的发展。诗经小雅记载:“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说明当时道路坚实平坦如磨石,线形如箭一样直。对道路网的规划、标准、管理、养护、绿化以及沿线的服务性设施

5、方面,也有所创建。首先把道路分为市区和郊区,可以说是现代城市道路和公路划分的先河。战国时期车战频仍,交往繁忙,道路的作用显得日益重要,甚至一国道路也好坏,为其兴亡的征兆。秦朝修筑的驰道可与罗马的道路网媲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即开始修建以首都咸阳为中心、通向全国的驰道网。道路路基土壤采用金属椎夯实,以增加其密实度;路旁种以四季常绿的青松。定线的原则是尽量取直。宋朝、元朝、明朝均在过去的道路建设基础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元朝地域辽阔,自大都(今北京)通往全国有7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宏大的道路网。2、中国近代道路1902年中国开始有了两辆汽车,只供统治者玩赏之用。北洋政府时期公路建设处于萌芽状态,城市道路受

6、到外来影响,有了现代化设施的雏形。在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各自为政,道路建设也是支离破碎,较早的公路如湖南省长沙至湘潭的公路长50公里,1912年通车;广西省内的邕武路(即今的南宁至武鸣)长42公里,1919年通车;广东省内的惠山至平山路长36公里,1921年通车;在北方以张库公路为最长,自河北省张家口至库伦(现为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全长965公里,是沿着原有的“茶叶之路”加以修整而成,自1918年试车成功后至1922年间,有90余辆长途汽车行驶,在当时是交通最繁重的一条公路。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道路建设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首先医治了道路的创伤,修复了被破坏的桥梁

7、。在50年代,修筑了著名的康藏(西康至西藏及青藏(青海至西藏两公路:康藏公路(见川藏公路)自今四川的雅安起至西藏拉萨,全长2271公里,翻越海拔3000米以上的大雪山、宁静、他念他翁等山脉,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急流,更有冰川、流沙、塌方和泥沼、地震、森林地带,地形十分复杂,工程特别艰巨,路基土石方有2900多万米3,其中石方有530多万米,1950年开工,于1954年完工通车。青藏公路自青海省的西宁至拉萨,全长2100公里,横越高达4500米号称世界屋脊的昆仑、霍霍西里、唐古拉等山脉,沿途草地、沼泽、环境十分困难,经过艰苦努力,也和康藏公路同时于1954年12月25日在拉萨举行通

8、车典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0多年来,经过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全国通车公路10倍于建国初期;而且工程标准和施工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建成了从首都北京通往各省、市、自治区重要城市的国道网。二、道路工程的功能与作用功能是一个事物在所界定的环境中所起作用的具体体现。根据我国公路交通、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形势,借鉴世界发达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的历史经验,结合我国公路网功能层次划分的现实,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功能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界定。1宏观层面。支撑经济发展:提高运输能力和质量,促进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加快信息化,服务现代化;推动社会进步:优化运输布局和服务,强化国土均衡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

9、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保障国家安全:增强运输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国家稳定,提高国防能力,维护经济安全,保障抢险救灾; 服务可持续发展:改善运输效率和效益,完善综合运输,集约利用土地,降低能源消耗,加强环境保护。2微观层面在法律概念上,国家高速公路网是属于国道范畴并相对独立的系统,是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军事意义的重要干线公路,主要连接首都、直辖市、各省区首府、区域经济中心、大中城市以及主要港站枢纽、对外口岸和军事战略要地;在路网功能上,国家高速公路网是全国公路网中层次最高的公路主通道,同时也是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承担区域间、省际间以及大中城市间的中长途客货运输,并为应对战争

10、、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提供快速交通保障。三、现代道路勘测的新技术近几年来,现代道路测设技术在我国道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新技术将设计人员从艰苦的外业测量和繁杂的内业设计工作中解脱出来,对加快工程测设进度,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实现道路交通的现代化,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航空摄影和摄影图像处理为大规模采集地形数据提供了快捷的手段。在国外,航空摄影测量已经广泛应用于道理测设中。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采集数据能直观地确定地表形态,工作环境好,可随意和方便地控制地形点的分布和密度,获取的地形信息可靠、精度高。随着航测仪器的发展,较大范围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都是由航测法成图的。全数字化

11、测图是在解析法测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为先进的摄影测量方法。全数字化测图系统的测图过程是,先将相片影相的灰度数字化,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字化处理。这种全数字化、自动化测图方法代表了航空摄影测量学科的发展方向,一些国家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和人力对其进行研究,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理论上不断完善,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它将成为道路测设中地形数据采集的理想方法。四、展望预测表明,汽车客货运输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仍将继续存在,多数地区还在持续稳步增长。在人口繁密的市区,交通量不断增加,堵塞现象日益严重。未来市区快速干道的发展,由于用地紧张,为将有限的地面留给行人和少数当地服务车辆,将被迫修建高架线路或隧道。山区公路在交通量日益增长的条件下,为避免急弯陡坡、缩短里程、减少事故、节约运行时间和燃料,隧道和高架构筑物工程也将有较大发展。未来道路安全将继续受到重视。许多交通事故也在从道路工程本身找原因,必须吸取经验教训,预防补救。为了适应运量激增的需要,应增加车道并提高路面等级。为防护车辆撞向固定刚性目标,多采用易碎标志和轻型标注。防护工程也要采用减震设施,使严重事故大大减少。各种电子自动控制系统在交通管理上的运用,将使交通安全得到更可靠的保证。代理商以主要城市为区分,具有唯一性与排他性:一个城市或地区只能有一个代理商,别的地区的代理商不能跨地区开拓业务,但两地代理商之间进行合作公关的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