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大良实验中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9125891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德大良实验中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顺德大良实验中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顺德大良实验中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顺德大良实验中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顺德大良实验中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顺德大良实验中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德大良实验中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良实验中学高三教师赴成都名校学习考察报告 2016年6月12日至16日,在学校品牌管理杂志的组织下,在徐东皓副校长的带领下,我校高三级老师38人一行来到四川成都市进行名校学习考察。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是我们所有参与的老师都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大家通过听专家讲座,听校长们的专题报告,进入课堂听课,查看名校教师的备课本,翻阅名校学生的作业、教材、教辅材料,和名校教师、学生进行了深入交谈,参观学生宿舍、观看了学生课间操、亲身体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成都的几所名校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研教改、学校发展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观察、思考和分析。考察过程中,我们认真听取了

2、成都教科院刘旭教师的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培养专家讲座,我们选取了成都三所名校:四川大学附中、成都三十七中、新都县香城中学作为此次考察的学校,对学校管理制度、教学模式、办学特色等做了全面详尽的深入了解和学习。此次考察学习活动中收获不小,启发很大。现将我们的学习考察活动的详细体会汇报如下:一、听取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协调-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培养专家讲座(1)专家简介:刘旭 成都市教科院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成都市教育国际化政策与课程研究中心主任,成都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级骨干教师,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委会理事,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教育制度研究项目

3、专家等。(2)我们的学习体会:6月13日上午,我们集中在报告厅听取成都教科院刘旭教师做的专家讲座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协调-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培养。报告指出,应试教育的压迫下,教师专业发展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很多教师缺乏幸福感,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一般而言,教师职业倦怠有心理、生理和认知三个方面的症候群。心理方面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抑郁、厌倦、焦虑和烦恼,丧失工作热情、兴趣、创造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精神疲惫,心理焦灼,萎靡不振,情感疏离和冷漠等状态。生理方面表现为体力明显透支,出现亚健康,失眠、行动迟缓,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经常产生疲劳感,工作效率降低。在认知方面,

4、感到生活乏味,事业失望,工作满意度降低,无成就感,前途暗淡,缺乏进取心。针对上述情况,刘旭教授用理论加实例的方式,在轻松愉悦充满理性思考的氛围中,从多方面生动趣味地阐述了教师如何培养职业幸福感。刘旭老师机智风趣的语言,深深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位教师。老师们饶有兴致地倾听着,时而鼓掌喝彩,时而静默深思。不觉时光流逝,讲座结束,老师们还意犹未尽,尽皆跃跃欲试。休息之余,不少老师上去合影留念并深入交谈。 图1 老师们认真听讲座并做笔记 图2 老师们与刘旭教师合影刘教授的精彩讲座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必然需要。刘

5、教授告诫我们教授一旦产生职业倦怠,就会出现以下危害:一是出现心理障碍,工作效率降低。教师身心疲劳,精力不济,教育管理能力降低,工作变得机械、低效,最终导致教学质量降低。二是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敏感、疏离、退缩,摩擦增多。情绪忧郁并具有攻击性,出现粗暴的体罚、急躁的情绪、行为失控。将负性情绪发泄给学生,有时给学生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三是出现自我伤害。出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态度消极和情绪低落,还会因不良心理状态而引起神经衰弱,或因不堪压力而导致精神崩溃,身心健康出现问题。通过讲座我们知道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一是来源于工作的成就;二是来源于学生的成长;三是来源于家庭的和睦;四是来源于社会的认

6、同;五是来源于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讲座我们学习到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呢:一,教育研究是教师通向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 二,做好教师职业规划,帮助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三,理顺人际关系,为自己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四,爱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图3 老师们认真做的学习笔记之一二、参观川大附中(成都十二中)校园环境建设,学习该校学校特色校本教研及课程改革策略,互动交流核心问题教学经验(1)名校简介:川大附中(成都十二中)始建于1908年,2003年加挂“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校牌,2008年形成川大附中教育集团。学校以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厚重的人文积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栋梁之材。杨

7、尚昆、郭沫若、李劼人、王光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百年岁月,沧桑砥砺,如今的川大附中已是一所蜚声国内的重点中学,更依托四川大学优势资源,以创新永续的跨越发展,践行着推动教育事业持续进步的光荣使命。川大附中坚持“全员全程的教学研究、活动体验的实践德育、咨询疏导的心理教育、身心合一的艺术体育”的办学特色,潜心根植基础教育,引领创新研究,教育教学工作亮点纷呈,捷报频传,各类殊荣纷至沓来,可谓硕果累累。百余年的风雨兼程,成就今日的宏图伟业。满载着昔日的辉煌,新的征程已经开始。学校将进一步坚定大局意识,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以一流的办学水平,走开放多元、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办学品位。

8、(2)我们的考察体会:6月14日,我们一行考察了川大附中,我们在该校刘主任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校园,然后听取该校熊副校长关于该校校本教研为主题的学术报告,最后两校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探讨。活动过程我们对川大附中的校园建设赞叹不已,同时也对川大附中的校本教研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尤其是该校的“核心问题教学”、“缄默知识”等概念让我们耳目一新,对该校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非常赞赏,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很大提升。 图4 教师们参观学校空军招飞的课室 图5 熊校长做校本教研专题报告熊校长介绍该校学校“坚持文化引领、坚持常规保障、坚持质量提升”的工作思路,学校主流文化“全员全程的校本教研”引领下,校本教研工作要一

