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课题彭文生研究报告.jsp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69821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级课题彭文生研究报告.jsp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市级课题彭文生研究报告.jsp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市级课题彭文生研究报告.jsp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市级课题彭文生研究报告.jsp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市级课题彭文生研究报告.jsp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级课题彭文生研究报告.js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级课题彭文生研究报告.jsp(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承德市“十一五”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 究 报 告课题名称: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类别: 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 负 责 人: 彭文生 单 位; 平泉县小寺沟中学 承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2010年12月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研究报告平泉县小寺沟中学 彭文生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平泉县小寺沟镇位于平泉县县城南部,距县城20公里下辖19个自然村,地域广,人口多,覆盖面宽,但沟叉多,居民居住分散。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位于小寺沟镇桥东村,交通便利,是一所农村初中,在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期,缘于当时生源充足,教师专业全面等原因,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一度

2、创乡镇中学中考佳绩,多次受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并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在90年代末至今,由于小中扩招,四中建立,同时由于高中的普及,教师及学生大量流动,加之于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学校教学设施落后,教学条件落伍,还有学生家庭条件的好转以及家长对教育的关注等一系列因素,导致生源急剧下降,学苗出现危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步入“出不了成绩,招不进学生;更出不了成绩,更招不进学生”的恶性循环之中。使学校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四流”学校,即一流学苗去四中、小中;二流学生去兴平;三流学生去条件设施好的其他乡镇中;而在外落伍,跟不上课的、有劣迹的学生返流(返回学校就读)。在这种境况下,学校从小学招生的比例只有30

3、%左右,学生学习状况及其学苗情况可想而知,教育效果令家长不满,教师更是怨声载道,前景堪忧。面对这一困惑的话题及现状,如何扭转现状成了学校的头等大事。2005年水中与镇中合并,学校教学条件得以改善,师资得以优化,学校管理逐渐步入正轨,教育教学逐渐步入健康、稳定、持续、跨越式发展的良性轨道,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和突破。但是由于经济迅速发展,父母外出打工的多了,留守孩子多了,他们的亲情少了;父母离异的多了,单亲孩子多了;信息迅猛发展了,有网瘾的孩子多了;孩子成熟年龄提前了;早恋的多了。总之来我校就读的这些农村孩子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接触面窄,而独立性强;内心世界单纯,但遇到问题后更不愿与外

4、界交流,他们有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但是又缺乏社会经验,他们大多没有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表现为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上网、早恋等。问题学生的存在已成为学校的突出问题,尤其近些年招生无序,家长盲目择校,我校招生学生素质下降,加之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问题学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大。切实地了解、理解以及关注、帮助和转变他们成为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已有的课题主要是针对学生心理、生理等问题通过研究而形成的教育策略,或是对城镇初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的分析而采取的策略,而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的专题研究缺乏系统性的归纳研

5、究和具体的指导,基于上述思考,为探索一条切合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心育的途径和方法,特确立农村中学“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这一课题,以切实解决学生心理中的突出问题,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二、课题的研究目标1、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普查中反映出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从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四方面进行分析、综述并初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2、针对调查结果,结合与学生的访谈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个案及课题组成员在一线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课题组成员定期的研讨和骨干引领,形成有效的教育对策,并反馈给教师和家长。3、针对学生在调查、访谈及咨询中反映出的

6、问题,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宣传及心理辅导。4、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自理能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谐观念。落实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升工程,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文明习惯。5、通过培训和骨干引领教师要改变观念和教学方法,探索针对学生特点、需求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上、让向上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在生活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和个体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让学生获得全面、健康、主动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6、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培训等途径,提升家长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7、并结合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等途径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

8、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2心理学依据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事例,这就决定了他们对现实世界中直观、生动形象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的事物感兴趣。尤其如网络上生动丰富的网络信息与资源让学生对其有着浓厚兴趣。3系统学依据系统不是各组成部分的机械相加,而是体现各组成部分在系统中的有机结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要素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当然还包括学生自己,只有将各要素的组合结构达到优化,整个系统的

9、功能才能优化。因此要研究怎样将各方面因素有机组合起来,能有效调整各因素之间内容结构关系,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四、课题研究的内容1、针对我校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状况进行不同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普查。2、分析普查中反映出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并综述。3、对学生反映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并以各种形式反馈给老师、家长和学生本人。4、针对学生在调查、访谈及咨询中反映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宣传及心理辅导。5、针对不同方式的活动及辅导效果进行分析、归类、总结。五、研究主要方法 (1) 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

