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4以内的点数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20223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4以内的点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班4以内的点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班4以内的点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班4以内的点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班4以内的点数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4以内的点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4以内的点数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4以内的点数教案【篇一:小班计算四以内的点数】 小班计算活动:糖糖真有趣 教学理论依据及实施策略 计数包括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是:先口头数数,再按物点数,最后说出物体的总数 。只有当幼儿能够说出物体的总数时,幼儿才算理解了数的实际含义。小班幼儿点数实物,往往手口不一致,为了帮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物体,本次活动运用了孩子们生活中喜欢的各种糖果作为操作材料,通过 “夹糖”、“抓糖”、“装糖”、“买糖”这四个环节,在快乐的游戏中熟练计数 ,感受计数的乐趣。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

2、、时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如何使点数与幼儿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好的践行纲要精神,也是我设计本次活动的重点。我设计了糖果店的游戏情境,从数糖到买糖,幼儿的兴趣点和技能培养层层递进,特别是买糖环节,将幼儿的计数能力引入到实际生活运用中来,并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发展幼儿的思维结构,使幼儿以更生动的形式,更直观的方式发展的计数能力。 活动中主要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1、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以幼儿的兴趣点作为主线,增强幼儿的主动性与自主性。 “糖”是每个孩子都喜爱的东西,他们对糖的这种渴望和喜爱成为了我此节活动吸引孩子注意力、调动

3、孩子积极性的最大砝码。有了孩子喜欢的东西贯穿始终的出现,使孩子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大大得到了提高。 再现生活掠影,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利用在商店“装糖”和“买糖”的情节设置,增加了幼儿对现实经验的回忆和提升。满足了孩子作为“售货员”角色扮演的愿望。 2、利用实践操作的方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感知事物量的关系。 自从皮亚杰提出“抽象的思维源于动作”之后,这已经为幼儿数学教育中广为接受的观点。我们也经常能观察到,幼儿在学习数学时,最初是通过动作进行的。特别是小班的幼儿,在完成某些任务时,经常伴随着外显的动作。在此节活动中,我设计了“变糖”、“夹糖”、“装糖”、“买糖”四个环节,分别需要幼儿做出“夹”“抓

4、”“装”的动作,在实际操作中练习手口一致,熟悉掌握4以内数的数量关系,将数学知识内化为幼儿的思维方式。 3、用发展幼儿思维结构来替代教给幼儿数学知识。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幼儿的思维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幼儿思维的发展就表现为思维结构的发展。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幼儿掌握某些具体的数学知识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发展的实质在于幼儿的思维结构是否发生了改变。在此节活动中,通过点数小动物们收到的礼物的环节来锻炼孩子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在“夹糖”“抓糖”的环节引导幼儿按数取物、按物取数,一直到最后在“装糖”、“买糖”环节,进一步巩固孩子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的能力,检验孩子将数学知识内化成思维结构的效果,看孩子是否

5、真的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将课程的意义落实到实处,体现了课程“来源于生活、回归到生活”的理念,真正体现了数学教育的生活意义。 活动目标: 1、在玩糖的过程中学习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重点) 2、能专注的按提示来“夹糖”、“抓糖”、“装糖”、“买糖”准确地按数取物、按物取数。(难点) 3、感受玩糖和计数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篮子每人一个,小袋子每人一个,大筐子四个,糖若干,换购券每人一张,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小动物们收到的六一礼物,引导幼儿练习手口一致的点数。 师:刚刚过完六一儿童节,小朋友们都收到了很多的礼物。可爱的小动物们也受到了他们喜欢的礼物,我们一起

6、来看看都有什么(出示ppt) 二带领孩子通过手指游戏的形式练习“夹糖”和“抓糖”,引导孩子练习按数取物和按物取数。 1、通过听声音“夹糖”的游戏,引导幼儿练习按数取物。 (1)教师拍手,引导幼儿通过听到的掌声夹取相应数量的糖果,并进行点数,数出总数。 师:看小兔子给小朋友们送来了一大车的糖,她说这些糖除了可以吃还可以跟我们的手指做游戏呢。下面我们就跟这些好玩的糖糖来玩手指游戏吧。看老师这个手势像什么?想不想大螃蟹的大钳子?快跟我做做 这个手势。大钳子是可以牢牢夹住东西的,我们现在就来试试,你的大钳子能不能牢牢的夹住我们篮子里的糖吧。 现在我要提高难度了,这次我来拍手你来夹,我拍几下你就夹几颗糖

7、,夹出来的糖要拍成一排哦。请你做好准备,仔细的听。开始!(提醒幼儿从左往右点数。一起点数一次并为幼儿出示数字卡片。)(2)教师出示小狗的手偶,引导幼儿通过听到的狗的叫声夹取相应数量的糖果,并进行点数,数出总数。 师:我来看看你们哪个小朋友夹的又快又准,注意不能违规哦!(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大部分小朋友都对了,糖糖说它们真喜欢和你们做游戏。“汪汪汪”谁来了?小狗(出示小狗的玩偶。) 我也要和你们做游戏,这次我叫几声你们就拿几颗,快把你们的糖放回筐子里吧,好,仔细听好哦。汪汪汪汪!开始! 2、通过“五指抓糖”然后进行点数的游戏,引导练习幼儿按物取数。在此环节同时照顾到孩子发展的差异性,发展能力高的

