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之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册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38998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报告之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作报告之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作报告之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工作报告之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工作报告之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报告之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报告之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册【篇一:工程测量实习报告书】 1 引言 1.1 实习时间 2013.6.172013.6.30 1.2 实习地点 校内 1.3 小组成员 组别: 组长: 组员: 1.4 指导教师 * 2 实习目的 实习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通过练习能够熟练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记录及利用全圆观测法进行角度测量和内业计算,并能完成工程测量四级鉴定考试。通过对实地进行实习勘测,我们对公路的规划、勘测、设计以及其它公路相关设施的设计与布置,有了一次全面的感性认识,加深了我们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对勘测现场进行

2、调查分析研究,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习设备 ds3水准仪一台,拓普康全站仪一台,水准尺一副,三脚架2个,棱镜1个,小 钢尺等。 4 实习内容 第一阶段:1. 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 角度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第二阶段:道路勘测:选择一块区域,测量带状地形图,设计路线并在实地放样中线,计算土方量; 5 实习具体实施 5.1 水准测量 5.1.1 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

3、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 hb?ha?hab 5.1.2 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1)水准路线:选定三个点,一个水准点,二个转点,来回各两站,组成闭合水准路线。 2)外业作业要求: 观测操作方法、顺序正确 总观测时间为15分钟 测站上有一项限差超限,应返工重测 3)水准测量的检核要求 观测结束后,须在5分钟内完成闭合差计算。计算中不得连环涂改、就字 改字、擦、刮。 观测要求:四站,红黑面读数,视距差3米,视距累计差7米。红黑面读 数差3mm,红黑面高差之差4mm。采用后后前前方法观测。视距应小于65米。 5.2 全

4、圆观测法角度测量 5.2.1 外业测量要求 安平对中满分2分钟内完成。 观测操作正确。 观测时间15分钟。 归零差限差18秒。 半测回差限差18秒。 测回差限差24秒。 5.2.2 观测数据检核及计算要求 记录计算须在3分钟内完成。在计算过程中不得连环涂改、就字改字、擦、刮。 5.3 道路勘测设计 5.3.1 测量带状地形图 1)测量带状地形图坐标测量 在校内选择某一道路拐角,架设仪器。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坐标测量 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键转换为坐标模式。输入本站点坐标(1000,1000)点及后视点坐标,以及仪器高、棱镜高。 后视后开始测量。测量拐角前后左右大约100m范围内的地物、

5、地形。在空旷 地带要测量高程点以便展高程点,绘制等高线。2)cass成图 将全站仪中的坐标数据导出,并用南方cass成图。如图1所示。 图1 cass成果图 5.3.2 圆曲线设计 设计参数 依据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40km/h的四级公路圆曲线一般半径大于30m ,极限值为15m。要素如表1所示。中线如图2所示。 表1 平曲线要素表 图2 中线示意图 5.3.3 生成里程文件 在cass中选择工程应用菜单中的生成里程文件下的由纵断面线生成。生成各中线桩点平面坐标和zy点、qz点、yz点坐标。坐标如表2所示。 表2 各中线桩主要点坐标列表5.3.4 纵横断面纵断面测量

6、主要是测定各中桩处的高程,根据高程数据文件生成纵断面图。如图3所示。 横断面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在各中桩处测定垂直于道路中线方向的地面线。宽度要求为向中桩两侧各测10m。采集间距为5m。 根据中线里程文件和所有数据文件生成各中桩点处横断面图。如图4-图8所示。 图3 纵断面示意图 图4 k0+0.00处横断面 图5 k0+20.00处横断面图6 k0+40.00处横断面图7 k0+060.00处横断面 图8 k0+066.39处横断面 5.3.5 路基横断面图 编辑道路横断面设计文件。如表3所示。【篇二:工程测量实习报告书】 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为深化工程测量专业知识,结合水专实际情况,安排此

7、次集中教学实习: 1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组织计划与组织管理的能力; 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测量实际应用能力; 3提高学生对水准仪,全站仪的操作技能,提高观测效率、精度; 4提高地形图测绘和工程测设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及对测量成果、资料的管理能力; 5提高技术总结报告及实习报告的基本编写能力; 6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后期的进入社会工作作好铺垫。 二、组别及所测测区概况 本组为道桥专业10级02班第四组,本次实习本组分配测区位于水专体育馆北侧长约150m东西走向的沥青路和实验南楼。 三、实习任务 ?1每组完成小区域控制测量、

