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236742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物流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物流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物流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物流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物流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物流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物流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物流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摘要在国内物流市场取得领先地位的企业,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是企业不断成长与逐步壮大的必经之路。国内物流企业自成立以来就被贴上了“弱势”的标签,因为你来自发展中国家,因而要想走国际化的道路,你就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然而我国物流起步晚,基础薄弱,这就要靠全行业共同努力来创造属于中国的物流品牌。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制定符合中国物流企业实际情况的国际化战略。【关键词】国际化战略 人才战略管理 信息战略管理 国际化战略借鉴与启示 反定位1. 国际化的必要与原因1.1国际化的必要 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处于弱势营销的行列,这倒不是说“中国制造”就比欧美

2、等发达国家差,这就是一种定位,与生俱来的。就像消费者给国内企业的定位一样:发达地区的产品就是比不发达地区的好。在中国高调的企业,到世界上可能不得不低调了,高调是因为你长期积累的实力和身份,低调是因为你是“中国制造”。在发达国家低调的企业,到中国后可能高调了,低调可能是因为实力不济,高调则是因为“出身”发达国家。法国时装、巴黎香水、德国啤酒、瑞士军刀、日本电器、美国高科技,这些都是基于历史认知与集体认知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亮相就容易被反定位。要突破这种反定位就要经过中长期国际战略,告诉世界我是什么,从而形成新的反定位。纵观国际十大物流企业没有一个“中国制造”,要想我国物流企

3、业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全行业共同努力,制定中长期国际化战略。1.2国际化的原因 首先看一组数据,富士康员工大概61万人,收入612亿美元,利润24亿美元,市值369亿美元。苹果员工大概4万7千人,收入652亿美元,利润140亿美元,市值3201亿美元。富士康员工比苹果多13倍,收入差不多,但苹果是富士康利润的6倍,市值8.7倍!人均利润:富士康为3934美元,苹果为美元,苹果是富士康的76倍!“中国制造”一般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长期、大量购买中国产品,就会逐步认同中国制造,但不一定认同中国品牌,究其原因就是没品牌影响力,中国不能总依靠低价劳动力,而应自主创新,发展核心竞争力。中国拥有世界最

4、庞大的市场,随着国际企业纷纷抢市场,中国企业也应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出口,缓解国内产能过剩、推动产业升级。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的大陆企业,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是企业成长与壮大的必经之路。2. 借鉴与启示:2.1 借鉴成功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不能照搬,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国际发展趋势,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2.1.1 韩国、日本企业先模仿再创新松下、索尼等品牌走向世界并被世界所认同,首先是日本家电企业的共同努力打造了“日本电器”这个产业品牌,产业品牌改变了世界对日本电器产业的集体认知,像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只要一提日本电器所来联想到的就是质量过硬,这就是强势定位。三星、LG等韩国品牌

5、的声名鹊起与日本的家电品牌惊人地相似,都是行业集体崛起改变认知,然而再涌现世界级品牌。也不只是日本、韩国,很多在国际上鼎鼎有名的大企业,最初都是不折不扣的抄袭者,靠模仿起步,模仿的同时注重质量,在技术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坚持不懈,最终成为了行业中的引领者。现在谁也不会说三星是一个“抄袭者”。我国物流业起步晚,技术、管理等都没发达国家先进,在初期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先进物流企业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等先进技术,先“模仿”后创新,在模仿中注重服务质量,注重消费者的意见,不断积累客户、经验,结合自身情况不断摸索、创新。2.1.2 外投资工厂海尔模式(生产本地化)海尔的国际化战略相对中国企业启动的比较早

6、,也是中国的第一个世界名牌,这归功于海尔企业领导人张瑞敏的超前战略意识。在欧洲、美洲,海尔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一直摸爬滚打、磕磕碰碰。最初,海尔的国际化策略是出口产品,但却发现国外对来自中国的家电认可度不高,而且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对出口有种种限制。屡败屡战的海尔开始在海外投资工厂,以本土化生产本土化销售为方向,结果不但成功绕过贸易壁垒,而且使海外销售迅速发展起来。这不仅突破了反定位,还为自己赢得了客户。尽管海尔在家电生产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出身”发展中国家的标签让消费者望而却步。海尔在突破反定位上就做得非常出色,海外建厂,寻求强势定位再加上先进的生产技术让海尔有了今天的成就。中国物流企

7、业要想突破反定位,除了先进的技术,最为重要的是让别人了解你、知道你,海外建厂可以让更多消费者知道你,而这都是以先进管理经验、生产技术为前提的。2.1.3 过并购获得市场与技术联想模式缺乏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也就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一点一直是联想最大的短板。即使是联想在市场上四面开花、节节高升,也有学者说,联想做的再大,也只是OEM的生产方式,因为联想没有核心技术。作为高科技类型的企业,缺乏核心技术,迟早被市场淘汰出局。 联想宣布在全球收购国际电脑巨人IBM的PC业务时,引起了全世界极大的关注,因为IBM的PC业务已经亏损多年,是一个很大的包袱,联想如何才能盘活它们。联想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

