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案游戏化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81371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数学教案游戏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幼儿园数学教案游戏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幼儿园数学教案游戏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幼儿园数学教案游戏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幼儿园数学教案游戏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数学教案游戏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数学教案游戏化(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数学教案游戏化【篇一:生活化 游戏化的幼儿数学】 生活化 游戏化的幼儿数学 日期:2009-04-15 访问次数:1509 生活化 游戏化的幼儿数学 -朱孝萍 内容摘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孩子的天性是好动、贪玩,所以把教案硬搬上来,他们却不一定领情,于是我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了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探索,从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出发,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积极性,提高了幼儿数学认知能力。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

2、些简单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笔者在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过程中的一些做法:1、利用生活中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寻找生活化的数学材料;2、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生活化、游戏化;3、主题背景下的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4、在数学活动中激发孩子美好的情感,体现德育教育。 关键词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 世界著名幼儿教育专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最高要求应该使儿童具有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掌握复杂抽象概念的能力,智慧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贮存记忆,是培养出智慧的探索者,而不仅仅是博学多才。我们应顺应社会需要,使孩子习得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以与孩子年龄

3、相适应的生活化的具有童趣的方式表现教育内容,使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活动中、游戏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同时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出了“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问题。” 生活中到处是数学,可以说我们在一个“数学”的世界里,数学无处不在,它支配着各行各业的每日生活。同样幼儿的生活也到处充满数学。早上按时入园、吃点心、吃饭的时间问题,吃多少食物的数量问题。玩什么样玩具的形状大小问题,排队前后、左右的方位问题,序列问

4、题等等。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具有一种敏锐的分析和观察应变能力,利用生活中随时出现的教育契机,捕捉发生在幼儿生活中的敏感性问题运用智慧创设环境,创设活动冲突。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我们所执教的数学虽然是一门课程,但与生活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处处都存在着数学,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用着数学。孩子的天性是好动、贪玩,所以把教案硬搬上来,他却不一定领情,于是我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了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探索,从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出发,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积极性,促进了幼儿智能的发展,提高了幼儿数学认知能力。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 利用生活中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寻

5、找生活化的数学材料 材料是数学活动的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激发兴趣的大小及开发智力的深度。教师应慎重考虑数学活动中的材料选择,并激发幼儿与物质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促进材料选择,并激发幼儿与物质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促进幼儿积极去发现、去寻找、去探索数学奥妙的愿望。 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只有当儿童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这时,儿童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为此,我们把数学教育内容按大纲要求生活化,创设活动冲突,收到很好的效果。

6、如:大班幼儿学排序,我们利用幼儿洗手时经常出现推拉、拥挤等混乱现象的问题,请幼儿为老师想办法,怎样解决洗手不推挤的问题,幼儿很快进入角色,踊跃发表意见,有说一组一组去的,有说让女孩先洗的,有说要互相谦让的。其中有几名幼儿说出了: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去洗手的办法。教师肯定了幼儿的想法,特别表扬了说出排队办法的幼儿。我们还可以利用户外活动玩排队游戏,从高到低怎么排?从低到高怎么排?按一男一女怎么排?按两男一女怎么排?并鼓励幼儿想出多种排列方法。这后,教师提问:“生活中什么场合要排队”等问题组织幼儿讨论,同时请幼儿回家找可以排队的物品,看谁找得多,并且带到幼儿园来,与其它小朋友一起玩排队游戏。操作材料

7、是数学活动中幼儿赖以思维的物质基础,从调动孩子好奇心出发,尽量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数学操作材料。我选择生活中的自然物品作为数学材料,更能把幼儿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分类”教学活动,根据班内幼儿衣服、鞋、帽子的颜色、式样及男、女孩子的头发长短等进行活动设计,学习“数数”,让幼儿观察教室墙壁上的图案数量等。晨间活动,让幼儿参与收集材料,如;冰棒可以拼图;花豆、蚕豆可以分类、排序、数数;各种饮料瓶可以比较高矮、粗细等,孩子选择、比较、排序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 紧接着我又提出了家里的东西哪些可以排队等与数有关的问题。同时请幼儿回家找可以排队的物品,看谁找得多,并且带来幼儿园,与其他

8、小朋友一起玩排队游戏。不能带的物品可以画下来讲给小朋友们听。这样从帮助解决问题引出情境,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激发了幼儿积极探索和学习的愿望。幼儿从家里带来的材料种类繁多,包含的关系数学也不计其数。幼儿对同伴的材料往往产生好奇,总想看一看,摸一摸,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这种好奇心,引导幼儿在同伴的材料中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相互地交换操作,可用材料极其丰富,不但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在不同材料蕴藏的数学关系中,幼儿拓宽了视野。前面所提到的请幼儿回家寻找排序材料,我班40名幼儿带来的材料千奇百怪,各有特点。我们引导幼儿开展了包括量的正逆排序、数的正逆排序等活动。如量的排序:按大小,所用材

