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09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测生物必修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917498 上传时间:2017-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2009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测生物必修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扬州市2009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测生物必修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扬州市2009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测生物必修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扬州市2009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测生物必修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扬州市2009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测生物必修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扬州市2009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测生物必修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2009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测生物必修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州市 2009 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测生物必修试题扬州市 2009 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测生物试题秉承了主干知识为载体着重考查能力的一贯风格,注重了对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生物学素养的考查,同时还突显了新课程的理念。一试题分析本次生物试题总分 100 分,包括选择题(共 35 题,70 分)与非选择题( 共 5 题,30 分)两种题型。试题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重点考查了高中生物学主干知识,如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伴性遗传;DNA 是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基因的结构及其表达;生物进化理论。突出考查了考纲中的四个能力要求,即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2、、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1试题的内容分布知识要点 题号 分值减数分裂 1,2,3,4,5,6,36 18受精作用 7,8 4基因重组及基因分离 9,10,11,12,13,14,15,17,18,37,39 30伴性遗传 16 2基因突变 32 2染色体变异 21,22,23 6人类遗传病及其调查 19,20,24 6DNA 是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5,26,27,28 8基因的结构及其表达 29,30,31,38 12生物的进化理论 33,34,35,40 122试题解析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选择题部分题号 答案 正答率 答率 答率 答率 答率1 D 59.5 8.1 29.4 2.

3、6 59.52 D 73.3 10.3 4.3 11.9 73.33 C 79.3 5.7 6.0 79.3 8.74 B 57.8 8.4 57.8 22.9 10.55 D 83.5 1.9 3.4 10.8 83.56 C 66.5 10.2 16.0 66.5 7.07 D 76.2 2.4 18.8 2.4 76.28 C 65.3 13.6 11.2 65.3 9.69 D 56.3 4.8 2.5 36.2 56.310 A 78.4 78.4 12.4 7.4 1.711 C 87.6 2.2 4.7 87.6 5.412 D 81.2 2.8 5.4 10.2 81.213

4、C 85.1 2.4 11.8 85.1 0.414 C 63.4 16.2 8.9 63.4 11.015 C 48.7 1.0 2.4 48.7 47.516 A 73.4 73.4 11.3 10.3 4.517 C 44.2 11.2 22.9 44.2 21.418 C 77.9 14.8 4.8 77.9 2.419 D 78.7 12.9 5.1 3.0 78.720 D 69.5 12.7 11.5 5.9 69.521 D 59.3 16.6 10.2 13.6 59.322 A 42.4 42.4 24.4 11.7 21.223 C 82.8 6.3 4.1 82.8 6

5、.624 C 72.6 7.4 5.1 72.6 14.625 D 61.9 6.5 12.0 19.4 61.926 D 83.9 2.4 5.8 7.7 83.927 D 25.4 35.4 7.5 31.4 25.428 B 44.4 36.6 44.4 11.9 6.829 D 58.5 1.3 1.5 38.5 58.530 B 51.0 14.1 51.0 17.9 16.631 D 64.4 5.7 10.0 19.5 64.432 B 77.6 3.4 77.6 15.5 3.233 B 66.5 10.8 66.5 13.5 8.834 D 79.5 2.4 6.4 11.2

6、 79.535 A 47.6 47.6 12.9 22.9 15.9其中,错误率超过 50的有以下几题:第 15 题 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正常夫妇均有一个患该病的弟弟,但在家庭的其他的成员中无该病患者。如果他们向你咨询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有多大,你会怎样告诉他们?。 “你们俩没有一个患病,因此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有患病的风险。你们俩只是该致病基因的拾携带者,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孩子。由于你们俩的弟弟都患有该病,因此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根据家系分析,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有 47.5%的学生误选成 D 答案。该题目可以用一个遗传系谱图来表示:(妻) (夫)其中妻子和丈夫患

7、病的机率各为 2/3,而很多同学误写成了 1/2。然后,生出一个患病小孩的概率为:2/32/31/4=1/9第 17 题:对于孟德尔所做黄圆与绿皱豌豆的杂交试验,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F1 产生配子时,每对等位基因都要彼此分离 F1 产生的雌配子有 YR,Yr, yR, yr 并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接近于是 1:1:1:1F1 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F1 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 16 种这道题目,是选择不正确的答案,有一部分同学因为没有看清题目,而做错。另外绝大多数同学是因为基本功不扎实,而做错的。F1 产生的配子中,雌配子和雄配子中各自产生的各种配子数量比都是接近于 1:1:1:1;但是,雌配子和雄

