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32074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1 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二一四年七月 目录前言(5)!第一章规划背景(6)!第一节发展基础(6)!第二节重大机遇(7)!第三节主要挑战(7)!第二章总体要求(8)!第一节指导思想(8)!第二节基本原则(8)!第三节发展定位(9)!第四节发展目标(11)!第三章强化基础设施建设(12)!第一节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12)!第二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4)!第三节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15)!第四节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16)!第四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6)!第一节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17)!第二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第三节积极承接产业转移(20)!第四节加快现代

2、服务业发展(21)!第五节不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23)!第五章统筹城乡发展(24)!第一节加快城市群培育(24)!第二节加强新农村建设(27)!第三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28)!第六章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29)!第一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9)!第二节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30)!第三节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30)!第四节全面发展文化体育事业(31)!第七章深入推进扶贫开发(32)!第一节突出扶贫开发重点(32)!第二节创新扶贫开发机制(32)!第三节实施扶贫开发工程(33)!第八章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33)!第一节加强生态建设(33)!第二节强化污染防治(34)!第三节发展循环经济(35)

3、!第四节提高防灾减灾能力(36)!第九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37)!第一节全面深化改革(37)!第二节扩大开放合作(38)!第十章保障措施(40)!第一节加大政策支持(40)!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41)! 前言 川东北经济区地处川渝陕甘四省(市)结合部、成渝经济区腹地,地理区位独特,自然资源丰富,人口较为密集,历史文化悠久。同时,该区域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是我省集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区域。为加快川东北经济区发展,培育我省新兴经济增长极,根据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特制定本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广元、南充、广安、达州和巴中5市34个县(市、区),幅员面积6.4

4、万平方公里。规划期20142020年。本规划是指导川东北经济区发展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资源禀赋较为独特。拥有较丰富的农业、旅游、生物和矿产资源。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是我省新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矿产200余种。嘉陵江、渠江水系发达,秦巴山区生物资源丰富,绿色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三国历史文化景观、巴人文化遗址、“红色文化”遗迹和自然生态景观等旅游资源富集,景区(点)众多。交通体系较为完整。宝成、襄渝、兰渝、达成等多条铁路干线和沪蓉、包茂、兰海等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融通,是我省东、北向出川的重要门户和交通节点。随着支线机场和出川通道、区域内城际

5、快速通道加快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区位条件,缩短与周边地区的距离,是连接西南与西北,沟通西部与中部地区的重要纽带。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我省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以食品饮料、丝麻纺织和中药材加工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逐步形成。以汽车摩托车配件加工为代表的机械加工业快速发展,以天然气、盐卤、煤炭为代表的化工业和建材业产业链日趋完善。红色旅游、生态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的后发优势明显。人力资源较为丰富。2013年末常住人口2091.6万人,占全省的25.8%,人口密度327人/平方公里,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96倍,是全省重要的人力资源富集区。常年劳务输出数百万人,具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

6、业的良好条件。大量农村人口转移,也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重大机遇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发展和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川东北经济区面临着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支持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大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力度,扶持川陕苏区振兴发展,为经济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国家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经济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开放平台建设等方面创造了有利条件;东部沿海和成渝发达地区产业加速升级,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有助于经济区利用后发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发展要素,

7、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步伐;我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将川东北经济区打造为全省新兴增长极,为经济区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第三节主要挑战川东北经济区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全省发展还有较大差距;产业整体层次和集聚度较低,同构化问题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较弱;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薄弱,支撑能力亟待加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解困任务繁重;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集约利用程度低,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大部分区域属于国家限制开发区,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受到较强约束;城市间同质

8、竞争明显、分工协作程度不高,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一体化发展水平较低,制约了整体竞争力提升。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按照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合作为动力,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发展条件;着力提高资源开发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着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提高自我发展

9、能力;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体制更加完善、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全面推动川东北经济区跨越式发展,建成全省多点多极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第二节基本原则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把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作为主要途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尽快缩小与全省经济发展的差距。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区域资源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力布局,加强公共服务、扶贫攻坚和生态建设,突破发展“瓶颈”,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依托资源

10、禀赋和比较优势,强化区域内产业分工协作,引导产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和合理布局,强化产业互动,形成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的产业体系。优化结构,绿色发展。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合理开发特色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体系,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围绕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区域合作,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开放合作平台建设,大力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以改革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第三节发展定位根据区域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立足川东北经济区在全省、西部地区

11、乃至全国的战略地位和主体功能分工,将川东北经济区打造成川渝陕甘结合部的区域经济中心,建设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化工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文化旅游区和川陕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川渝陕甘结合部的区域经济中心。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巨大潜力,全面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城市群建设,提高开放合作水平,增强要素集聚和扩散能力,建设连接西部与中部的重要经济走廊和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门户,打造川渝陕甘结合部的区域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化工基地。充分发挥天然气资源优势,抓住建设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机遇,积极探索天然气资源开发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天然气资

12、源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促进天然气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延长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做强石油化工产业链,建设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化工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发挥自然条件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以生态、绿色、有机等为特色,以产业化经营为主攻方向,积极推进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区域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生态文化旅游区。发挥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优势,以历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和生态观光旅游为重点,加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强化旅游营销,提升旅游品牌,改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一体化发展,建成全国一流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川陕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大力弘扬革命老区精神,

13、实施差别化政策支持,着力解决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紧迫、最突出的问题,加强优势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秦巴山区扶贫攻坚工程,全面增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一条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新路子。 第四节发展目标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13年基础上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600元;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化率力争达到50%;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基础设施有效改善,发展条件进一步优化;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实现“摘帽”,全部扶贫对象基本脱贫。专栏1: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2013年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