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森林防火“十一五”规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67604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森林防火“十一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市森林防火“十一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市森林防火“十一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市森林防火“十一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市森林防火“十一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森林防火“十一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森林防火“十一五”规划(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曲靖市森林防火“十一五”规划 第一章 曲靖市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 1.1地理位置 曲靖市是珠江源头第一市,是云南进入内地及东南沿海和大西南走向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的陆路交通枢纽。自古为内地入滇之重要门户,素有“云南咽喉”之称。市境在东经1030310450,北纬24192703之间;东与贵州六盘水市、兴义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毗邻,西与昆明市嵩明县、寻甸县、东川区接壤,南连文山丘北县、红河州泸西县及昆明市石林县、宜良县,北与昭通地区巧家县、鲁甸县及贵州省威宁县相连接。国土面积29019平方公里,占云南省的13.63%;其中,山区约占88%,坝区约占12%。东西最大横距10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

2、02公里。 全市辖7县2区1市,13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578个村(居)民委员会。至2004年底,总人口575.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0.5万人,非农业人口85.16万人。居住着汉、彝、回、苗、壮、布依、水、瑶等8个世居主体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38.41万人,占总人口的7.05%。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5公顷,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93人。 1.2 自然条件 1.2.1 河流水系 境内的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江、黄泥河、以礼河、小江、块择河等主要河流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0多条河流,河流密布,水系发达,水能资源丰富。我市是全省水土流失严重区,水土流失面

3、积达14151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8.9%,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总量4215.6万吨。至2000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773.07平方公里。 1.2.2 地形、地貌 曲靖地处乌蒙山脉,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点会泽牯牛寨海拔4017.3米,最低点会泽县小江与金沙江的交汇处海拔695米。境内多为高原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较为齐全,碳酸盐岩石分布广、面积大。 1.2.3 气候 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但受地形的影响,会泽、宣威、富源属暖温带气候,其它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4.5,年积温4100,年日照时数2108.2小时,年均无霜期2

4、40天,年均降水量1028.7毫米,主要集中在510月。气候特点:春暖不稳,风高物燥;夏雨集中,涝旱兼有;秋温低,阴雨多;冬干冬暖,常有霜雪;日照多,分布不均;积温高,夏季高温不足。温暖和多雨相结合的天气,对天然植被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 1.2.4 母岩、土壤 全市共有14个土类,35个亚类,85个土属,273个土种,红壤占61.07%。棕壤、黄棕壤、黄壤、紫色土、水积土等占38.93%,土壤分布的水平带谱特点是:由于地势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东南部土壤湿度大,多黄化,进入高原后,干湿分明,土壤显示半干旱特征。从土壤类型的地理分布看,全区以红壤系列为主;北部部分山区山地

5、黄棕壤、棕壤明显增多。 1.2.5自然灾害 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冰雹、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其特点是发生次数多、面积大、破坏性强,造成损失严重,并且发生频率逐年上升。由于山多坡陡,雨水相对较集中,林分质量差,蓄水能力低,加上支流密布,洪水易同时汇集于干流,形成流域性洪灾,石质山区坡耕地保水蓄水能力更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引发“石漠化”,直接威胁当地群众的生活生存。 13社会经济情况 2004年,全市总人口575.66万人,社会生产总值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万元,财政支出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98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粮食总产量吨,烤烟总产量万元,

6、工业总产值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25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416元,人均粮食产量349千克。 1.4森林资源特点 1.4.1 林龄结构 曲靖市国土面积公顷,林业用地面积公顷,有林地面积公顷,疏林地公顷,灌木林地公顷,未成林造林地公顷,无林地39960公顷,苗圃地144公顷,森林覆盖率35.0%。全市活立木总蓄积3625.94万立方米,年活立木净生长量150万立方米。一级火险区面积125.67万公顷,二级火险区面积24.62万公顷。有林地面积中:幼林公顷,占45.8%;中龄林公顷,占41.6%;近熟林94109公顷,占9.3%;过熟林2024公顷,占0.2%。中幼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87.4%

7、。99年以前,由于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造成成、过熟林大幅度减少,中幼林比重过大,近成熟林比重偏小,龄组结构明显不合理。1.4.2 资源分布不均、林分质量差、树种单一 云南松公顷,占有林地的58.1%;华山松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27.3%;杉木26663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2.7%;硬阔林59251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5.9%,其它61930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6.0%。森林资源分布从总体上说北部多,中部稀,南部少;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经济发达地区森林资源较少;天然林资源少,人工林资源多。天然次生林林分质量差,人工造林树种相对比较单一,华山松、云南松、杉木等纯林占的比重大,混交林

8、少。 第二章 森林防火现状 21 森林防火情况 森林防火是以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为主的公益事业,是国家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建设的首要保障,是加快林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曲靖市过去是云南省森林火灾多发地区之一,每年都有大片的森林被火灾吞噬。据资料记载,全市 1952 至1986年的三十年间共发生森林火灾12044次,受害森林面积46.86万公顷。年平均森林火灾次数401次,年均受害森林面积1.5613万公顷,因扑救森林火灾死亡57人,受伤108人,烧毁房屋194间,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仅1979 年全市就发生森林火灾763次,受害森林面积3.2