8、配子的数量是不相等的。一朵花当中,雄配子的数量要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第 22 题:关于染色体组的正确叙述是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生殖细胞中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 D。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这道题主要是考学生对于染色体组概念的掌握。所谓染色体组指含有本物种生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所以,一个染色体组内是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因此 A 答案正确。如果是二倍体的生物,则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配子中,则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故 C,D 不选有一些生物并不是二倍体,因此他们的配子中就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故 B 不能选。第 27 题:某科学家做

9、“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 DNA 用 32P 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 100 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最后释放出的 100 个噬菌体中,有 98 个噬菌体的 DNA 含 32P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代含 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过保温,搅拌与离心后,含 32P 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颁布在上清液中。本题涉及到许多的知识点: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DNA 的半保留复制B 答案就改为: 最后释放出的 100 个噬菌体中,有 98 个噬菌体的 DNA 不

10、含 32P噬菌体的生活方式为寄生因此要标记噬菌体就必须先标记用来培养噬菌体的细菌,而不是用培养基培养同位素标记法,及离心法第 28 题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果蝇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HIV 的遗传物质是由 4 种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本题主要是考的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及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A应改变为:果蝇的遗传物质是 DNAC因为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故没有染色体,所以其遗传物质不可能存在于染色体上DHIV 是 RNA 病毒,故其遗传物质是 RNA,是由 4 种核糖核苷酸组成。第 35 题:根据现代

11、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自然选择,突变,种群过小,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而不是生物的变异所以答案不正确。()非选择题部分题: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减数分裂的掌握情况,并且突出对于减数分裂之中细节的考察,同时还把基因自由组合和染色体部分的知识也与之进行了有机的组合,强调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本题的难度适中,但得分率较低,只有 3.45 分。主要失分原因及典型

12、病例分析:错别字较多,不能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不能正确区分染色单体与的分子数减数第一次分裂错写成“第一次减数分裂”或“减一分裂”审题不清,题干交代是“雄性动物”但学生答题时写成雌性动物细胞的较多,失分较多精细胞误写成“精子”或“精 cell”题:本题以表格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把握,并且考察学生读图表的能力,以及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该题的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得分率为4.6 分。主要失分原因及典型病例分析:主要是因为审题不清,例如:第()小题:“组合的灰色后代中,杂合子占_%,很多学生填空为 50%,误将题意理解为“组合的后代中,杂合子占_%” ,正确答案应为 66.7%第

13、题: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的结构,转录和复制过程的掌握。其中涉及到的双螺旋结构中,其基本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碱基之间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A 和配对,和配对;而转录的结果是形成,其基本单位为四种核糖核苷酸,并且其配对的方式为和配对,和配对,和配对,和配对;并且在复制和转录过程的场所,所需要用的酶等细节问题,考得较多。难度中等,得分率为 3.5 分。主要失分原因及典型病例分析:“转录”写成“复制”或“翻译”“”写成“”没有写“鸟嘌呤”或将“鸟嘌呤”的字写错细胞核错写成“核糖体” “解旋酶”错写成“聚合酶”或其他酶第题:本题主要考察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及伴性遗传,以及染色体变异的种类,等位

14、基因等基础知识。得分率为 3.2 分。主要失分原因及典型病例分析:“非等位”误写成“等位” 、 “显性”等,对等位基因概念不清“色体变异”误填“基因突变”“分离”误填为“自由分离” 、 “自由组合” ,不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染色体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不理解概率计算错误率较高第题:主要考察小麦育种过程,及远缘杂交不育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以及新物种形成的过程。得分低,为 2.3 分。主要失分原因及典型病例分析:六倍体与二倍体杂交所得的后代不育,不能解释清楚,往往写成以下几个答案()二者产生生殖隔离()代染色体组数为奇数()为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加倍后,得到可育后代为_倍体,误答成“十倍体”或“多倍体”对

15、于概念图,学生不能很好的填上正确的名称,说明对概念图所描述的进化过程掌握不清楚。二两点建议1重视课本,落实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理解到位,即不仅要知道它们的涵义,还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定性描述、解释生物学的现象。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课本中的一些重要的结论,许多题目的落脚点一般是在课本上。只有牢固记忆基础知识才能做到应用自如。与其他自然科学相比,生物学有更多的需要记忆的知识。这些知识既是解题时思维的工具也是表达的形式。许多同学在考试时思维不流畅,不能用生物学的专有术语来表达,是与知识记忆不牢固密切相关的。 科学做题,提升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精选习题,严格控制难度,加强针对性训练,重点训练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记忆情况,尤其对学生审题和表达加强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