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提纲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236743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煤矿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我国煤矿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我国煤矿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我国煤矿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我国煤矿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煤矿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煤矿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提纲(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草 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二六年四月前 言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煤矿安全生产关系职工生命安全,关系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稳定大局。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煤矿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十五”时期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但由于我国煤层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煤矿生产力水平低、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基础薄弱、从业人员素质差、行业管理弱化、企业安

2、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等主客观原因,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今后五到十年,是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的重要时期,要集中精力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出问题,促进煤炭工业健康稳定发展。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编制“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草案)和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有关单位,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现状与问题、指导思想和目标、主要任务、

3、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重点工程五个部分。本规划是建国以来国家组织编制的第一部煤矿安全生产专项规划,是指导“十一五”时期煤矿安全生产的纲领性文件。代理商以主要城市为区分,具有唯一性与排他性:一个城市或地区只能有一个代理商,别的地区的代理商不能跨地区开拓业务,但两地代理商之间进行合作公关的除外。目 录一、现状与问题1(一)煤矿安全生产形势1(二)煤矿地质条件及自然灾害状况3(三)煤矿防灾系统与安全装备状况6(四)煤矿安全科技状况9(五)存在问题和面临挑战10二、指导思想和目标15(一)指导思想15(二)规划目标15三、主要任务16(一)大力推进煤矿瓦斯治理16(二)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小煤矿问题17(三

4、)加大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17(四)加强煤矿安全科技攻关,提高煤矿安全科技水平18(五)完善煤矿防灾系统,提升煤矿安全装备水平19(六)加强煤矿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20(七)强化煤矿职业危害监督监察21(八)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21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22(一)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22(二)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监察执法22(三)加大煤矿安全投入23(四)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科技保障体系24(五)健全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25(六)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26(七)推动煤炭企业改造重组和大型煤炭基地建设26(八)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26(九)加强煤矿安全领域的国

5、际交流与合作27五、重点工程27(一)煤矿灾害治理重点工程27(二)煤矿机电设备保障工程29(三)煤矿安全科技研发、推广应用平台建设工程30(四)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设施及装备建设工程30(五)煤矿安全支撑体系建设工程31(六)本质安全型示范企业建设工程31(七)煤矿安全人力资源建设工程32I一、现状与问题“十五”时期,党和政府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和改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煤矿了安全法制建设,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煤矿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进一步改革完善了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加大了煤矿监管监察执法力度;煤矿安全整治初见成效,大量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从煤炭生产经营领域退出;加大

6、了安全生产投入,国家投入国债资金90多亿元,支持国有重点煤矿实施安全技术改造,煤矿瓦斯治理取得进展。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逐年下降,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趋于好转,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煤矿安全生产形势1重特大事故多发20012005年,全国煤矿共发生事故18514起,死亡31064人,平均每年发生各类事故约3702起,死亡约6213人。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42起,平均每年发生8起多,占全国各类特别重大事故起数的58;一次死亡10-29人特大事故214起,平均每年发生42起多,占全国各类特大事故起数的36。特别是从2004

7、年第三季度到2005年底煤矿相继发生了6起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损失惨重,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2瓦斯、水害重特大事故居高不下20012005年,在全国煤矿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特大事故中,瓦斯事故平均每年发生206起,占62.3,居第一位;水害事故平均每年发生52起,占15.7,居第二位。在全国煤矿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中,瓦斯事故平均每年发生36起,占71.4,水害事故平均每年发生10起,占18.8。3乡镇煤矿事故多20012005年,乡镇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全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70以上。2005年,全国乡镇煤矿共发生事故2575起,死亡4457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

8、占全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77.07、74.46。乡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5.505,分别是国有重点煤矿的5.746倍和地方国有煤矿的2.835倍。4煤矿职业危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煤矿尘肺病患者达30万人,占到全国尘肺病患者的一半左右,每年因尘肺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此外,风湿、腰肌劳损等职业疾病在煤炭行业普遍存在。5与先进采煤国家安全生产水平差距大“十五”时期,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001年的5.14下降到2005年的2.81,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了45%,但与世界先进采煤国家相比安全生产水平差距依然很大。2005年,我国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7,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煤炭百万吨

9、死亡率为2.81,约是南非的17倍、波兰的10倍、俄罗斯和印度的7倍,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严峻的安全生产状况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也影响到社会安定、和谐及国际形象。(二)煤矿地质条件及自然灾害状况全国绝大多数煤矿为井工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灾害类型多、分布面广,多数矿井同时具有瓦斯、水、火、煤尘、顶板等灾害,是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中开采条件最差、灾害最严重的。1.地质条件在国有重点煤矿中,地质构造复杂或极其复杂的煤矿占36(煤炭生产能力约占27),地质构造简单的煤矿占23(煤炭生产能力约占26)。据调查,大中型煤矿平均开采深度456米,其中,华东地区约620米,东北地

