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武《新课程下的数学课例研究》课程教学大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97649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武《新课程下的数学课例研究》课程教学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康武《新课程下的数学课例研究》课程教学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康武《新课程下的数学课例研究》课程教学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康武《新课程下的数学课例研究》课程教学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康武《新课程下的数学课例研究》课程教学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康武《新课程下的数学课例研究》课程教学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武《新课程下的数学课例研究》课程教学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课程教学大纲(2006年10月重印版)课程编号 C 课程名称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例研究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 教材名称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例研究 制 订 人 康武 审 核 张文俊 2005年4月修订一、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一)课程性质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2适应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学教育方向)3开设学期: 4学时安排:周学时2,总学时32 5学分分配:2学分 (二)开设目的课例研究不是教案与教学设计,而是真实教学过程的观察与分析。它生动、具体地描述了课堂上教师创造的欢乐与两难的困惑,记录教学观念与行为转变的心路历程,并从多角度作出理性的阐释。课例有鲜明的主题,可以是

2、单一的课例研究,也可以是横向比较或纵向比较的组合课例;可以是正例,也可以是反例。目前,随着新一轮课改的需要,数学课例已成为一线教师的期盼,在数学教学研究中进行课例研究,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和熟悉课例研究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以促进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的提高。(四)主要内容首先对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进行理论分析,然后介绍国外的案例教学专著的译介,其次就是详细说明案例研究与课堂观察技术,最后就是重点内容:几个中小学数学课例(五)先修课程一般高中数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六)后继课程教育实习(七)考核方式开卷或闭卷(八)使用教材康武编,新课程下的数学课例研究(

3、内部出版)(九)参考书目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中学数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小学数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郑金洲编著:案例教学指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郑金洲主编: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二、教学内容第一章 分析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目的 介绍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第一节 我国小学“双基”数学教学的成功与不足第二节 小学数学教学任务的科学分析第三节 完善的数学教学设计第四节 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教学要求了解:我国“双基”数学教学的发展历史以及成功

4、与不足,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理解:什么是完善的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掌握:数学教学的设计方法,制定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第二章 如何进行案例研究教学目的 介绍如何进行案例研究。主要内容:第一节 教育案例概说第二节 案例研究实践教学要求了解:什么是案例。理解:如何进行研究案例。第三章 案例研究方法:课堂观察 教学目的 介绍案例研究方法:课堂观察。主要内容第一节 课堂观察技术第二节 课堂观察的基本方法第三节 课堂教学录像研究教学要求了解:什么是课堂观察,如何进行课堂观察。理解:课堂观察的基本方法。掌握:课堂观察技术。第四章 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教学目的 介绍几个中小学数学课

5、堂教学案例。主要内容课例之一:从实物到算式的“数学化”过程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课例之二:情境式的数学概念教学“轴对称图形”舒尔曼的案例教学的译介课例之三:生成式的数学概念教学一次“众数、中位数”教学尝试课例之四:学生如何在技术支持下进行数学探究?“正多边形定义的推广”课例研究教学要求了解: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轴对称图形”、一次“众数、中位数”教学尝试、“正多边形定义的推广”几个课例的教学过程。理解:上述几个课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掌握:对课例中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评价的方法。注:教学建议:教师应根据情况不断补充与更新教学内容 注:根据各课程的具体情况编写,但必须写明各章教学目的、要求

6、、内容提要。三、课时分配及其它(一)课时分配每周2学时,课程总教学时数为32学时。具体分配如下:第一章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 4学时第二章 如何进行案例研究 4学时第三章 案例研究方法:课堂观察 6学时第四章 中小学数学课例研究 18学时(二)考核要求1. 成绩评价 以期末论文与平时考勤和课堂表现相结合:平时考勤每缺课2周(2次)论文成绩降1个等级,缺课次数多于1/3的本门成绩为F;课堂表现较突出的酌情加分。2. 期末考核方式与要求考核方式:考查每一位同学研制一篇数学课例报告。考核要求:文体、字数不限,重在文章中思想方法的深刻性,语言表达的简洁性,要求有见解,有意义。禁止抄袭。以电子文本在课程结束后一周内提交。 注:写明各学期教学总时数及各周学时数。代理商以主要城市为区分,具有唯一性与排他性:一个城市或地区只能有一个代理商,别的地区的代理商不能跨地区开拓业务,但两地代理商之间进行合作公关的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