9、333万公顷,相当于全市当年造林面积的总和。1987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吸取了安宁表龙寺,玉溪刺桐关及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的教训,总结分析了我市森林防火突出的原因,在组织领导、信息管理、火源管理、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具备了一定的扑火能力,使森林火灾的次数和损失都降到了最低限度。但遇到严重的干旱,森林火灾是难以避免的。为此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始终牢固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观念;长期坚持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责任制;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森林火灾次数、受害森林面积逐年大幅度下降,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机构建立、健全,队伍充实,责任明确、制度规范

10、,科学有效处置林火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先后多次受到国家和省的表彰,1989年被授予“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称号。全市有市林业局局长王朝欢等8人次获全国森林防火先进个人称号,15人次获全省森林防火先进个人称号。市森林防火办“林内计划烧除可燃物”、“小区域林火预报”、“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规划”、“生物防火林带耐火树种的实验示范”等课题研究先后获省林业厅科技兴林叁等奖。 据统计,1987至2004年的18年中,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813次,年平均45次,受害森林面积527.4公顷,年平均29.3公顷,与1952年至1986年的平均数据相比,全市森林火灾次数和受害森林面积分别下降89 和99。杜绝了重

11、特大森林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2004年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仅发生森林火灾26次,受害森林面积17.9667公顷。“十五”期间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243次,受害森林面积532.6427公顷。 22 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概况 为了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曲靖市加大了对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了森林防火“四网两化”建设进程,提高了森林自身抗火能力。针对我市多年来,林业生产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视用材林建设,对生态公益林重视不足,因而造成用材林多、防护林少,林地面积虽大,但防护效能低;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造成成、过熟林大幅度减少,中幼林比重过大,近成熟林比重偏小;华

12、山松、云南松、杉木等纯林占的比重大,混交林少的状况,曲靖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20002004年共投入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05.63万元,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防火投资项目投资631.99万元,省发展改革委森林防火基础设施项目投资93.64万元,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投资80万元。建成项目主要有: 2.2.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防火投资项目 (一)、了望台建设:完成了望台建设12座,投资178.64万元; (二)、通讯网络改造:通讯网络改造投资173.07万元。曲靖市450兆通讯网改造,在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大力支持和关心下,于2001年12月至2003年1月全部完成,并通过曲靖市森林防火办

13、、信息产业办共同验收合格。通过对原150兆无线电通讯网改造,150兆与450兆互通,通话清晰,降低了故障率。 (三)、生土带建设:完成生土带建设181.2公里,投资32.55万元; (四)、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完成生物防火林带建设54.8公里,投资51.55万元;(五)、修缮了望台:完成5座了望台修缮任务,主要内容为:建猪圈15间,建围墙215.7平方米,室外水泥地板850平方米,沼气池1口,安装避雷设施2套及了望台内部维修、更换门窗等,一座了望台在原有基础上加高一层,投资24.77万元; (六)、防火公路:完成新建防火公路18.5公里,投资63.4万元; (七)、扑火装备及指挥中心建设:购置风

14、力灭火机152台,水枪135支,二号工具411把,砍刀737把,兵工铲188把,灭火弹3292发,阻燃服178套等防火物资。指挥中心建设方面,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本着高起点、高水平的原则,采取典型引路、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办法,加强全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设。全市有麒麟、马龙、沾益、罗平、会泽等五个县(区)完成了指挥中心硬件建设。曲靖市森林防火指挥中心于2002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总使用面积330平方米,总投资30万元。指挥中心下设指挥室、领导带班室、通讯室、值班室、调度室、会议室、档案室、物资储备室。指挥室配有森林防火地形图;值班室配备电台、对讲机;调度室配备两台微机;可容纳30人的会议室;档案

15、室文件资料齐全;物资储备室专门用于存放扑火机具。总投资108.01万元。 2.2.2省发改委森林防火基础设施项目 (一)、了望台建设:新建了望台5座,投资53.66万元; (二)、通讯网改造:陆良、富源两县共投入通讯网改造资金31.98万元,改造后,陆良县通讯效果较好;富源县150兆与450兆未并网使用,改造后通讯效果比150兆好; (三)、扑火装备购置:两县购置电脑2台、摄像机1套、对讲机8部、电台1部、灭火小枪2支、灭火弹300发、扑火服50套;投资8万元。 2.2.3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2004年全省“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试点工作正式在曲靖启动, 2006年完成市级和试点县沾益、会泽的建设工作,随着全市“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全市科技防火水平将不断提高。到目前为止曲靖市政府已投入资金70万元用于软件开发及硬件设施的构置。 2.3森林防火工作的经验 2.3.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构建森林防火新格局 多年来,曲靖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认真抓好“三线责任制”和“五项制度”的落实,森林防火工作有了较大起色。 “三线责任制”即:一线是市政府与县政府、县政府与乡政府、乡政府与村民委员会层层签订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状,考核的对象是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二线是推行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责任制。在履行单位职责的同时,定期不定期地到挂钩联系的县(乡)检查指导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