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螃蟹的奇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76454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螃蟹的奇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螃蟹的奇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螃蟹的奇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螃蟹的奇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螃蟹的奇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螃蟹的奇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螃蟹的奇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螃蟹的奇遇 撰写人:_ 部 门:_ 时 间:_设计思路根据大班主题“动物大世界”中螃蟹的奇遇这一素材点,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整个活动以螃蟹失去大螯、长出大螯、发现壁虎和蚯蚓的再生本领为线索,在欣赏课件和阅读图书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初步了解哪些动物有“再生”的本领。活动将阅读图书和角色扮演相互结合,引导幼儿对图书的画面进行观察阅读,了解发生在螃蟹身上的变化,同时请幼儿扮演角色学说对话,在看看、说说、演演中熟悉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再生本领产生兴趣。活动的第一环节主要是猜测螃蟹为什么缺了一只大螯。第二环节重点引导幼儿欣赏课件、理解故事

2、,让幼儿对“再生”有初步的理解和感知;同时了解其他动物的“再生”本领,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第三环节是留疑,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带着问题“还有哪些动物也有再生的本领”,产生继续探究动物不同习性及本领的兴趣。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2.知道有些动物有再生的本领。活动准备螃蟹的奇遇多媒体课件、自制大图书一本、螃蟹图片一张。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螃蟹图片,提问:这只螃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只螃蟹少了一只大螯)?2.幼儿猜测:(1)猜猜这只螃蟹大螯断掉的原因可能会是什么?(2)断了大螯的螃蟹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二、理解故事1.观看多媒体FLASH(螃蟹被捉)。(1

3、)螃蟹的那只大螯怎么会断的(因为被人捉住关进了竹篓里,它为了脱离险境,结果失去了一只大螯)?(2)没有了大螯的螃蟹好担心啊!它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可能会被同伴欺负;可能会不方便捕食猎物:可能会影响游泳的速度)?(3)如果你们是螃蟹的朋友,你们会怎么安慰它呢?(4)教师小结:看到螃蟹这么担心,你们都会安慰它,你们真是一群有爱心的朋友。2.阅读大图书(重点:螃蟹遇见壁虎和蚯蚓的情节)。(1)重点讲述:螃蟹与壁虎的对话。猜一猜,螃蟹遇见壁虎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可能说“别担心,我会照顾你的”;可能说“你有什么事情我来帮你做”;可能说“别太着急了,你的伤会好起来的”)?小结(听画外音):壁虎究竟是怎么安

4、慰螃蟹的(别担心,我们都有再生的本领,过不了几天,你就会重新长出一只新的大螯来的)?提问:壁虎对螃蟹说了一件什么事情?(观察大图书中的画面)观察理解“云记号”里的内容:壁虎遇到青蛇的时候是怎么逃脱的(原来壁虎遇到青蛇,被青蛇咬住了尾巴,壁虎就是靠挣断尾巴的方法顺利逃脱的)?壁虎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壁虎具有再生的本领,螃蟹和壁虎一样,也有再生的本领)?(2)幼儿分别扮演壁虎和螃蟹,表演壁虎和螃蟹的对话。(3)继续阅读大图书(螃蟹遇见蚯蚓的情节),重点讲述:螃蟹与蚯蚓的对话:哎呀!这条蚯蚓怎么了?如果你是螃蟹,你会对蚯蚓说些什么?过渡:蚯蚓也有再生的本领,不过蚯蚓再生的本领和螃蟹有点不一样。蚯蚓

5、的再生本领和螃蟹的再生本领有什么不一样?螃蟹听了蚯蚓的话,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大图书里什么符号告诉大家,螃蟹对蚯蚓的话是半信半疑的?这个大的“云记号”里还有一个小的“云记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这表示说话的蚯蚓在回忆以前的事情,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大图书上的秘密)?(4)幼儿扮演螃蟹与蚯蚓。谁愿意来扮演螃蟹和蚯蚓,说说它们之间的对话?小结:一些动物虽然都有再生的本领,但是它们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三、留疑拓展还有许多动物也有再生的本领,大家回家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再去找找看,下次请你们来讲讲各自的发现。点评亮点一:大图书功不可没现在很多教学活动总是离不开制作精美的PPT,有人甚至认为运用图片