8、价,转让联想19的股权以及用现金和承担债务的方式向IBM支付了17.5亿美元。 联想冒着巨大风险做出决策,无非就是觊觎IBM的技术以及市场,借助IBM这块跳板走向世界。通过并购、战略联盟不仅可以得到外国丰富的资源、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国际巨头还可以走向世界,扩大产品市场。2.2 启示在国内物流市场取得领先地位的企业,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是企业不断成长与逐步壮大的必经之路。但是在制定国际化战略时,还是应当慎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2.2.1 好内功,具备核心竞争力华为国际化战略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技术过硬。若初期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也可效仿日本、韩国等企业先“模仿”后创新的道

9、路,注重质量、服务水平。 2.2.2 扎稳打,不急功近利海尔初期的海外设厂方式虽然利润不高,但风险也小,成功突破了反定位,同时为其积累了国际化的经验。 2.2.3 了国际游戏规则,按照牌理出牌台湾企业在这方面比大陆企业有更丰富的经验,比如明基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西门子要向明基支付2.5亿欧元,还要支付5000万欧元购买明基2.5的股份,此外,明基享有西门子手机业务的所有专利权。相反,当TCL收购汤姆森的电视业务时,协议当中并不包括利润最丰厚的显像管制造业务。这些,就是大陆企业国际化所不具备的能力,中国企业应团结一致,虚心学习。3. 人才战略管理3.1我国物流业现状与国内“物流市场蛋糕”越做越大

10、相比,我国物流行业的人才培养与建设赶不上物流市场快速发展对高素质物流人才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背景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国外物流企业纷纷抢市场,物流业的国际化竞争将更加激烈,传统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标准,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要求,国内物流企业应时刻准备与物流巨头之间的竞争。经济全球化与竞争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物流业人才发展的根本战略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拓宽思路,打造平台,建立分类、分层的符合中国物流业发展趋势和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物流人才培养与建设体制,以促进中国物流经济和社会产业的滚动发展。3.2 新型人才的要求经济全球化与竞争国际化条件下

11、物流业发展的新特点,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3.2.1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能够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市场变化快、知识更新快的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动态的市场形势下准确地把握物流市场的特征,建立起一套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变革的企业创新机制,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3.2.2具有国际眼光与意识,擅长资本运作。高级人才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引擎。开放的、一体化的物流市场要求职业经理人才的推陈出新,作为经济全球化与竞争国际化条件下的物流职业经理人才,要恪守职业道德,具备全球化的国际视野,不仅关注国内市场,还要放眼国际市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能够将企业的触

12、角延伸到国际市场,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品牌规划。能够运用证券、股票等金融工具进行资本运作,敢于冒风险又能控制风险,为物流企业在国际国内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增添更多的竞争砝码。3.2.3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能够运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娴熟地掌控企业,又对世贸规则和物流行业规则有深入研究,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营企业,科学、艺术地经营企业,具备防范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下与外资物流企业开展国际市场竞争。21世纪的物流复合型人才是“杂家”,他不只会做物流,还具备市场敏感度、人文文化敏感度、社会文化敏感度。4. 信息战略管理4. 1 信息化能推动我国国际物流业快速发展随着国际物流业的

13、发展,物流信息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物流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特征。国际物流信息化意味着整个物流作业环节从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到配送主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实现企业内外信息资源优化管理和集成化管理,更好的利用信息,提高物流质量和物流运行效率,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整个物流业的发展,最终促进国际物流业快速的发展。4. 2 信息化能显著提高我国国际物流业运行水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而拥有信息和信息技术是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国际物流信息化可以通过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多种

14、技术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带动管理、提高物流相关技术和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国际物流业流通速度、降低成本,同时国际物流业水平也会显著提高。5. 结束语我国物流企业国际化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企业应摆好心态,切勿急功近利。企业在发展中可适当借鉴知名企业探索国际化的结果,并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管理战略、信息管理战略、知识管理战略,突破弱势定位,建立强势地位。参考文献1 赵旭、刘进严编著.物流战略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 蒋长兵、王珊珊编著.物流战略管理、规划与运营.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3 林正章主编.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 王友顺主编 .国际贸易运输 .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5 百度百科-国际化战略管理6 刘春雄.弱势营销:突破反定位.销售与市场.2011代理商以主要城市为区分,具有唯一性与排他性:一个城市或地区只能有一个代理商,别的地区的代理商不能跨地区开拓业务,但两地代理商之间进行合作公关的除外。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