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日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67364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支纪日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干支纪日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干支纪日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干支纪日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干支纪日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干支纪日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支纪日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干支纪日法使用干支记录日序的方法。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它与干支纪年法一样,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 干支纪日从商朝便已开始,但其顺序到现在有无间断或错乱过,尚待考证。目前已确切知道的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到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1912年民国元年采用公元纪年后,民间仍沿用)2600多年中从未间断和错乱过。 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这是现今已知世界最长的纪日法,对于我国历史学,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考证和研究,都是极为重要的记时标志,是我国一份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如肴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

2、于肴。“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二十八日。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公元541年6月癸丑日是哪一天,最最重要的是,该如何计算出来?首先查的公元541年是梁武帝萧衍的大同七年,这一步在大多数字典上都能查到,网上也很容易。其次,下载陈垣先生的二十史朔闰表一书,在正文第76页查得,该年六月份是辛丑朔,也就是初一,同时在旁边小字查的农历541年六月初一是西历的7月9号。再按照干支表,初一是辛丑,按照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

3、亥、壬子、癸丑。癸丑是十三,那么那天就是也就是农历541年六月十三,也是公历541年7月21日。以上的困难主要在查二十史朔闰表表上,该表框内横排第一行是年份,以年号为准。竖排最右一行是月份。交汇之处就是该月的初一朔日所对应的干支,干支左侧有竖排小字,代表初一那天的公历日子。找到初一之后,再数准欲查之日和初一的天数,很容易算得了。这本书在verycd上有。速查干支纪日法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4、/ 5 + d + 7 + i 其中 C 是世纪数减一,y 是年份后两位,M 是月份,d 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奇数月i=0,偶数月i=6。G 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 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计算时带 的数表示取整。干支是天干、地支的总称。我国古代用干支计时,已有很长的历史了。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十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干支还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

5、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这样把天干、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共有六十个组合。 这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六十甲子。过去人们就用这种方法记年、记日、记时的。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甲子 11甲戌 21甲申 31甲午 41甲辰 51甲寅 2乙丑 12乙亥 22乙酉 32乙未 42乙巳 52乙卯 3丙寅 13丙子 23丙戌 33丙申 43丙午 53丙辰 4丁卯 14丁丑 24丁亥 34丁酉 44丁未 54丁巳 5戊辰 15戊寅 25戊子 35戊戌 45戊申 55戊午 6己巳 16己卯 26己丑 36己亥 46己酉 56己未 7庚午

6、 17庚辰 27庚寅 37庚子 47庚戌 57庚申 8辛未 18辛巳 28辛卯 38辛丑 48辛亥 58辛酉 9壬申 19壬午 29壬辰 39壬寅 49壬子 59壬戌 10癸酉 20癸未 30癸巳 40癸卯 50癸丑 60癸亥 年、月、日、时干支纪法 (1)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为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 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表便得干支年纪。如

7、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干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2)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3)干支纪日法 甲子为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8、。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4)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干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诀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该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壬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天支,便可推知其余。 昼夜时辰的干支计算 地球自转一周,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阳之地面为

9、昼,背阳地面则为夜。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仍相反。 一昼夜的划分方法,西历是以二十四小时,每小时分为四刻,又分六十分,每分为六十秒来计算。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算。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一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列表对照如下: 子:下午十一时至夜一时 午: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 丑:夜一时至三时 未:下午一时至三时 寅:夜三时至晨五时 申:下午三时至五时 卯:晨五时至七时 酉:下午五时至七时 辰:上午七至九时 戌:下午七时至九时 巳:上午九时至十一时

10、 亥:下午九时至十一时 由上可知,传统的十二时辰是以夜十一时为起算,十一时以前为一日,夜十一时以后为次日,与西历零时,即夜十二时起算差了一小时。十干名源 :五鸟五鸠十干名的起源与干支纪日法的形成 干支纪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纪日法之一,是中国历法文化的一束奇芭。“干支”,分开讲,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合起来说,是指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搭配,从甲子到癸亥的六十花甲子。拙文史前基本婚制与中国十二属相史探(载史学月刊2002年第2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2年第3期)已揭示:十二地支是在父系氏族社会初期,人们把当时作兔狗羊马鸡蛇猢鳄豕牛鼠虎排序的

