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之战略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39064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报告之战略管理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战略管理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战略管理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战略管理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作报告之战略管理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报告之战略管理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报告之战略管理论文开题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略管理论文开题报告【篇一:张晓军战略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正式)】 *公司战略管理问题研究 一、 课题的来源、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目的 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里程碑。入世把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推向历史发展的新阶段,也使我国更加融入了世界经济的大潮之中。从“十五”(20012005)期间到2020年的十几年里,是我国实现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时期,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在这个战略机遇期,依靠什么样的组织思想和的运营机制去迎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竞争和制度竞争,使企业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2、,这个对企业最关键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企业的发展战略,思想有多高,舞台有多大,企业的成功从战略开始。 二、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概况 为什么曾经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苹果、王安公司却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难以维持的局面,而他们的竞争对手戴尔公司却一步步走向成功?,为什么微软、因特尔公司能够持续性地表现出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出色表现?是什么使海尔、联想和华为获得成功?这些都与战略有极大的关系。 什么是企业战略?在西方的战略管理文献有不同的说法,有如盲人摸象见仁见智。美国学者霍弗(c.w.hofer)和申德尔(d.schendel)的观点比较符合战略管理的思想:“战略是企业目前的和计划的资源配置与环境相互作

3、用的基本模式。该模式表明企业将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战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定位,是一个企业在自身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或在市场中的位置。 早在1938年美国学者巴纳德在他的经理的职能一书中提出了“战略”这一构思。到了1965年著名学者安索夫提出的“产品/市场战略”模型使得“战略”一词得到广泛应用。到了1978年,著名学者苏恩提出了战略的三个层次观点。在“战略”这一概念的随后发展过程中,又分别出现了诸如:“战略是一种决策模式并决定和揭示企业的目标”;“战略是一种计划,它将企业的主要目标、政策和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成一个有效的整体”;和“战略是计划(plan)、计策(ploy)、模式(pattern

4、)、定位(position)和观念(perspective)这5ps的有效组合”等诸多不同的观点。 欧洲战略学认为,战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很复杂,集商科一切要素之大成,几乎包含了商科所有要素,像市场、财务、项目、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在战略的分析过程都会有所涉及。其中,以英国著名学者杰森和舒勒1999年对战略的定义最有影响。他们认为:战略是通过有效地组合企业内资部源,以在变化的环境(dynamic)中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diretion)和经营范围(scope),从而获取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和企业拥有人(stakeholder)

5、的需求。在这个定义中的一些关键词如“发展方向”,“经营范围”,“变化的环境”都应定义得恰到好处。 公司战略在西方企业界,也经历了兴起、热潮、回落、重振的过程。今天,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格局变化与重组,随着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的环境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来的更艰难、更复杂。在这种态势下,西方企业界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注重企业战略管理。从某种程度上看,企业战略管理已是现代企业竞争获胜的“法宝”。正如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说,对于没有战略的企业来说,就尤如飞行在险恶气候中飞机,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风雨中穿行,最后很有可能就迷失方向。即使飞机有幸不坠毁,也有耗尽燃料之险。可以说

6、,企业战略将是企业重振往日雄风、再铸辉煌从而获得更为长远的竞争优势的成功宝典。许多西方企业制定的“十年计划”乃至“百年战略计划”更是屡见不鲜。 我国企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已经历了从生产管理-经营管理-战略管理几个阶段。企业经营思想日益明确,企业管理由单纯执行型向决策型转变,把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经营战略作为企业兴衰成败的前提条件。企业已学会从调查分析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入手,以赶超国内外名牌产品、占领国内外市场为目标,注意发挥自身优势,制定企业长远发展和近期经营战略,建立了科学的决策程序,主动调整产品结构,使产品适销对路,保证了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三、论文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 (一)

7、、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笔者将采用历史考察法、系统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哲学思辨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文字、图表、分析模型工具,将emba学到的知识,并以笔者服务的公司(瑞林工程咨询公司,简称瑞林)为案例,以发展的战略观来研究公司的发展战略,主要研究内容和路径见图1。 图1 公司战略研究主要内容和路径 (二)、案例公司背景 瑞林是一个以工程设计为主,集工程咨询、工程勘察、科研、工程总承包、 工程建设监理、环境评价及治理、专用设备开发制造及系统集成业务于一体的国家甲级综合性设计科研单位。在有色冶金、建筑、市政等行业具有较强的优势。成立以来,完成国内外各类工程项目3000余项,获包括国

8、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优秀设计金奖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设计奖150余项。拥有先进的设计、勘察、文印等装备和软件,采用计算机进行优化设计和管理。瑞林现有在册职工886人(截止到2004年4月30日),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设计大师1人、正高职称人员35人、副高职称人员297人、中级职称人员239人、初级职称人员122人,未定职称人员199人。目前瑞林拥有的各类全资子公司、参股公司16家,其中全资子公司7家参股公司9家 ;瑞林的业务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几十家著名公司有着广泛的业务联系和合作。拥有对外经营权,并取得世界银行注册,共承担

