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新城区商业区规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74955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顶山市新城区商业区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平顶山市新城区商业区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平顶山市新城区商业区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平顶山市新城区商业区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平顶山市新城区商业区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顶山市新城区商业区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顶山市新城区商业区规划(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平顶山市新城区商业区规划(20102020)院系:环境与地理科学系班级:零八级资环一班组别:第四组成员:李田园 姜九玲 蒋芳芳 李传鹏 朱 凡 段冬冬 申立勇 刘兆辰 目录第一章 总则3第一条 规划的编制目的3第二条 规划的编制依据3第三条 规划的指导思想4第四条 规划的原则4第五条 规划的范围和对象6第六条 规划的期限6第二章 新城区整体区域分析7第七条 新城区区位7第八条 交通优势7第九条 居民消费能力7第十条 新城区商业基础现状分析11第三章 商业区规划的目标与定位13第十一条 规划定位13第十二条 发展目标131、总目标132、具体目标13第四章 商业总体空间布局15第十三条 总体空

2、间布局151、沿龙翔大道发展轴152、两大发展带183、三大商圈21第五章 规划实施策略和措施25第十四条 调控管理措施25第十五条 制度保障25第六章 附图、表281、附表282、附图29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规划的编制目的为了实施“商业兴市”战略,促进平顶山市商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推进新城区商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构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备的现代商业网络体系,结合平顶山市新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和今后商业网点发展趋势,特编制本规划。第二条 规划的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20043、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3、工作的指导意见原国家经贸委2001789号文件20104、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规定原国内贸易部19955、河南省实施办法19916、平顶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20097、平顶山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98、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20109、平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1010、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第三条 规划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重”的根本宗旨,根据上层次规划的要求,围绕平顶山“建设大城市,发展大工业”的目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商业网点资源配

4、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和政策引导作用;优化网点布局,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以使城市功能得以充分有效地发挥;限制企业在商业设施投资过程中因利益驱动对城市健康发展和市民生活环境造成损害的行为;紧紧围绕城市总体规划,完善现有商业设施,指导新城区的网点建设。以使商业网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战略和空间结构相协调,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先进、配套完善、竞争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商业空间格局和网点体系。第四条 规划的原则(1)关注民生、宜商宜居商业网点体系建设要以最大程度满足消费需求为导向,为消费者提供便利舒适有序的购物环境和服务,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

5、提高市民的生存质量和消费满意度。根据消费群体的分布和购买力水平来合理配置商业网点的数量、规模、档次和业态,形成功能明确、层次分明的商业等级体系;为改进区、街两级城市管理及创建“宜居宜商”城区服务。(2)可持续发展原则搞好区域分析,充分考虑整体与局部、长远与现实、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为未来城市及商业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和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商业网点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整体性、超前性;商业网点组合体现科技进步;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节约型社会。平顶山市新城区商业区开发与城市整体风格保持一致,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3)优化结构结合城市总体布局,优化商业布局结构,形成整体适当分散,局部相对

6、集中的商业网络结构。优化规模结构,形成层次、功能明确的各级商业服务区。通过对重大商业设施的规划,促进不同商业(街)区突出自身特色,形成同等级商业区错位经营。优化业态结构,以发展新兴业态为重点,实现新型商业与传统商业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实现平顶山市新城区商业的整体提升和协调发展。(4)保护投资者利益通过规划引导,减少和避免盲目过度投资造成的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5)可操作性规划最终必须通过规划管理工作来落实。规划管理中强调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指导和规范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健康发展。第五条 规划的范围和对象本规划范围为平顶山市新城区行政辖区范围(新城区的规划范围是北至漯宝铁路,东至姚孟电厂,

7、西至毛营军铁专用线,南至水库,规划共分三个阶段:起步区10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规划对象为平顶山市新城区行政区划内的主要商业设施。即以大型零售店为核心的市、区级商业中心、商业街、大型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园区及社区(居住区)商业中心、宾馆(酒店)。第六条 规划的期限本规划的期限为20102020年,分为两个阶段:规划近期:2010年2015年规划远期:2015年2020年。第二章 新城区整体区域分析第七条 新城区区位平顶山市新城区位于平顶山市西侧,勾画了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历史文化和生态发展轴线。西北部分接临宝丰市。东北和西北又靠近宁洛高速和郑尧高速,交通