9、如既往的按照“制定方案转变观念实践研究归纳创新”的螺旋上升的“四个环节”开展。熊校长特别介绍了该校校本教研专题的主题为“核心问题教学文化评价研究”,包含四个内容:核心问题教学文化评价研究的继续;核心问题教学文化内涵的认识的深入;核心问题教学文化评价表运用反思 。从两方面对核心问题教学文化内涵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一是将核心问题教学文化观念进行显性化,二是对核心问题教学文化结构的再认识。在核心问题教学文化观念指导下,对学习观、知识观、目标观、教材观、技术观、教师观和学生观进行了阐述,再结合教学示例对核心问题教学文化观念下的教材观具体说明,如教材观是“学科问题的选择”,教材观是“学科特色和学段特色

10、的凸显”,教材观是“对通识通法的重视”。 熊校长通过报告展现了该校教师运用评价表的情况,分享了该校一些好的教研示例,阐述了教师核心问题教学共构电子教案和评价个案的优点及主要问题。通过听取学习报告,也让我们教师深深地体会到,学校课题研究的需要和学校现实发展的需要入手。该校的核心问题的课堂教学课例和核心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为我们学校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我们认真听完熊校长的报告后,对该校校本教研的推进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的互动交流,还对该校的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取经,例如该校关于学生使用手机等方面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招生宣传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等。徐东皓副校长也对我校的整体情况和校本教研方面等给对方进行

11、了介绍。双方表示以后要加强学习交流,互相取经。活动后,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良多,同时也将促进我们学校教师回到我们学校以后进行学习借鉴,老师们纷纷表示将来也将从核心问题教学文化内涵厘清的角度为核心问题教学研究和学校文化厘清进行思考、持续研究。教研有助于我们明确办学思想,用明确的办学思想统一意志,凝聚人心,鼓舞土气,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教研帮助我们把新的课改理念变成教师的实践;教研也是培养师资队伍,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渠道,也是提升办学水平,打造办学品牌的措施。 图6 老师们合影留念三、感受成都三十七中校园文化建设,分享了该校“直播教学”的实践经验, 互动交流了艺术教育特色下的科研策略,小组讨

12、论了学科建设(1)名校简介: 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学校,始建于1957年,地处青羊区培风东街388号,占地近70亩,现有42个教学班,初高中学生2000余名,150多名教职工,是一所寄宿制和走读制并存的市级示范性公办完全中学。办学理念:“以教师为主体办学,以学生为主体施教,以特色为载体图强”。教育理念:“自信 自立 自强”。 办学特色:“现代化教育,成都七中直播教学卓有成效”。学校自2009年加入“七中直播”教育集团以来,作为首批青羊区高中学校直播教学,迈入了优质发展的快车道。2012 年首届“直播班”高考本科上线率达91%;2013年“直播班”高考本科率98%。 (2)我们的考察体会:6月15日

13、,我们到成都三十七中进行了考察、交流。三十七中校长吴成光、分管高中教学副校长张涛及部分中层干部热情接待了我们。我们全体教师先行参观了学校的校园后,吴成光校长在学术厅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从学校整体情况、文化建设、日常管理、直播教学、学生活动等方面向我们进行了全面介绍。图7 吴成光校长在学术厅给我们做报告随后,我们很多教师对最感兴趣的直播教学、艺术教育、国际生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互动交流,例如苏玉妍老师提问了直播教学过程的一些困惑,李招富老师提问了该校艺术教育的策略和经验,尤其是播音、主持等传媒专业的学生的培养制度和策略的困惑。徐东皓校长则重点对该校的国际生的培养制度以及国际招生是如何进行的向吴校

14、长取经。针对我们学校教师的疑问,吴校长、张校长现场都详细解答了我们的提问,解答的非常客观、真诚、详尽。重点对直播教学中的种种问题进行了解答,直播教学模式是在教育不断改革中生成的产物,是推进现代化教学、培养智慧学生的重要平台。在直播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中,成都七中-远端学校应不断探寻更高效的教学手段、更好地利用和整合资源、不断创新,才能把直播教学推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高度。最后我们还就三十七中校园文化建设以及该校走“差异发展、多元成才”的特色办学之路深入交流并参观了校园和直播课堂。四、感受新都香城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分享了该校基于学校特色建设的高中科研策略,互动交流了信息化教育经验(一)简介:

15、香城中学,位于新都新城区的香城中学。于2007年投资1.6亿元建设的一所高规格、高标准的全日制公办高级中学,是成都市第一所标准班额、全住读制公办学校。学校位于成都北部新城、成都市新都区马超东路,毗邻四川音乐学院、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医学院,学术氛围浓厚。学校占地220余亩,是一所花园式的绿色生态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76个,学生3700余人。2009年7月,学校荣获“成都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称号。现在正全力打造“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随着2014年高考成绩的出炉,新都香城中学再创佳绩,本科上线共679人,其中,理科上线468人,文科上线126人,艺体上线82人,空军、民航飞行员3人。2014届

16、高三历次考试各项指标均位居成都市市级重点中学第一。(二)我们的考察体会:6月15日,我们高三教师一行首先参观了香城中学校园,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的花香、书香、心香核心思想给我们一行留下深刻印象。随后,香城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刘明礼着重介绍了香城中学办学九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教育局的领导下在学校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学校以成都市首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成都市数字校园综合试点为依托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果。考察团成员就微课、慕课制作等问题与香城中学教师进行了深入探讨。我们一行还深入香城中学七中未来班课堂,认真听取一节推门课,真正体验互联网条件下的教育教学。 图8未来班课堂现场 图9校领导给我们教师介绍学校办学情况香城中学办学九年间取得的成果让我们刮目相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