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魔术瓶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21572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科学魔术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魔术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魔术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魔术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班科学魔术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科学魔术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科学魔术瓶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科学魔术瓶教案【篇一:小班科学教案:饮料瓶变变变】 肥城市老城中心幼儿园 欧阳奉 【活动目标】 1、练习用手捏豆子、拧瓶盖、拖拉玩具等动作。 2、感受玩拖拉玩具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清洗干净的饮料瓶、豆子、80cm长的绳子若干。 2、瓶内装有少许豆子的饮料瓶一个。 【活动过程】 1、导入 手指游戏 小朋友们,今天和老师一起来变魔术好吗?(好) 一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毛毛虫,爬爬爬; 两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白兔,跳跳跳; 三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喵喵喵; 四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螃蟹,走走走; 我的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拳头藏起来。 2、出示豆子饮料瓶,探究玩法。 藏

2、好了吗?(藏好了)现在老师施加魔法,看,变出了什么?(饮料瓶)这个饮料瓶和你见过的一样吗?(里面有豆子)是个装有小豆子的饮料瓶,肯定很好玩,你想玩一玩吗?(想)你想怎样玩?(摇一摇、滚一滚、) 小朋友的玩法可真多,老师这里还有一种玩法。在瓶口系上绳子,拖着瓶子在教室里走一圈,看他会跟着我走,跑,跳,还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变成了一个有趣的拖拉玩具。 你想玩一玩吗?(想)找两名幼儿玩一下。 大家都想玩,可是只有一个,怎么办呢?(轮流玩)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我们可以轮流玩,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拖拉玩具,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起玩了,好吗?(好) 3、教师展示拖拉玩具的做法。 我们怎样来做拖拉玩具呢?可以

3、让一个小朋友先说一下。你说的真棒,看,先拿来一个空饮料瓶,打开瓶盖,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捏豆子,1、2、3、4、5,1、2、3、4、5小豆子都装完了,拧上瓶盖,把绳子打一个小结,记在瓶口,我的拖拉玩具做好了。 4、幼儿自己动手尝试制作玩具。 我的玩具做好了,请小朋友也动手做一个吧。(小朋友自己选一个饮料瓶)先练习拧瓶盖,来,我们一起拧瓶盖,拧开了吗?(拧开了)。好了,现在开始做玩具了,幼儿自己操作,教师观察指导。教给孩子系绳子的方法,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 5、玩拖拉玩具。 我们的玩具做好了,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幼儿说说自己的玩法并展示。【篇二:小班科学】 小班科学:软硬兄弟 活动目标: 1.感

4、知“软”和“硬”。 2.学习运用感官来探索各种玩具。 活动准备: 准备布娃娃、塑料娃娃、海绵、棉花、石头、木块。 活动过程: 一、猜猜说说。 1.出示布娃娃和塑料娃娃,请幼儿猜猜哪一个软,哪一个硬。 2.让幼儿轮流抱两个娃娃,说说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找出哪个是“软兄弟”,哪个是“硬兄弟”,看看自己猜的对不对。 3.教师介绍“软”和“硬”。 二、摸摸比比。 1.教师出示海绵、棉花、石头和木块等物品,鼓励幼儿用手触摸物品。 2.鼓励幼儿说说触摸的感觉,引导幼儿进一步区分“软”和“硬”。 三、找找分分。 1.请幼儿分头在班级寻找“软”和“硬”的玩具。 2.鼓励幼儿将找回的玩具按照“软”和“硬”进行分

5、类。 活动延伸: 1.将石头、棉花、木头等软硬质地不同的物品投放到科学区,指导幼儿进行分类。 2.将石头、海绵、布料等物品投放到美工区,引导幼儿利用这些物品自由创作。 小班科学:哪些东西能运水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工具运水,在探究中知道哪些东西能运水,哪些东西不能运水。 2乐于尝试、思考、表述,体验运水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水池一个,玩水工具若干,单反数码相机,背景音乐水族馆。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揭去遮盖物,出现玩水池。) 师:你们想玩吗?玩具宝宝可喜欢你们啦!也想和你们一起玩,不过它有个小小的要求,玩的时候不要把衣服和地板弄湿,好吗?