8、比较便利,对于带动客流和货流都有积极的作用。规划区内有坡度较缓的丘陵分布和近70平方公里的水库。环境优美,宜于居住,也能更好地发展旅游业及其商业。规划范围是北至漯宝铁路,东至姚孟电厂,西至毛营军铁专用线,南至水库,规划共分三个阶段:起步区7.6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现在平顶山新城区处于起步阶段。第八条 交通优势交通流量主要是东西方向,新城区与老城区之间距离10公里,通过6条城市道路和规划的轻轨交通相互联系,十分钟即可到达。向西通过2条公路和郑石高速公路与鲁山县和宝丰县相接,北部的漯平洛高速公路出入口在新区起步区东部2公里处,通过此入口向东南20公里处即

9、可接徐平南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快捷顺畅的交通联系对新城区的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第九条 居民消费能力(1)平顶山市人口众多,是消费能力的保障新华区 面积 157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卫东区 面积 103平方千米,人口30万人,石龙区 面积 35平方千米,人口 6万人,湛河区 面积 124平方千米,人口24万人,总人口早已达到一百万左右。新城区未来十年内人口流量应能增长到三十万左右,加上良好的环境,高收入阶层构成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2)平顶山市经济发展水平有持续增长GDP总量连续增长,居民收入民收入增加,购买能力不断增强,因此,新城区建设大型商业中心是可行的。多数指标呈现出趋暖迹象,发展

10、速度继续高于全国水平和全省水平,总体表现好于预期。(3)居民消费能力在过去几年表现强劲。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平顶山居民消费能力在过去几年有长足发展,人均消费率在40%左右稳中有升。而平顶山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突飞猛进之势发展,年平均增长率达18.36%,极大地促进了平顶山商业的发展。平顶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率平均增长率18.36%200514614.40%2006168.615.40%2007199.0918.10%2008245.823.50%2009295.920.40%(4)居民消费转变特点随着收入的增长

11、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居民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高档享受型商品及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商品销售持续活跃。食品占家庭总支出增幅较小、健康意识逐步增强、旅游成为居民文化消费新时尚、交通和通讯支出增幅不明显。(5)消费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量在全省位次靠后,人均偏低,近年来,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量一直徘徊在全省1012位之间,人均消费偏低。2009年底,全市人均零售额5887元,比全省平均水平6785元低898元,居全省第10位。2)企业零售额比重仍然低于全省,近年来,虽然全市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但企业零售额比重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虽然近几年与全省

12、平均水平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但与高收入省辖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6)促进消费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的因素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实施,有利于稳定消费增长。扩大内需居民消为重点,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经济环境的改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有助于增强扩大消费需求的信心和动力。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城乡居民的收入将会进一步提高,受就业前景改善以及对个人收入的良好预期影响,消费者信心将不断上升。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医改新方案的积极推进以及民生投入的稳步增长,必将进一步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为消费市场持续活跃提供保证。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成为拉动消费持续增长的强力支撑。目前居民消费正处于结构升级的转型阶段,

13、居民对家电、电脑、汽车等升级产品的需求仍将属于刚性增长,购买力有望进一步提高。物价上涨助推消费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分别上涨,直接助推消费增长。综上分析,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拉动平顶山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始由投资转向消费,在这个大的有利环境影响下,消费市场将持续繁荣。接下来的几年内,年平顶山市消费较快增长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消费需求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增势, 消费市场仍将延续稳定发展势头,不会出现较大波动。第十条 新城区商业基础现状分析(1)新城区商业现状平顶山新城区现处于起步阶段,商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现仅在起步区有部分商业活动在进行,即沿长安大道两侧,毗邻市政大厦及“建业森

14、林半岛”“翠林蓝湾”等高档住宅小区的新城区起步区内唯一密集型商业区。该区占地面积109亩,投资了1.5亿元人民币而建,两侧建筑12层为各类大中小型商场、专卖店商业门面房,36层为办公、住宅。由于新城区定位为平顶山未来的行政、经济、物流中心,该区又处于新城区繁华地段,是居民休闲购物的理想场所,因此该该商业区现具有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和理想市场前景。除了现阶段这一主要密集型商业区,新城区其他地方还具有零散商业模式。如区域内平顶山学院、平顶山工学院等高校周边自发而成的一些以食品、服装零售为主的商店,小旅馆、小饭店等较不成熟的商业模式,还有美容美发等服务业也较为普遍。另一个零星商业发展较为普遍的区域为住宅区内或周边地区,多以生活必需品零售为主,兼有少量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这些均为区域级商业点,服务规模小,影响半径低(2)新城区发展商业力度与措施新城区基于现阶段商业发展还较为落后的现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鼓励、刺激商业的发展。首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外商、外资进驻新城区采取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投资新城区各类项目,对引荐招商者给予优厚奖励;引荐国内投资者投资新城区生产性项目或商业零售、物流、会展、旅游、金融、保险类非生产性项目,投资规模达到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按实到投资额,给予引荐者15的奖励。其次,在管理方面,新城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方式,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