11、十二属相名用以纪日而产生的(兔至虎即子至亥12天为一侯)。其语源关系如下:兔狗羊马鸡蛇猢鳄豕牛鼠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那么,十天干从何而来?六十干支纪日又是如何形成的?历史上虽有黄帝臣子“大挠作甲子”的传说,但该传说并没有给出这个问题的详细答案; 郭沫若释支干似乎认为十干名源于鱼体部件及戎器刃器的名称,但郭氏将统一的十干与迥异的两类物名相联系,显然没有中的。 其实,十干名起源于少昊部落原先仅有的五鸟五鸠10个氏族名。 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所述少昊氏“五鸟”、“五鸠”,配以十干依次为:甲凤鸟氏、乙玄鸟氏、丙伯赵氏、丁青鸟氏、戊丹鸟氏;已祝鸠氏、庚雎鸠氏、辛鸤鸠氏、壬鷞鸠氏、癸鹘鸠氏。 以上十

12、干名与十鸟鸠名音合(即音近)者有5项,已用楷书标出;音不合者也有5项,但这5项都有理由可以置换为音合者。其一,甲凤鸟氏。辞源鸟部:“鹪明,神鸟,凤凰之类。也作焦明、焦朋”。“甲”、“焦”、“鹪”音合,“凤”、“朋”、“鹏”音合。因而,可将本项置换为甲鹪鹏氏。其二,乙玄鸟氏。大戴礼夏小正:“燕,乙也”。“玄鸟也者,燕也”。因此,本项可置换为乙燕鸟氏。其三,戊丹鸟氏。汉语大字典鸟部:“鹀,雀科鹀属各种鸟的通称”,其中有赤鹀。据此,可将本项置换为戊鹀(赤鹀)鸟氏。其四,庚雎鸠氏。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即雎鸠自呼其名。因而,可将本项置换为庚关鸠氏。其五,壬鷞鸠氏。据左昭十七杜预注

13、:“鷞鸠,鹰也”,可置换为壬鹰鸠氏。如此则十干名与十鸟鸠名皆依序而音合。列表如下:五 鸟 五 鸠甲鹪鹏氏 已祝鸠氏乙燕鸟氏 庚关鸠氏丙伯赵氏 辛鸤鸠氏丁青鸟氏 壬鹰鸠氏戊鹀鸟氏 癸鹘鸠氏据此可以判断,以上经过修订后的10个鸟鸠名(“雎”来源于拟声词“关”),基本上就是少昊部落原先仅有的10个氏族(五鸟、五鸠各为一个胞族)的名称;由这10个名称中,一次派生出了十干名。 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当初由于少昊部落的10个氏族轮流派人值日,负责部落的警戒和勤务等事,依顺序,鹪,子日值;燕,丑日值;伯,寅日值,60日后复从鹪,子日值开始。这样日久天长,鹪、燕、伯、青、鹀、祝、关、鸤、鹰、鹘10个氏族名,就

14、成了十干名。由此,单独的十二地支纪日就演变为六十干支纪日。干支纪日法的形成,很可能也是在父系氏族社会初期,只是比十二地支纪日形成的时间稍晚些。鹪至鹘即甲至癸为一旬。旬行而候渐微,最后嬗变作5日为一候。 总之,十干名源于五鸟五鸠,干支纪日法亦完成于五鸟五鸠。月干支推算法: 年的天干为甲或已时,则正月的天干为丙; 年的天干为乙或庚时,则正月的天干为戊; 年的天干为丙或辛时,则正月的天干为庚; 年的天干为丁或壬时,则正月的天干为壬; 年的天干为戊或癸时,则正月的天干为甲。 首先推算出该年农历正月的天干,其余月份可按天干顺序号类推。该年正月的天干序号的计算为:取公元年份除以5的余数减2后乘以2再减1。当该数为负数时加10 例:求公元1991年(农历辛未年)正月的天干:1991/5=398余1,正月的天干序号数(1-2)X 2-1=-3,因该数是负数则加10得7,即天干序号7得出农历辛未年正月天干为庚,正月干支为庚寅。二月为辛卯,三月为壬辰,余类推 日干支推算法 由于农历月的大小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就使推算农历日期的纪日干支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实现。因此,农历日期的纪日干支比较好的推算办法是借助于历表 虽然农历的大小月不固定,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