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9131129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范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报告范文 XX年我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顺利完成。现将XX年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主要结果分析如下: 一、监测对象和方法 1.监测范围 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是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监测范围为全旗二十一处乡镇。 2.监测对象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对象为监测地区常见户及居住一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家庭户中全部0-4岁儿童作为监测对象。 3.资料收集 资料来自全市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儿童死亡监测报表及死亡卡片。 4.质量控制 XX年我所根据妇幼卫生年报和三项监测质量控制的工作要求,对我旗八仙筒、东明、青龙山的年报和“三项监测”工作进行了质量控制,无活产数漏报、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

2、0例。 5.统计分析 根据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基础数据汇总得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和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死亡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指标根据实际死亡卡片进行计算。 二、结果 (一)一般情况 全旗监测地区活产数为4077,男、女分别为2130例和1947例。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26例,婴儿死亡21例,新生儿死亡15例,1-4岁儿童死亡5例。 (二)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死亡率 1、新生儿死亡率 XX年全旗新生儿死亡率为4.17,XX年全旗新生儿死亡率与20XX年比较有明显下降。 2、婴儿死亡率 XX年全旗婴儿死亡率为5.15,较20XX年有小幅下降,下降了0.89, 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XX年全旗5

3、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38,较20XX年有小幅下降,与20XX年比较,下降了0.59%。 (三)5岁以下儿童主要疾病死因别死亡率即构成比 XX年全旗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其它先天异常、意外死亡,出生窒息前五位死亡原因占总死亡的84.6%。 三、讨论与建议 1、全旗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XX年,我旗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反映出我旗近几年来通过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和建设力度、完善妇幼卫生服务网络、重视基层产科质量等各项措施,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妇幼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 2、儿童常见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出生缺陷问题日益

4、突出,意外窒息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XX年与20XX年比较,我旗5岁以下儿童主要疾病死因中,先 天性心脏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就要健全网络服务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围产期保健和孕产妇系统化管理,认真筛查高危产妇,进行重点管理,实行早期干预。同时加强儿科建设,提高基层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技术和新生儿保健质量,这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5岁以下儿童主要分类死亡中,先天性心脏病为第一位主要死因,说明出生缺陷问题日益突出,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出生缺陷可造成胎儿和婴儿的死亡,并可导致大量的儿童患病和长期残疾,给个人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和经济损失,成为一个重要的

5、公共卫生、人口及社会问题。出生缺陷的关键是预防。各级卫生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大力普及优生知识,引导准备结婚的男女青年自觉接受婚前医学检查,有针对性的开展婚育指导,依法开展婚前医学检查、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使出生人口素质逐步提高。 3、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情况明显改善 5岁以下儿童得到的医疗保健服务可以从儿童死前治疗情况、儿童死亡地点及就诊情况等得以反映。XX年全旗儿童死前治疗情况住院占77%、门诊及未就医占23%;儿童死亡地医院占73%、途中及家中占27%;诊断级别省(市)级占34.6%、县(区)级占30.7%、乡镇及未就诊占34.6%。也是死前诊断最后诊断的医务人员,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诊疗能力以及必要的抢救技术至关重要。各级政府都应高度重视稳定和加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队伍,加强对现有妇幼保健技术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是降低儿童死亡率不可缺少的有效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