10、区约530米,西南地区约430米,中南地区约420米,华北地区约360米,西北地区约280米;采深超过1000米的煤矿有8处,超过800米的有15处;采深大于600米的矿井产量占28.47。小煤矿平均采深196米,其中采深超过300米的矿井产量占14.51。2瓦斯在724处国有重点煤矿中,高瓦斯矿井152处,占21.0;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54处,占21.3;低瓦斯矿井418处,占57.7。45户煤矿安全重点监控企业中,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50处,占45户煤炭企业矿井总数的60.4。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中,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5。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的增大,高瓦斯和煤与

11、瓦斯突出矿井的比例还会增加。3水害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国有重点煤矿中,水文地质条件属于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占27,属于简单的矿井占34。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中,水文地质条件属于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占8.5。我国煤矿水害普遍存在,大中型煤矿有500多个工作面受水害威胁。小型煤矿乱采滥挖,老窑透水、地表水侵入事故时有发生。随着乡镇煤矿资源枯竭,破坏边界及露头煤柱的情况经常发生,对相邻深部的国有煤矿,特别是对国有重点煤矿造成的水害威胁和煤矿突水事故呈上升趋势。4顶板我国煤矿顶板条件差异较大。多数大中型煤矿顶板属于(局部不平)类、(裂隙比较发育)类;类(平整)顶板约占11,主要分布在义马、郑州

12、、潞安、阳泉、大同等矿区;类、类(破碎、松软)顶板约占5,主要集中在淮南、淮北、焦作等矿区。近几年来,顶板事故的起数和由于顶板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所占的比例都是煤矿各类事故中最高的,其中乡镇煤矿顶板事故尤为突出,乡镇煤矿顶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到所有顶板事故的70以上。5煤尘我国煤矿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普遍存在。全国煤矿中,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占煤矿总数的60以上,煤尘爆炸指数在45以上的煤矿占16.3。国有重点煤矿中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的煤矿占87.37,其中具有强爆炸性的占60以上。6煤层自然发火我国具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煤矿所占比例大、覆盖面广。大中型煤矿中,自然发火危险程度严重或较严重(

13、、II、III、级)的煤矿占总数的72.86。国有重点煤矿中,具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占47.3。小煤矿中,煤层自然发火期不足6个月的煤矿占47.41,煤层自然发火期为612个月的煤矿占47.85,煤层自然发火期在12个月以上的煤矿占4.74。自然发火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有西北、东北、华东等。由于煤层自燃,我国每年损失煤炭资源2亿吨左右。7冲击地压中国是除德国、波兰以外冲击地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910处大中型煤矿中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矿47处,占5.16。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现有冲击地压矿井的冲击地压频率和强度在不断增加,少数矿井频繁发生矿震,还有少数无明显冲击地压的矿井也将逐渐显现出来。

14、8热害热害已成为矿井的新灾害。国有重点煤矿中有70多处矿井采掘工作面温度超过26,其中30多处矿井采掘工作面温度超过30,最高达37。全国煤矿热害突出的矿井有平顶山八矿、新汶斜庄矿、丰城建新矿、徐州三河尖矿、永荣曾家山矿以及新开发的巨野矿区等。9.矸石山灾害目前,全国累计堆放的煤矸石总量约35.5亿吨,占地约11万亩,而且每年仍以1.52.5亿吨的速度增加。煤矸石的任意排放,不仅压占大量土地,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自燃,排放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尘等有害气体,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影响。近几年,煤矸石自燃崩塌引发的灾害事故也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煤矿防灾系统与

15、安全装备状况1通风系统国有重点煤矿坚持以风定产,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通风系统,但仍有部分矿井由于生产接续紧张、布局不合理,超通风能力生产。据调查,国有重点煤矿需要补掘通风巷道超过47万米,扩修巷道超过41万米;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通风系统中,通风机老化,效率低下,系统不合理,通风断面小,通风能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2瓦斯抽采系统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钻孔和巷道抽采为主的瓦斯抽采技术体系。2004年,国有重点煤矿有地面抽采系统308套,井下移动抽采系统272套,瓦斯抽采量18.66亿立方米,抽采率26.5。45户煤矿安全重点监控企业的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全部装备了瓦斯抽采系统,瓦斯抽采量为16.95亿立方米。国有重点煤矿尚需增补地面抽采系统228套,井下抽采系统285套;地方国有煤矿只有18.5的高瓦斯矿井装备了瓦斯抽采系统;乡镇煤矿的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多数没有装备瓦斯抽采系统。3防治水系统国有重点煤矿基本建立了较完善的防排水系统和矿井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