8、数字地形图测绘; ?2每组完成一条道路的纵横断面和土方量的计算; ?3每组完成全站仪放样房角点。 四、实习要求 每组、每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上述各项工作任务,具体要求为: 1能对仪器进行常规项目操作,并能独立、快速、准确的操作实习中的各类测绘仪器; 2各类计算数据采集合理、准确,记录格式正确、美观; 3各类计算准确、无误; 4地形测绘内容无遗漏,各地物相对于位置关系正确,地形准确,并按要求绘制; 5工程测设理论严密、方法合适、数据准确; 6报告编写规范,内容详实,按时完成。 第一部分 道路纵横断面的测量(水准仪)和土方量的计算 (一)纵断面土的测量 1选择长约100m至120m

9、的起伏路段,方向用花杆定线,用皮尺丈量,每20m定一里程桩,做标记,并标注桩号。在地形变化处打加桩,加桩距离量至分米。2在路段起、中、终点附近分别选定水准点bm1、a、b,假定水准点bm1的高程(10m),用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由bm1出发,经过a、b后回到bm1的闭合水准路线,得到a、b两点的高程。限差要求如下: 3如图所示,在距bm1和a大致相等的地方安置水准仪,先读取后视点bm1上水准尺的读数并计入后视栏;依次在本站各里程桩处的地面上竖立水准尺并把读数(一般可致cm),最后将水准尺立于a上,记录a点的读数,将各读数记入中视栏;最后将水准尺立于a上,记录a的读数,将读数记入前视栏。 4在距

10、转点a和转点b大致相等的地方安置水准仪,先读取后视点a上水准尺的读数并计入后视栏;依次在本站各里程本站各里程本站各里程桩处的地面上竖立水准尺并把读数(一般可致cm),将各读数记入中视栏;最后记录前视点b,并将转点2的读数记入前视栏。 5计算测出的水准点bm1、b间的高差,并与水准点间的高差进行符合,看是否满足精度要求:h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 6计算各中桩的地面高程。 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 前视点读数=视线高程-后视读数 中桩地面高程=视线高程-中视读数 00纵断面测量记录表格 h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9.870mfh=h测-h理=9.870-9.587=0.013m 四等水准

11、测量的记录手簿经计算: 前视距=119.9m 后视距=119.7m总视距239.6m高差中数=0.011f允 (二)横断面的测量 横断面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施测,与中线的垂直的方向用目估确定,用水准尺倒下横放测量距离,左右方向各测4m,施测时注意选择地形的变化点,若地形无明显变化,可每隔2m测一个点,水准尺读数一律至厘米,距离量至分米。如下表,安置水准仪后,以中线桩地面高程点为后视,以中线桩两侧横断面地形特征点为前视,标尺读数至厘米。用皮尺分别测量出各特征点到中线桩的水平距离,量至分米,记录表格中,表中按路线前进方向分左、右侧记录。以分式形式表示高差和水平距离。横断面测量表格 通过对现场测量得到的

12、数据的整理,误差的分析;对不满足精度的数据进行反复量测;最终本小组获得以上可靠的数据,经计算均满足所给精度要求。 (三)断面图的绘制及土方量的计算 1纵断面图的绘制:以中心桩桩号为横坐标(1:1000),中桩高程为纵坐标(比例为:1:100),在毫米方格纸纸上绘出纵断面图。根据各桩点的高程和里程在图上标出相应地面点的位置,依次连续连接各个点绘出地面线。再根据起点(0+000)的渠的设计高程、渠道比降和离起点的距离,均可以求得相应点处“渠底高程”,从而绘出渠底设计线。然后再根据各桩点的高程和渠底高程,即可以算出各点的挖深或填高,分别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2横断面图的绘制:横向和纵向比例尺均为1:

13、100。首先在方格纸适当位置定出中心桩点,以水平距离为横坐标,以高程为纵坐标,将地面特征点绘制在毫米方格纸上,依次连接各点即成横断面地面线。 3设计断面:渠道(管道)设计纵坡为-1%,0+000的渠道(管底)设计高程比0+000的地面搞成高1米,渠底宽为1米,边坡为1:0.5,渠底为1米,堤顶宽为1米。见下图 4土方量的计算:先算出相邻两中心桩应挖(火填)的横断面面积,取其平均值,再乘以断面的面积,即 两中心桩之间的土方量,以公式表示: 式中:v为两中心桩间的土方量,单位m3; d为两中心桩间的距离,单位m; a1、a2分别为两中心桩应挖或填的横断面面积,单位m。 土方量计算可以用“渠道土方计算表”(见下表)逐项填写计算。计算时,先从纵断面图上查取各个中心点的填挖数量,以及各桩横断面图上量算的填、挖面积一并填入表中,然后根据公式即可求得两中心桩的土方数量。 渠道土方计算表 2【篇三: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目录 工程测量实习计划书 . 3 前言 . 5 一、实习时间 . 5 二、实习地点 . 5 三、实习小组信息 . 5 四、实习目的及要求 . 5 五、实习任务及内容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