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99182613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年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年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年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年年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报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年年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报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年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年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报告范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以下为大家分享的是20XX年全国性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公文站! 全国性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XX年XX月31日,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资产合计占到银行业总资产的61.14%,负债合计占到银行业总负债的61.27%,分别较上年下降了1.40和1.39个百分点;税后利润合计占到银行业总税后利润的64.94%,较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占到银行业全部从业人员的58.72%,较上年降低0.22个百分点。 分别按总资产、总负债和税后利润列示了20XX年至20XX年银行业市场份额的年际变化情况。

2、总体而言,五家大型银行的市场份额呈持续下降趋势,而股份制银行的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20XX年,大型银行的总资产、总负债和税后利润的市场份额与20XX年相比较,分别下降了1.56、1.57和1.87个百分点;与20XX年相比较,分别累计下降了XX.72、XX.66和XX.57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与20XX年相比,分别增加了0.20、0.77和0.17个百分点;与20XX年相比较,分别累计增加了5.88、5.58和5.47个百分点。 20XX年,全球经济尚未摆脱20XX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主要发达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基础未稳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态势减弱,经济金融风险上升

3、。美联储在20XX年XX月份宣布,正式开始削减QE扩张步伐,后续逐步淡出资产购买政策,重心转移至低利率政策上。 国内方面,首先,20XX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决策层发展理念有了转折性变化,不再推出大规模刺激计划,而是更加依靠市场自身的潜力实现增长,同时对金融部门的杠杆水平加强监管,避免以高杠杆、高风险换取高增长,金融市场总体保持稳健发展。其次,央行基本维持了偏松的货币投放力度,但资金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中国经济连续三年调整减少了企业的利润额和现金流,加之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迅速,致使人民币资金需求日益增加,利率趋于上升,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此外,20XX年7月20

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一是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二是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三是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四是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10月25日开始,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贷款基础利率机制是市场基准利率报价从货币市场向信贷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为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定价提供重要参考。利率市场化改革更进一步。 以全国性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银行业在金融机

5、构深化体制机制的一系列改革影响下,资产增速稳中放缓,存贷款继续平稳增长,资本监管要求趋严,资本充足水平保持稳定,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风险抵补能力充足,利润增速稳中趋缓,流动性总体稳定。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深入推进,公司治理体系持续完善,业务治理体系得到优化,风险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战略和发展模式转型加快,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银行业机构体系逐步形成。 大型银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强化董事、监事履职能力建设,完善绩效考评机制,改进绩效考评办法。推进集团并表全面风险管理,逐步建立表内外、境内外、本外币、母子公司等多维度全覆盖的风险管控机制,强化跨境跨业风险传染管控和隔离机制。提高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实施

6、质量,完善资本规划,开展内部评估和资本工具创新。结合自身客户类型、产品类型等实际情况,动态评估战略选择和经验教训,积极稳妥推进综合经营和国际化战略。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及恢复处置计划的制订工作持续推进。 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充分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进管理流程和产品服务创新,强化特色服务和品牌建设,整体保持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着力提升小微企业和城乡居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下沉业务重心,深耕基层市场,规范发展社区支行、小微支行,完善专营机构管理体制。同时,持续优化公司治理和绩效考核,规范股东行为和履职评价,强化资本管理和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筑牢可持

7、续发展基础。 截至20XX年年底,全国性商业银行资产总额92.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3%;负债总额8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8%;所有者权益6.0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53%。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资产质量大幅改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流动性管理水平均有较大提升。 以下分资本状况、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流动性水平四个方面对全国性商业银行20XX年度财务状况予以分析。各项财务数据除另有注明外,均取自监管部门及各银行的定期财务报告、新闻稿件等公开披露的信息。 资本状况 20XX年,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依然整体偏紧,尽管准备金率维持不变。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依然保持20.5%的相

8、对高位,信贷投放和吸收存款压力也仍然较高。 20XX年1月1日起,商业银行新的资本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为“新办法”)正式实施,该管理办法根据国际统一规则,对银行资本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按照新办法的规定,商业银行从20XX年起发行的次级债,必须满足“含有减记或转股的条款”等11项标准,否则将被视为不合格资本工具,无法被计入监管资本,从而难以起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作用。必须从20XX年1月1日起按年递减10%,直到2021年年底彻底退出。相对于老办法,新办法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更高,资本定义更为严格,风险资产覆盖面更加广泛。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施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将

