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支付商情研究报告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236771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电子支付商情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电子支付商情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电子支付商情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电子支付商情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电子支付商情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电子支付商情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电子支付商情研究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国电子支付商情研究报告 朱东林 国贸一班摘要: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子支付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电子支付将取代传统的支付工具用于资金流转。电子支付存在着网络技术安全隐患、虚拟交易风险、基础设施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特点。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电子支付、电子支付市场和电子支付产业将呈现新的态势和趋势。关键词:电子支付;网银;USB Key一、电子支付的概念 电子支付是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手段,将负载有特定信息的电子数据取代传统的支付工具用于资金流转,并具有实时支付效力的支付方式,是一套完整的网络商务经营及管理信息系统。支付产业的发展,需要产业链上各方的合作与发展。电子支付主要涉及产业

2、链上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和商户之间的关系,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的竞争与合作正不断演绎着这个市场中的新规则。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和商户是电子支付市场的培育者,三者缺一不可。在电子支付中,消费者与商家和银行间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合同关系,即买卖合同和金融服务合同。 二、电子支付的特点 分析这种支付模式的特征时,可以发现由事物本质属性影射出其潜藏的不安全因素。大体有以下几点: 1. 网络技术安全存在隐患 网上银行的电子支付是在无纸化环境下进行的,这就必须从技术上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保证交易数据不被窃取篡改。于是人们就开始质疑信息数字化后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丢失、重复、错序、篡改等安全性问题。2

3、. 虚拟交易风险 网上支付的工作环境是基于一个开放的系统平台之中,交易双方的身份置于虚拟世界中,这无疑增加了电子支付的风险。 3. 基础设施的尚待发展 网上支付使用的是最先进的通信手段,对软硬件设施的要求很高,技术软件不成熟就为黑客等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研制出一套无懈可击的互联网支付系统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4. 法律法规的完善作为保障 网上支付是交易双方实现各自交易目的的重要一步,也是电子商务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可是,网上支付的风险并不仅限于消费者购物支付过程中的问题,还包括纠纷出现后银行或其他发行机构的责任问题以及网上支付工具资金划拨系统等问题。因此明确参与主体间的法律关

4、系才能更好地解决纠纷,进而预防纠纷。 3、 我国电子支付市场整体情况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普遍的应用于金融领域,古老的金融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电子支付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它指的是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 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按其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等。四、电子支付行业市场发展与预期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子支付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而第三方支付凭借其对交易过程的监控和交易双方利益的保障,获得了更多广大个人用户及商户的青睐。此外,企业逐渐开始利用第三方电子支付进行跨地区收款及各类资金

5、流管理,行业应用逐渐普及和成熟。从2005年到2010年,电子支付延续了强劲的增长态势,交易额连续几年翻番增长,2008年中国电子支付的市场规模为2743亿,年增长率为181.0%,2009年中国电子支付的市场规模为5766亿,年增长率为 110.2%,2010年将达到10000亿,预计增长率为73.4%,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电子支付市场规模将进入成熟稳定的增长趋势。 电子支付凭借灵活便捷的支付方式,优质的服务保证,对企业成本的降低等优势,吸引了更多的用 户加入到其中,规模不断的迅速壮大。2009年用户规模已达到9000万,同比2008年的5200万增长73.1%.网民渗透率达到23.1%,相比

6、2008年提高5.7个百分点。预计到2010年用户规模将达到13000万,网民渗透率将达到27.1%。从网民行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09年10月网上支付月度覆盖人数达3002万人,同比08年10月上涨11.7%。2009年底网上支付深度用户规模(月均使用一次)接近3300万。数据还显示,仅四成的网银用户使用网上支付,深度用户转化率有待提升。 2009年,支付宝强化了个人用户端的优势,在增强安全保障、提升用户体验、创新个人服务、增加应用领域和完善支付渠道方面,都有较佳表现。其用户增长速度极快,在2008年8月到2009年7月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其注册用户增加1亿达到2亿 人。其交易规模预计将达286

7、9亿元,市场比重达49.8%。财付通采用跟随策略,并且走出一条与支付宝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其重点发力的领域在航空B2C合销、航空B2B结算和企业资金清结算,网络游戏强项也得以保持。在支付宝和财付通较为强势的市场格局下,其他中小平台差异化竞争愈显得十分激烈。五、电子支付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趋势:目前市场上见到的USB Key按照硬件芯片不同可以分为使用智能卡芯片的和不使用智能卡芯片两种,按照CPU是否内置加密算法又可以分为带算法和不带算法的USB Key。一般我们把不带加密算法的称为存储型USB Key,带加密算法的称为加密型USB Key。USB Key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加密锁厂家提出来的,加密锁是

8、用来防止软件盗版的硬件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如何确认网络用户的身份和用户数据的安全,于是加密锁厂商提出了USB Key的概念,用于识别用户身份。随着电子商务和PKI应用的兴起,数字证书作为确认用户身份和保护用户数据有效手段越来越被 人们所接受。数字证书实质上表现为带有用户信息和密钥的一个数据文件,如何保护数字证书本身又成为PKI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数字证书可以保存在各种存储 介质上,如软盘、硬盘等。国内CA早期颁发的数字证书都是以软盘的形式发放,或者由用户从网络上下载,然后导入到系统中保存在硬盘上。然而,用软盘保存数 据是非常不可靠和不安全的,软盘虽然便于携带,却非常容易损坏,而用硬盘保存数据虽然