6、卷起袖子,我们一起来玩吧!(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用游戏的口吻把学习要求交待清楚,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乐、自由的玩耍能够让孩子有机会学到更多语言,获得更多经验。) 师:休息时间到了,请小朋友把玩具宝宝放回水池,找个小椅子坐下来,拿块毛巾,擦干小手,再把毛巾放回到原来的地方。(教师动作示范,用无声的语言帮助小班孩子掌握学习常规。) 师:哪个宝宝给大家介绍一下,刚才你玩了什么?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引导孩子用语言大胆交流表达,学习说完整的话,丰富词汇。) 教师总结:小朋友都发现水会从有洞洞的地方流下来,水是会流动的。 二、动手操作 1引导孩子猜测,了解孩子现有水平。 师:还想玩吗?水池

7、里的水太少了,如果多一些肯定会更好玩。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让水池里的水变得多一些? 师:我们可以把盆里的水运过来,水池里的水就会变多。怎么运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班孩子思维形象具体,喜欢模仿和跟风,因此直接动手实验是最好的选择。) 2引导孩子选择运水工具并尝试运用,鼓励孩子大胆尝试。 师:噢,我们可以请玩具宝宝来帮忙。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好多玩具,请你们去找一找,试一试,把盆里的水运到水池里。(让孩子与材料充分互动,感受、积累相关的经验,孩子使用材料时会产生内在学习动机享受并体验探究的快乐;教师观察引导,提醒幼儿发现问题并不断尝试;教师用数码相机记录孩子探究学习的过程,拍摄典型的情

8、景供讲评;背景音乐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思维。) 三、体验交流 师(播放照片)提问:这是谁呀?你在用什么东西运水?它叫什么名字?请你把它找出来试给大家看看。(帮助孩子回忆,再现即时情景,展示和分享经验。) 师:这是能够(或不能够)运水的东西的家,请你把它送回家。(学习按标记分类)师:原来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够运水,有的行有的不行。剩下的玩具都想回家了,我们帮忙把它们送回家,好吗?送的时候可要开动小脑筋噢,千万不要送错了。如果你不知道它应该放哪里,请你想一想、试一试,然后再把它送回家。 师:它们都找到家了吗?你有什么发现吗?(帮助孩子梳理、提升、归纳经验) 师: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9、,谢谢你们。它们回家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到家里再找找看,哪些东西能运水,哪些东西不能运水。 活动延伸 1引导孩子在生活中继续寻找能运水的工具,并探究变更的方法,使部分不能运水的工具能运水。 2如果孩子们意犹未尽,提出了继续玩的要求。可组织孩子学习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长距离运水。例如让孩子将水运往室外,使孩子的学习经验得以运用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和提高。 小班科学活动:圆形滚得快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发现圆形积木比方形、三角形积木滚得快的现象。 2、培养对探索活动的兴趣,发展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小筐、筐中有长方、圆、方、三角积木各一块。 2、圆柱体铁罐、铅笔、电池、玩

10、具轮子等能滚的物体若干。 3、活动前搭好每人一组斜板。 活动准备: 一、组织幼儿操作和观察: 1、小朋友你们喜欢滑滑梯吗? 2、许多积木也想来滑滑梯,看看是哪些形状的积木? 3、请小朋友把你箩筐里的积木拿出来一个一个放在那边的滑滑梯上请它们滑滑梯,看看这些积木是不是滑得一样快?等会儿讲给大家听好吗?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讨论并提出下一步操作要求: 1、圆积木、方积木、三角积木滑滑梯是不是滑得一样快? 2、这次举行个滑滑梯比赛,三块积木同时滑滑梯、看谁滑得最快、更会儿讲给大家听好吗?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讨论: 1、刚才你的积木滑滑梯比赛时,谁滑得最快? 2、老师也来

11、玩滑滑梯比赛,请小朋友当裁判,看谁滑得最快。 3、老师总结: 圆积木比方积木、三角积木滚得快,也滑得快。所以,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轮子多是圆圆的,这样就开得快了。 六、延伸活动: 1、老师这儿还有许多玩的东西,请你们每人选一样能滚得快的东西。 2、你选的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它滚得快的? 3、请小朋友把你选的东西拿到下面的大滑滑梯上去滑吧!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变了变了 活动目标 1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泡发食品。 2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喜欢探究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透明玻璃杯两个,小碗幼儿人手一个;盛有温水的大盆

12、四个,小碟四个,盘子四个;木耳、菊花茶叶若干;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1以“变魔术”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手。 师:对,老师的手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2用手指游戏“变变变”,导入活动。 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变变变,变成毛毛虫。? 过渡:老师还有一个本领,我会把两个一样的东西变得不一样,你们信不信?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开始时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导入部分,我设计了一个围绕“变”的小环节,旨在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出示两块大小基本一样的木耳,动手实验 师: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 幼:木耳。 师:这两块木耳一样大吗? 幼