9、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贷款限额与资本充足率挂钩,资本充足率下降直接减少贷款限额。 因此,随着资本监管要求的提升,各行发行的次级债都必须符合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然而,发行转股型的次级债障碍比较多。由于债券和股票市场并未打通,转股型次级债涉及到不同市场和不同部门的审批和协调,且不同市场间的转换也较为复杂。因此,银行仍然更倾向于发行减记型次级债。 截至20XX年年底,多家银行均已提出发行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的计划,但均尚未具体实施。其中,1月,工行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工行在20XX年年底前新增发行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等值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即次级债)的议案。4月,平安发布公告称,未来三年,该

10、行拟新增发行总额不超过折合人民币500亿元、等值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即次级债),用于补充二级资本,并于5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7月,中行发布公告称,为补充该行二级资本,该行将在境内外发行不超过6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的议案。8月,中信发布公告,拟在境内市场发行不超过370亿元的二级资本工具,债券不少于5年期。9月,光大也发布公告,称银监会同意该行发行不超过162亿元二级资本债券。此外,民生3月发行了20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 除了发债之外,增资扩股也成为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 20XX年,有不少银行推出了股权融资的方案。除了20XX年XX月31日,兴业实施非公开发行,所

11、募集资金235.32亿元。20XX年9月,招商A+H配股方案获批,在A股市场上配股获得275.25亿元的融资。9月,光大H股上市,募集资金248.5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94.52亿元)(如表1所示)。 列示了2003?20XX年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达标情况。图中可见,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实力和资本充足水平显著提升。20XX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办法称,商业银行总资本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其它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商业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如下最低要求:(一)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二)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6%。(三)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截至20XX年年底,我国银行业整体

12、加权平均核心一级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9.95%,较年初上升了0.14个百分点,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XX.19%,较年初下降了0.29百分点。按照20XX年资本充足率过渡期最低要求(8.5%),全部商业银行中仅有一家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未达标。 商业银行杠杆率在全球标准中处于安全区间。20XX年,除交行外,4家大型银行按照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披露杠杆率,整体较上年都有提高,4家银行平均水平为5.67%,比上年提高了0.56个百分点,高于银监会规定的4%的最低监管要求,其中,最高为建行(6.01%),农行相对最低(5.21%)。 列示了截至20XX年年底,按照“新办法”统计的全国性商业

13、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情况,许多银行无前期比较数据,因此我们只列示了20XX年的三项指标。图中可见,对照“新办法”全部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全部达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超过5%,一级资本充足率均超过6%,资本充足率均超过过渡期最低要求(8.5%)。5家大型银行是公认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银监会要求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9.5%,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1.5%。 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高于股份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是相同的。其中建行三项指标均最高,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10.75%,资本充足率为XX.34%,工行三项

14、指标均列第二,交行的核心一级资本率和一级资本率排列在第三,中行的资本充足率排列在第三。五大行中农行的三项指标均最低,且只有农行的一级资本率这一项没有达到9.5%的要求。 XX家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但整体水平低于大型银行。浙商资本充足率达到11.53%,从上年的亚军位置上升到股份制银行之首。中信和招商以11.24%、11.14%分列第二和第三。而广发、华夏和平安是股份制银行中资本充足率最低的三家银行,均没有超过10%,其中广发只有9%。 股份制银行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也是相同的。其中,招商以9.27%排名第一,主要是由于招商在历时两年后终于在20XX年顺利完成A+H配股

15、融资,及时有效补充了资本。招商在折扣率较低的市场环境下以A股96.39%的认购率,H股超额认购部分达到457.81%,募集资金净额约为人民币336.6亿元。恒丰和浙商以9.21%和9.17%分列二三位。此外,光大以9.11%也名列前茅,主要是由于XX月光大成功实现H股上市,募集资金248.5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94.52亿元,含20XX年1月行使超额配股权),也达到了提升资本实力的效果。 纵观各行年报,各家银行应对“新办法”、新监管、新要求的举措可大致归类为:进行资本储备,完善制度建设,关注资本充足及资本回报的平衡关系,改造和升级信息系统、建立建全、优化细化计量模型,加强资本管理监督评估,积极拓展资金筹集渠道。 资产质量 20XX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呈现继续下滑迹象。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绝对额较以前年度均出现了一定的反弹。受经济下行影响,钢贸、造船、光伏等产能过剩领域以及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微企业成为不良贷款的“灾区”。 截至20XX年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按贷款五级分类的不良贷款余额5921亿元,比上年增加了993亿元;不良贷款率1.00%,同比上升了0.XX个百分点。全国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比2003年减少了1.65万亿元,下降了16.87个百分点,比20XX年年底减少了7606亿元,下降了7.97个百分点,但不良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