9、不容易损坏,但是不便于携带,最重要的是保存数字证书都非常容易被复 制或被病毒破坏。于是,专门用于存储秘密信息的USB Key就很自然的成为数字证书的最佳载体。USB Key厂家将USB Key与PKI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了符合PKI标准的安全中间件,利用USB Key来保存数字证书和用户私钥,并对应用开发商提供符合PKI标准的编程接口如PKCS#11和MSCAPI,以便于开发基于PKI的应用程序。由于 USB Key 本身作为密钥存储器,其自身的硬件结构决定了用户只能通过厂商编程接口访问数据,这就保证了保存在USB Key中的数字证书无法被复制,并且每一个USB Key都带有PIN码保护,这样U

10、SB Key的硬件和PIN码构成了可以使用证书的两个必要因子。如果用户PIN码被泄漏,只要保存好USB Key的硬件就可以保护自己的证书不被盗用,如果用户的USB Key丢失,获得者由于不知道该硬件的PIN码,也无法盗用用户存在USB Key中的证书。与PKI技术的结合使USB Key的应用领域从仅确认用户身份,到可以使用数字证书的所有领域。随着用户对信息安全要求的提高,市场出现了由硬件实现加密运算的需求。智能卡技术的发展,智 能卡运算能力不断提高,出现了可以运行加密算法的智能卡。然而,以卡片形式存在的智能卡在使用时必须通过读卡器与电脑通讯,非常不方便用户使用。于是出现 了将智能卡芯片和读卡器

11、结合在一起的USB Key。带有智能卡芯片的USB Key可以通过内置的智能卡芯片在Key内部硬件实现DES/3DES、RSA加解密运算,并支持Key内生成RSA密钥对,杜绝了密钥在客户端内存中出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安全性。随着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国内各地区和各行各业都建立了自己的CA并向各自的客户提供数字证书服务,使用数字证书的用户越来越多,由于 USB Key在证书存储方面的优越性,越来越多的CA和用户选择了USB Key作为他们的证书存储介质。因此,随着USB Key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厂家特别是原来的智能卡厂家进入USB Key的市场,从而带动了USB Key相关产业的发展和

12、应用,也推动了电子支付市场的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支付被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中,使用电子支付的群体也在逐年扩大,在这种趋势下,就需要电子支付依托在一个诚信可靠的平台上,在为个人,企业等最终用户提供便利快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服务的同时,确保使用者在支 付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这就需要搭建一个合法,安全,可信赖的电子支付平台。目前电子支付技术的种类有很多,大体包括:密码技术、鉴别技术、访问控制技术、信息流控制技术、数据保护技术、软件保护技术、病毒检测及清除技术、内容分类识别和过滤技术、系统安全监测报警技术等等。以安全认证领域内为例,单一模式的认证会慢慢被双因子认证所取代,越来越多的新

13、技术例如:指 纹识别、语音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学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于电子支付领域。2003年11月,联合银行家银行采纳了Digital Persona公司的Uare Uonline指纹识别解决方案,用户登陆Web页面不再需要输入密码,通过指纹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Comdot公司推出的语音激活信用卡Beepcard,用户必须通过语音来输入密码进行身份验证,即使用户丢失信用卡或信用卡密码外泄其他人也难以进行盗刷。随着电子支付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将被应用到互联网支付领域并逐渐 得以推广,打造可信安全的支付平台,稳健有序的推动电子支付的发展。随着电子支付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产业发展也将随即

14、产生新的态势和趋势。发展态势: (一)网银与第三方支付业务相互渗透网银功能正愈发完善,交易性质的网上支付服务也逐渐纳入到网银的重点业务当中。此外,手机网 银这一新兴渠道的推广力度也有所加强。第三方支付则一改上层应用形态,“向下扎根”,通过邮政、手机、POS终端等渠道支持用户充值,并将业务延伸到各行业,为企业提供支付解决方案,并逐渐覆盖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后,网银和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关系将融入更多的竞争元素,双方均将进一步延伸业务,更多的去 贴近广大用户。网银将进一步拓展网上支付、生活缴费等业务,争取更多的电子商务网站、商户以及行业企业;而第三方支付则进一步拓展充值渠道,业务也向日常生活以及信贷

15、、保险、投资理财等金融领域延伸。 (二)支付工具与商务平台结合愈发紧密由于用户的根本目的是商务交易流程的电子化,而电子支付是完善电子交易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却非基础环节。所以,如果网上的信息渠道尚未打通,实现电子支付则无从谈起。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发展,但仍旧有广大的商户、企业没有搭建起基本的电子 商务平台,存在巨大的电子商务需求缺口。因此,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厂商应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或者联合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帮助客户搭建电子商 务平台,最终实现交易的全面电子化。发展趋势:(一)潜在用户有待挖掘,黏住用户是关键用户的选择是网上支付发展的基础和动力。2009年网上支付用户规模增速73.1%,而深度用户的增速不及20%。提高用户的使用黏性是网上支付发展的关键。(二)应用行业推进依然是重点实践证明,应用行业深度推进和新兴应用行业全面拓展,可有效扩大用户规模,推动交易额的增长。B2C/B2B的突破在2009年卓有成效,在未来几年依然有待突破。(三)手机支付和线下支付活跃,推进渠道合作是主题2009年线下支付和手机支付与网上支付有一定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未来各种支付方式将以合作为主。发展网上支付积极推进渠道合作,尤其是在手机终端的合作。(四)监管政策渐明,央行稳健看待第三方网上支付。综述 随着资本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支付,特别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