6、或图书不足以凸显幼儿园教学的生动和有趣,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本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大图书的作用功不可没。大图书具有稳定的画面、对象清晰,为突出教学重点,解决难点起到了点晴之笔的妙用。图书虽然传统,但可以随需摆放,远近自如,它能拉近教具与幼儿之间的空间距离,利于幼儿观察时聚焦,排除过多的刺激,使幼儿观察画面时更专注、更细致。亮点二:“点拨”的魅力活动中教师循循善诱,采用多种提问的方法,引导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图片内容的观察与理解。如“没有了大螯的螃蟹好担心啊!它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当两个幼儿都肯定地回答螃蟹会重新长出大螯的情况下,教师不紧不慢地根据幼儿互动中生成的问题,反问幼儿“螃蟹知道

7、吗?它会怎么想”,提问使得教学过程峰回路转,解决了幼儿回答时的偏题、似是而非或趋同性的问题,使幼儿打开了思路,讨论更积极,表述也全面了,看似简单的提问,充分显现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以及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控。亮点三:精彩的表演运用扮演角色的方法演一演,能促使幼儿进入故事情境。当幼儿身临其境时,生动的表情会自然展露,符合逻辑的夸张动作会自然生成,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将呼之欲出。如幼儿表演时会说“啊?这怎么可能呢”“不会吧”“怎么会这样?真奇怪”“你太厉害了”“螃蟹半信半疑”“蚯蚓有了分身术”等。教学过程中,鼓励幼儿扮演角色、积极表达,把看、听、说、演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使得教学方法更得体,教学

8、效果更生动。附故事:蟹的奇遇一天,有一只螃蟹在河边玩耍,一不小心被人抓住了,还被关进了竹篓里不能动。它气得直吐泡泡。突然,它看见了一缕阳光,它用尽全身的力气用力挤呀挤,挤呀挤,终于从竹篓的小缝隙里挤了出来。可是因为刚刚用力太猛,它把自己的一只螯给弄断了,它伤心地在河边爬着。正在这时,它看见花丛里的壁虎,就爬过去说:“壁虎,我今天太倒霉了,我的一只大螯给弄断了,这可怎么办啊?”“别担心,我们都有再生的本领,过不了几天,你就会重新长出一只新的大螯来的。”螃蟹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于是,壁虎说了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有一次我被大青蛇咬断了尾巴,可是我一点也不担心,因为过了几天,我又重新长出了一条新的尾

9、巴。你看看,我的尾巴不是好好的长在后面吗!”螃蟹听了壁虎的话,半信半疑地在河边爬着。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终于有一天,螃蟹的大螯慢慢地长了出来。螃蟹开心极了,说:“原来壁虎说的是对的,我真的有再生的本领!”长出新螯的螃蟹神气活现地在河边玩耍,忽然,看见泥土里有个东西在打滚,原来是一条断了身体的蚯蚓。螃蟹看见蚯蚓一副难过的样子,就赶忙说:“别担心,过不了几天,你就会长出一条新的身体的。”蚯蚓扭动着身体,哈哈大笑说:“你搞错了,不是一条蚯蚓,而是长成两条蚯蚓。”螃蟹觉得这非常不可思议,他张大嘴巴吃惊地说:“断了身体的蚯蚓真的能长成两条蚯蚓吗?过几天,我一定要再来看看蚯蚓。”几天之后,它果然发现蚯蚓的两截身体长成了两条蚯蚓。全国驴友团队、自驾俱乐部、户外俱乐部、及各旅行社、社会团体,以及户外爱好者均可报名。报名时提供真实身份证信息、联系电话等信息。以报名款到帐成功为准确认报名资格5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