9、了十多项国外工程设计任务。2003年,瑞林全部营业收入2.4亿,资产总额为1.3亿元。固定资产原值33.7亿元,公司院2002年是全国百强排名86位,2003排82位。 (三)、研究成果和意义 本论文的成果为“瑞林工程咨询公司发展战略” 本战略课题认真总结瑞林发展的轨迹,在重新审视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研究瑞林在市场中应该如何定位,如何发展,以及对瑞林的生存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问题的思考。冀望瑞林以可用资源,适当今之势、辅有效方略,造明日辉煌。 四、主要难点和创新点 研究公司发展战略必须有较多的数据,特别是行业的数据。和制造业、零售业、消费品市场不同,工程咨询业属于提供智力服务的行业,主

10、要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工程咨询业公开披露的数据、战略管理的案例、公司模型数据都比较缺乏,是本课题的难点。职能层战略和操作层战略本论文只做一般叙述。 本论文是emba学习阶段的小结,但是它将成为公司战略管理的开始,本人将尽可能在课题研究中,和公司各层次的员工开展团队互动,参与访谈,修改完善。这种从认知的迷茫,到渐开的灵智,再到实践运用和的检验的过程,就是公司的变革和制度创新。 五、论文的进度安排 2005年六、主要参考文献(暂列,外文和期刊在论文时列) 【主要参考书】 1. 亨利.明茨伯格、美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 著,刘瑞红、 许嘉宾、郭武文 译,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北

11、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4月,isbn:7-111-09082-9/f.1106。 一种革命性的评估和管理系统,北京:新华出版社,isbn:7-5011-4130-4。 4. robert m. grant著,张海峰译(2001年),公司战略管理,北京:光 明日报出版社,isbn:7-80145-466-9。 5. michael porter著(2003年),竞争论,北京:中信出版社,isbn: 7-8-73-643-1。 6. 美caryn a spain ron wishnoff 著,彭莉科译(2003年),战略远 见:制定前瞻性战略的战略决策工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i. i

12、sbn:7-111-11445-0。 7. 吴思华 著(2002年),策略九说:策略思考的本质,上海:复旦大学出 版社,isbn:7-309-03216-0。 8. 盖瑞.哈默尔,c k 普哈拉著,顾淑馨译,竞争大未来:掌握产业、创造 未来的突破战略,台北:智库股份有限公司,2001。isbn:0-87584-416-2。 9. 美詹姆斯.a.奈特 著,郑迎旭、崔惠玲、李光宗 译,基于价值的经 营(value based management),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isbn:7-222-03517-6/f.356。 10. 美迈克尔.波特 著,陈小悦 译,竞争优势(competiti

13、ve advantage),【篇二:战略管理论文开题思路】 企业业务组合类型与企业成长类型关系研究 以综合类上市公司为例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在当前知识经济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动态化的世界,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各种保护壁垒的逐步消除,很多单一业务企业通过业务组合的方式实现了成长,其多元化程度也逐步加深。然而,这些通过多元化战略来进行业务组合的企业,有的成功了,有的却陷入了困境。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目的而进行业务组合,那么企业如何有效的进行业务组合来实现企业自身的成长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业务组合与企业竞争战略的研究是

14、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企业多元化程度反映了现实中企业的业务组合类型。国内外关于业务组合类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研究有很多,但得出的结果却莫衷一是。有的研究认为企业通过业务组合战略能够提高企业价值,业务组合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有的研究却认为业务组合会给企业造成“多元化折价”,对企业绩效有负向影响。palich等(2000)提出通过多元化程度来反映的企业业务组合类型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关系,企业业务组合相关程度的高低对企业绩效有不同的影响。还有的研究认为企业业务组合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理论分析和测量方法方面,对业务组合的测量大多使用wrigley类别法、rumelt类别法、收入h

15、erfindahl指数、收入熵指数等,这些测量方法有的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但在研究中被广大研究者所接受。对企业战略绩效的测量指标主要有财务指标、市场指标或超额价值指标,几乎所有关于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之间的研究都采用这些指标作为企业战略绩效的衡量标准,而没有考虑这些指标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这些单纯以财务收益为目标的战略评价标准未能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战略过程。因此这些指标并不是反映企业业务组合战略绩效的有效标准,那么理论分析与测量方法就存在内在的不一致,或许正是因为这一“不一致”导致业务组合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不确定。 基于上述现实和理论背景,本文拟从企业成长的角度对企业战略的本质进行重新认

16、识,对企业战略绩效的评价提出质疑,根据战略成熟度研究(王玉,2007)将企业成长类型分为四种,并使用战略洞察力、战略执行力、战略成熟度指标作为评价企业战略绩效的标准,不同业务组合类型的企业有着不同的成长类型,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存在其他变量调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就理论意义而言,希望通过本研究,能更加深入地研究企业战略的本质,从而更好地理解业务组合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试图解决前述两个“不一致”的问题;根据业务组合的多元化程度而划分的业务组合类型对应着不同的企业成长类型,希望通过本研究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将企业动态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动态能力在企业业务组合战略实施过程中是否影响企业的成长。而在这方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