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蓟马对脐橙果实的危害及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99211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蓟马对脐橙果实的危害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重庆蓟马对脐橙果实的危害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蓟马对脐橙果实的危害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蓟马对脐橙果实的危害及防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重庆蓟马对脐橙果实的危害及防治近年来,江西赣南脐橙发现有不少具有显著特征的疤痕果。这种疤痕果大约可分成三类:一是距果蒂约 围,有宽 23环状疤痕;二是果面上有一条或多条宽 1右的不规则线状或树状疤痕;三是果面或脐部出现一个或多个钮扣大小的不规则圆形疤痕。圆形疤痕常与树状疤痕相伴。在幼果期疤痕呈银白色,用手触摸,有粗糙感;在成熟果实上呈深红或暗红色,平滑有光泽。经多年反复观察与试验,笔者认为这是蓟马为害幼果表皮所致。1 蓟马的种类与发生蓟马属缨翅目,重要的有蓟马科、纹蓟马科和管蓟马科。以蓟马科数量最大,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危害柑桔的主要是蓟马科。其中以柑桔蓟马、烟蓟马和茶黄蓟马

2、为害最重。蓟马虫体微小,一般体长只有 1右,肉眼不易发现,需借助 10 倍以上放大镜观察,才能看清楚。体色为黑色或黄色。两对翅狭长透明,边缘有很多长而整齐的缨状缘毛;翅脉退化,只有两条纵脉,停栖时翅平行放置在背上。蓟马能飞,也能跳跃和爬行,但不常飞,飞行距离不远。雄虫无翅,数量较少。口器圆锥状,为不对称锉吸式口器。复眼发达。通常为两性繁殖,也行孤雌生殖。卵淡黄色,肾形,单粒产或成堆产。若虫与成虫形态相似,乳白至淡黄色,无翅,分 4 龄。蓟马一年发生 610 代,冬暖地区可达 10 代以上,每代历期 20 天左右。以成虫、若虫或卵越冬第一代成虫盛发期在 5,第二代成虫盛发期在 7此后世代重叠,不

3、易区分。9月份后虫口逐渐减少成虫产卵于寄主幼嫩组织表皮中,卵期 67 天,孵出的若虫即开始锉破寄主表皮并吸取汁液。至 2 龄时爬至树皮、枯枝、杂草或泥土中化蛹(称为化蛹,蓟马实无蛹期)蓟马成虫极活跃,扩散速度很快,但怕阳光,白天多在荫蔽处为害,夜间阴天在叶面上为害。一般天晴干早,为害严重;暴雨可降低虫口密度,高温高湿环境不利其发生。蓟马主要以若虫和成虫为害嫩叶和幼果。叶片受害后出现变形、卷曲,生长势弱,易与侧多食跗线螨为害相混淆。幼果受害,表皮油胞破裂,逐渐失水干缩,疤痕随果实膨大而扩大,呈现不同形状的木栓化银白色斑痕。受害果实大小正常,品质基本无影响,以不影响贮藏,但影响果实外观,降低商品价

4、值。以谢花至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为害最重。蓟马除为害柑桔外,还为害苹果、葡萄、枇杷、柿、梅和李等多种果树。近年来,在柑桔和葡萄上有日益加重为害的趋势。2002 年 6 月,笔者对套袋脐橙进行调查,发现果实 100%受害。同年 11 月,笔者又在 3 个脐橙园调查,果实受害率达 80%。因蓟马个体小,不易被发现,加上其为害症状容易与锈壁虱、侧多食咐线螨为害及风吹果实与枝刺摩擦损伤症状相混淆,往往未引起重视。由于赣南是烟叶主产区,当地农民有种植花生作为主要食用油的传统,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狠抓果业开发过程中,鼓励幼龄果园内套种花生等作物,引起蓟马种群的大量繁殖和扩散,因而给蓟马的防治带来一定难度。2蓟马的防冶首先,应在开春前彻底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和杂草,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虫卵。第二,园内或附近勿种花生或葡萄等植物,早春和秋后及时防冶好附近烟叶和花生等作物上的蓟马,以消来虫源。第三,适时灌溉,尤其是发生早春干旱要及时灌水。第四,充分利用印绥螨等天敌。第五,谢花至幼果期加强检查,当发现 20%左右果实有虫或受害,即用药防冶。用药 5 天后,若虫情仍较重,可再喷药一次。注意挑治和轮换用药。可用 20%杀死乳油 3000 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 800 倍液,80%敌敌畏乳油 1000金锄头农业技术库倍液,鱼藤精 800 倍液或 20%速灭杀丁乳油 2500 倍液等。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