9、料有:纸盒、机器人、饭碗、鞋子等;按高矮,所用的材料有:彩色笔、纸人等。数的排序:按l10,用牙签、蜡笔等;按三角形多边形,用几何图片、玩具等。同时,我们还根据材料的物理特性进行排序:软硬,用糖果;酸甜,用苹果;等等。幼儿在众多的材料中表现出了积极的求知欲,也得到了无限的乐趣,增强了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同时教师也从制作材料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幼儿的观察指导中。 二、 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生活化、游戏化 1、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生活化,即在设置的日常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我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如:生活中的图形孩子发现车轮是圆的,门是长方形,手绢是正方形

10、,鸡蛋是椭圆形;生活中的分类整理玩具、学习用品等,生活中的对应关系饭前分发碗、勺、食物:还有比较同伴的高矮,让幼儿充分利用生活素材,积累有关数学的感性认识,引导幼儿感受来自生活的种种数学信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始情景启发引导方法指导鼓励帮助”的过程。 2、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把理性的数学知识结合到游戏当中,能有效的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我们将数学教育的目的、内容和要求融于各种生活游戏之中,让幼儿从中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的知识和经验。因此,我们设计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趣的游戏,使幼儿积极愉快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如游戏“找七星瓢虫”、“赶走害虫”等等游戏主要帮助幼儿

11、练习正确、迅速的数数的能力,以促进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再如 “看图造房子”游戏是让幼儿感知各种几何图形,“配菜”游戏则是通过按数选“菜”、配“菜”,让幼儿反复辨别有关的数和形,发展幼儿的数能力。 3、欣赏数学故事、数学儿歌。为了丰富数学活动的形式,引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我们有意识地收集整理了许多生活化的蕴藏着各种数学关系的数学故事、数学儿歌、数学游戏,在幼儿生活中渗透相关的数学知识。比如通过欣赏数学故事骄傲的“0”、快乐的明天,让幼儿了解9与10的关系,正确理解时间概念;通过欣赏猪八戒分西瓜可了解等分;通过欣赏数学儿歌数数歌、拍手歌来学习1-10的数数,此外还有开汽车、一只青蛙等朗朗上口的数学

12、儿歌均蕴含着不同的数学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在各科教学活动中,我让幼儿感知和体验明显的或内含在的有关数学知识,积累经验。因此,我们为幼儿创设幼儿数学活动区、数学角活动的环境,巧妙地利用日常生活情景开展数学活动,教师做有心人,将其他学科领域和游戏活动有意识的与数学活动相结合,并渗透数教育的内容。如:小班在日常生活的分牛奶、拿点心,玩积木中,教师有意识的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如游戏活动“三三商店”,在游戏活动中主要渗透了数字“3”及理解“3”的实际意义;中大班幼儿在活动区角、游戏中的学习等,都是让在幼儿自由自愿、愉快中参加非正式的数学活动。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从无意摆弄中得到无意的收获,发展到

13、有意的操作达到有目的地学习数学。从由开始的被动的摆弄学具、玩具到有目的地主动探索,有对学具、玩具单一活动方法到创造多种方法,在上述种种生活化游戏的数学活动中幼儿的表现,使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主题背景下的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 时代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又为我们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图景,随着二期课改的春风迎面吹来,一个新名词展现在大家眼前,那就是主题活动。主题活动是适应幼儿需要和发展,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即主题)来组织教育、开展教学的活动。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是,主题活动打破了传统的分科教育模式,它注重课程的整合,注重教育的回归生活,使

14、幼儿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的探索。主题一般来源于儿童自身的生活事件、社会生活事件和兴趣、热点等,由于主题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因而反映的是一个整体的、具体的世界,一个鲜活的现实世界。在每一个主题中包含着多个领域的内容,也包含着数学方面的内容。幼【篇二:谈谈幼儿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游戏化】 谈谈幼儿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游戏化 孟连县幼儿园刘静 内容摘要: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我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孩子的天性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了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探索,从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出发,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积极性,提高了幼儿数学认知能力。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我

15、在数学教学生活化、游戏化过程中的一些理解和做法:1、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2、在游戏中积累经验;3、把数学教学内容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游戏化 数学是一门系统、逻辑性较强,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幼儿数学教学是以其真、善、美的特定形式存在的。对幼儿来说,学数学算是他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需要。幼儿学习数学的环境有两类:一是幼儿生活在其中的客观现实的大环境;二是为达到一定教育目标而设置的专门学习数学的环境。现在大量研究表明, 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16、中将幼儿数学教学的目标明确指出:“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且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构建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这些都强调了生活环境在幼儿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既要善于在生活环境中捕捉数学信息引起幼儿的注意,丰富幼儿的数学知识;又要注意引导幼儿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我主张“快乐数学”,“轻松数学”,在活动中努力探讨设计生活化、游戏化的数学生活活动,建构自主学习和快乐学习的模式,促进幼儿能力与个性的发展。教师应该合理地综合运用生活环境、教学环境和游戏环境的创设, 为幼儿学习数学服务。 一、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