13、:一样。 师:待会儿老师要把两块木耳分别放在两个杯子里,一个杯子里倒上水,另一个杯子里不放水,一会儿它们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小朋友猜一猜木耳会变成什么样? 4幼儿进行猜想,并说说为什么 木耳变大了;木耳变小了;木耳大小没变化。 (大部分幼儿说木耳会变大,理由五花八门。尽管孩子们的想法很夸张很幼稚,但我没有打断和干预,而是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和表述,因为那是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在闪烁。) 5幼儿验证猜想结果,并观察和比较干、湿木耳的区别 6组织幼儿自主选择泡发木耳 师:小朋友,老师有件事情想请你们帮忙,食堂的阿姨中午要做“木耳炒肉”,你们能帮阿姨泡一些木耳做菜用吗? (以寻求帮助的口吻,更容易使孩子产生积

14、极的行为动机。) 7幼儿动手泡发木耳,进一步感知和验证 (幼儿在等待验证结果时,启发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联想:你还知道那些食物泡发后会发生变化,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篇三:小班科学活动爆米花】 小班科学活动爆米花 曹杨新村幼儿园 曹洁 小一班 2011.6 活动背景 小班科学活动爆米花,用玉米粒实物来调动幼儿各感官,先让孩子感受玉米粒的特点软硬、颜色、形状等,很适合小班幼儿的直观形象性特点。利用微波炉现场制作爆米花,调动孩子们的嗅觉、视觉、听觉,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玉米粒前后变化,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玉米粒受热膨胀的过程。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玉米粒和爆米花尝试用简单句子描述和身体动

15、作来表现。 2.在玉米粒的变化中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评析:该活动目标具有多维性,包涵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活动内容难度适当,选择爆米花这一事物也很贴近幼儿生活,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但是我对这个目标所反映的重点有所疑问,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和谐相处。在这一活动中,我认为应重在引导幼儿用观察的方法和通过幼儿与爆米花之间的互动,使幼儿自己建构起有关物体受热会膨胀的知识,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但是把用简单句子描述和身体动作表现放在目标的第一条,使得该活动的重点有所模糊。同时,目标制定也不

16、够具体,要让幼儿用简单句子描述什么,和身体动作表现什么没交代出来。目标二应该是该活动的重点,但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都没有自己动手操作,只是远远地观察,“探索”从何体现。 三、活动准备 玉米粒(放在玻璃瓶中)、袋装玉米粒(每个幼儿一袋)、微波炉、与幼儿人数相同的一次性杯子。 四、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知玉米粒 1.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瓶子,里面装着玉米粒 (1)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样宝贝?(摇一摇)你们猜猜这个小瓶子里面装着什么? (幼儿回答:糖果、石头?) (2)师:我们给瓶子脱去衣服,现在你们看看是什么呀? (幼儿刚开始回答不出,师引导幼儿回忆昨天,幼儿说出玉米粒) (3)师:噢!原来是玉米粒宝

17、宝呀!我们来跟玉米粒宝宝打打招呼吧!想不想和玉米粒宝宝玩一玩呀?玉米粒宝宝还躲到了我们的小椅子下面,你们可以看一看、摸一摸、等会儿告诉老师玉米粒宝宝是什么样的? 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玉米粒 (1)师:玉米粒宝宝是什么样的? (幼儿:黄色的。师:他是从玉米粒的颜色上观察的) (2)师:它摸上去是什么感觉? (幼儿:硬硬的) (3)师小结:玉米粒宝宝是黄颜色的,摸上去硬硬的。 评析:在这个引出玉米粒的过程中,教师用游戏化的情境引出了玉米粒宝宝,语言生动有趣,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引出玉米粒后教师还渗透了礼仪教育,引导幼儿跟玉米粒打招呼。在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表达所感知到的玉米粒时,教师采用了开放式的提

18、问方式,“玉米粒宝宝是什么样的?”没有问“玉米粒宝宝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什么感觉?”,这种开放式的问题更有利于幼儿自主地进行观察。在幼儿会答出了“黄色”后,她很及时的给予了积极的回答,“他是从玉米粒的颜色上观察的”,这是对幼儿回答的概括和提升,在无形中为幼儿总结了一种观察的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我认为师引导幼儿对玉米粒观察不够充分,幼儿仅仅观察了玉米粒的外面是黄颜色的,没有注意到玉米粒的里面是白颜色的,因此对下面的引导的活动造成了一定得影响。) 案例评析:小班科学活动爆米花(3) (二)爆玉米花,引导幼儿观察感知 1.猜想玉米放入微波炉后的变化 (1)师:现在我要来变魔术了,我让玉米粒宝宝变

19、到了这个袋子里。今天,我们还请来了微波炉跟我们一起变魔术。 (2)师:下面老师要把它放在微波炉里变魔术了,你们猜猜玉米粒会变成什么样呢? (幼儿:软软的) 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爆米花变化的过程 (1)师:微波炉开始工作了,小袋子在里面干什么呀? (幼儿:转。师:我们来跟他一起转一转。) (2)师:听,炉子里发出了什么声音?(学一学:啵、啵、啵) (3)师:袋子的肚子变成什么样的啦? (幼儿:大大的。师:刚才是什么样的?幼儿:小小的) (4)用小鼻子闻一闻,闻到了什么味道? (幼儿:香香甜甜的) 3.取出爆米花,引导幼儿观察 (1)师:啊呀!我的手怎么啦? (幼儿:烫到了。师:是啊,好烫,我们宝