10、了解问题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人各方面因素进行分类统计。(2)实验法:结合学生在调查、访谈及咨询中反映出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宣传及心理辅导。针对个别班级进行对比实验要求教师改变观念和教学方法,探索针对学生特点、需求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上、让向上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在生活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和个体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测量法,由于此法利用经验少,操作不熟,只在2010年上学期借鉴德国人柯赫的“树木人格测量法”对八年级单班学生进行了心理测验,但是由于测试人员对测量方法不熟练,学生不能认真对待等原因,效果不是

11、很好。(4)个案法,结合问题学生个别案例,了解分析问题存在和出现原因,总结归纳教育对策及其效果。(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及有关人员对自己的研究情况不断加以回顾、反省、总结。通过分析和思考,将教育措施和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规律的形成理论,并指导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步步落实,步步深入,根据实效随机调整、修正及补充,力求随着研究的深入,使行为和效果达到最佳相关状态。另外还有:文献研究法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找到新的深入点和支撑性理论,有针对性地制订研究方案和指导研究。跟踪调查研究法设计有关问卷,了解社会的关注、学生发展情况、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反馈等

12、基本信息,为本课题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充实的实验材料。六、课题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07年9月2007年12月)宣传发动,课题组统一认识;建立档案,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建立研究小组。为实施课题研究拟定具体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1)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资料;(2)制作学生综合资料一览表、心理健康调查表、心理辅导登记表及案例收集卡。(3)召开课题小组成员会,对课题研究任务进行分工。由小组成员负责数据收集工作,负责人负责统计并形成分析报告。2、实施阶段(2008、12008、6)对本校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形成普查结果。接着依据普查

13、结果所反映出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结合对学生的访谈进行成因分析,根据咨询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处理和经验总结进一步形成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1)选用心理健康调查表,通过纸笔测验,对初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并完成调查报告。(2008年4月)将其中显示出异常的学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存档。并将调查报告反馈给班主任。此过程完成了调查报告师源型心理障碍成因。(2)选用“考试焦虑自我检查表”,通过纸笔测验,对初三年级学生进行考试焦虑状况调查,搜集数据并形成调查报告。针对调查结果,学生在问卷后“自由畅谈“部分及咨询中反映出的问题,对初三年级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考前心理辅导。(20

14、08年3月中旬2008年6月) 2008年5月2223日,我校对初三年学生进行考前心理辅导讲座。出版了两期题为“阳光心情,伴你中考”的辅导小报。在校宣传栏还刊出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供考生参考。3、重组阶段(2008、92009、11)2008年9月由于学校与黑山口中学合并,又有李晶老师等部分课题组成员被借调到小寺沟中学研究工作停止。2009年9月学校与小寺沟中学合并,合并伊始,事务太多,教师学生变动较大,直至2009年11月课题组成员才开始重组,但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增多和研究条件的变动,研究面发生了变化。4、重组后实施阶段(2009、112010、8)学校合并后由于学生的增多,课题组成员的增加,所

15、负责工作的全面,使得课题组职责更加完善,分工更为合理,研究能力大大加强,研究的问题更加客观具体,先后通过问卷法、个案法、实验法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根据咨询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处理和经验总结更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并完成了调查报告社会型心理障碍成因,家庭型心理障碍成因。5、总结阶段(2010、92010、12)(1)对学校学生心理档案材料进行进一步整理,完善建档工作。对调查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对成员的成果进行整理归档。(2)申请结题,写出结题报告,接受专家组审查鉴定。(3)本阶段主要做好结题的各项准备,提出申请,写出研究报告,接受专家鉴定。八、课题研究成果三年来通过课题组合力研究,尤其是与小寺沟中学合并后研究成果是喜人的,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一)、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数据分析。从心理调查分析看,问题学生厌学、焦虑、自卑倾向、孤独倾向、冷漠倾向、恐惧心理都比较突出。问题学生中厌学占63,而普通学生中没有检测到。问题学生中孤独倾向有13,冷漠倾向占10,恐惧心理占26,而普通学生中没有检测到。问题学生中自卑心理占26,普通学生中只有4,高出24。表(一)问题学生和普通学生心理调查平均得分比较表 学习焦虑厌学自卑心理孤独倾向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