20、宝在家里可不能自己变这个魔术!) (2)师:看一看,袋子的肚子现在是小小的还是大大的?(大大的) 师:你们猜猜里面的玉米粒变成什么样了? (幼儿:软软的) (2)师:那我来拆开看看,变成什么了呀? (幼儿:爆米花) (3)师:这么神奇呀!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玉米粒钻到里面,很热很热,慢慢变大,发出哔哔啵啵的声音,最后就爆炸了,变成了爆米花。 4.引导幼儿比较玉米粒和爆米花 (1)师:爆米花是什么样的? (软软的) (2)师:爆米花跟玉米粒比比是小小的还是大大的? (大大的) 案例评析:小班科学活动爆米花(4) (3)师:那我们可以怎么做玉米粒呢? (请一个幼儿示范,教师示范:缩成一团,用

21、手抱紧双腿。) 师:我们怎么做爆米花呢? (请幼儿示范,师示范:张开双脚,伸出双手,向周围展开) 评析:这个爆米花的过程及取出观察的环节应该是这个活动的重点,教师引导幼儿猜想观察爆米花过程验证比较观察,让幼儿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在爆米花刚放进微波炉里热的时候,老师引导幼儿跟着玉米宝宝一起转,既避免了时间的消极等待,又为下面的游戏做了铺垫。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利用视觉、听觉、嗅觉进行观察,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在取出爆米花的时候,教师又加入了安全教育的内容,引导幼儿在家不要自己爆米花。但是在取出爆米花,与玉米粒进行比较观察,教师只是让幼

22、儿远远的观察他们的不同,没有给幼儿机会近距离的观察、触摸和比较,所以幼儿只能比较出玉米粒和爆米花在大小上的不同,这一重要环节有些遗憾。) (三)游戏:玉米粒变身 (1)师:刚才我们看了“玉米粒宝宝”变身的游戏,现在我们也一起来玩“玉米粒”变身的游戏。 “小小的玉米粒在微波炉里转啊转啊转啊转啊,啵啵啵啵,变成了大大的爆米花。” (在游戏时请另一个老师把爆米花倒在事先准备好的一次性杯子里。)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幼儿从语言表现迁移到动作表现,在游戏的情境中帮助幼儿感知玉米粒受热膨胀的过程。 (2)师:玉米粒和爆米花还有什么不同? (幼儿都只能说出软硬和大小,没有想到颜色。) 师:刚才的玉米粒是

23、什么颜色? (幼儿:黄色) 师:现在爆米花的颜色呢? (幼儿:白色) 师: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 (幼儿说不出来) 案例评析:小班科学活动爆米花(5) 师:我知道我来告诉你们好吗?玉米粒在微波炉里,很热很热就慢慢变大,在爆炸的时候衣服撑破了,就变成了白颜色。 (3)师:这个爆米花像什么? 评析:首先我认为师在这里引导幼儿比较玉米粒和爆米花的颜色,应该放到上面一个环节,不应在游戏后突然出现,令人感觉有些突兀。其次,由于幼儿在起初观察玉米粒时没有观察玉米粒里面的颜色,所以幼儿很难想到是玉米粒的衣服撑破了,所以变成了白色,如果幼儿能有仔细观察爆米花的机会,他们可能还会发现上面有残留的黄色,推测出是玉米

24、粒撑破的衣服。新纲要中的科学领域的要求要从注重“掌握”知识到注重“构建”知识,而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我来告诉你们”是一个知识经验的灌输,幼儿没有自己建构起相关的知识经验。最后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爆米花像什么我认为意义不大,放在延伸活动中。 (四)品尝爆米花 师:你们想不想尝一尝爆米花呀?每人拿一个小杯子尝尝爆米花,等会告诉我是什么味道。 (1)嚼一嚼,感觉怎么样? (幼儿:软软的,香香的) (2)那我们请客人老师也来尝一尝爆米花吧! 我们要跟客人老师说:“老师,我请你吃爆米花。” 评析:这一环节引导幼儿通过味觉来感知爆米花,同时融入了礼仪教育,分享教育。 (五)延伸活动 师:现在我们回到教室看看我们爱吃的薯片是怎么变出来的吧。全国驴友团队、自驾俱乐部、户外俱乐部、及各旅行社、社会团体,以及户外爱好者均可报名。报名时提供真实身份证信息、联系电话等信息。以报名款到帐成功为准确认报名资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