8、孩子。 师:小朋友的大钳子还真是厉害!我要换个玩法。看,老师这个手势像什么?像不像大章鱼的大爪子!看老师的的大章鱼要去抓糖了!这是多少啊?许多的糖!有多少呢,我们来数一数! 现在是小朋友们的大章鱼去抓糖的时候了!要张开大手掌,使劲的抓啊!抓完请你摆成一排,数一数你抓了多少。看看谁抓的多。(引导幼儿点数) 找一个抓了7个的孩子,你抓了几个?还有比他多的吗?我们来看看他数的对不对。你是今天的获胜者!掌声鼓励! 三、通过帮小猪的糖果屋“装糖”和用换购券换糖的情景,巩固幼儿按物取数和按数取物的能力。 1、按照糖袋上贴好的数字装糖,巩固按数取物。 师:小朋友们都是能干的孩子!听,这是谁在哭啊?是小猪,原

9、来啊他开了一间糖果屋,最近的生意还忙了,他都忙不过来了,就在这里哭泣呢,怎么办?恩,他跟老师说,糖果要按照相应的数字装到袋子里。我们人多力量大,一起来帮他干活吧!每个小朋友的篮子底下都有一个袋子,袋子上有顾客们想要的糖的数量,请你按照这个数字往里装糖吧。装完的小朋友请你送到我们货架的篮子上,等到出售。 2、幼儿在按照换购券上的圆点的数量到相应的货架上领取糖果的的情景中,巩固按数取物的能力。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看,小猪笑了。而且啊为了谢谢小朋友们,他还为你们准备了换购券,你可以拿着这个换购券,上面有几个点久去相应的货架上来换相应的数量的糖。一会你拿到购物券去换回糖果就赶紧品尝一下甜甜的糖果吧!

10、 四、奖励幼儿吃糖。在此环节中同时渗透撕糖纸的技能和吃糖后要漱口的生活习惯教育。 随机教孩子撕纸皮,吃完了糖糖要及时的漱口来保护我们的小牙齿!【篇二:小班数学:认识4以内的数量(一)】 小班数学:认识4以内的数量(一) “”, 活动一 数学 活动内容:认识4以内的数量(一) 活动目的: 让幼儿知道3添上1是4,让幼儿学会手口一致地正确点数4个物体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拍手游戏你说答让幼儿复习2、3两数的关系。如: 师:小朋友告诉,比1多1就是几? 生:比1多1就是2。 (1)比2少1就是几? (2)比2多1就是几? (3)比3少1就是几? 2、以情境小主人演示取苹果招待客人

11、的过程,幼儿认真观察后,启发幼儿说一说:1个苹果是怎样变成2个苹果的?2个苹果又是怎样变成3个苹果的? 3、请幼儿学当小主人,教师说出家里来了1个客人,幼儿从篮子里取出1个苹果招待客人,按次序取出3个苹果,通过操作知道1添上1变成2,2添上1变成3。 4、启发幼儿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3个添上1个变成4个。教师提问:3个怎样变成4个?让幼儿边思考边操作。根据操作得出结论:3添上1是4。 5、教师出示4个儿童卡片,让幼儿手口一致地数出来了几个小客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请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食品招待客人(4个糖果,4块饼干、4杯可乐?)。 6游戏捉迷藏巩固幼儿点数4以内的数量。幼儿到12下一页 活动室寻

12、找事先放置好的卡片,数一数卡片上有几个小朋友,并把总数告诉教师。 7、游戏四人手拉手,幼儿四散活动,边走边念儿歌:“们都是好朋友,走呀走呀走呀走,快快变成四人手拉手。幼儿立即四人一组手拉手围成圈,并点数人数。【篇三:2014-2015第一学期小一班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及安排 ( 2014年 9 月 2015年 1 月) 班级:小一班 教师:刘丹 蔡冰清 赵发瑞 一、 班况分析 我班有两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老师主要负责孩子们的学习和户外活动、游戏。保育员主要负责孩子的生活。各位老师各负其责,共同一起把班级工作做好。 我班共幼儿30人,其中男孩17人,女孩13人。其中除少数曾经读过幼儿园的小朋友外

13、,都是第一次离开家庭,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要独自面对一些陌生的人和事,所以开学一个星期,有五六个幼儿哭闹的现象特别严重,但也有适应能力特别强的幼儿,很快就适应了班级的环境,觉得幼儿园非常好玩,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很开心,其他哭闹的孩子第二个礼拜也基本做到了开开心心来幼儿园。 二、 健康: (1).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2)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 (3)不高兴时能听从成人的哄劝,较快地平静下来。 (4)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 (5)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 (6).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 (7)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

14、一段距离。 (8).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 (9).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 (10)四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 (11)能双手向上抛球。 (12). 能用笔涂涂画画。 (13). 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 (14)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基本吻合。 (15)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小班教育内容与要求。(16)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17)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18)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19)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 (20)在提醒下,饭前便后能洗手。 (21)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 (22)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

15、处。 (23)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24)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 (25)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的名字、家庭地址、家长的名字或电话号码。 语言: (1)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 (2)能听懂日常会话。 (3)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 (4)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5)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 (6).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 (7).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 (8)经常主动要求成人讲故事、读图书。 (9)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 (10)爱护图书,不乱撕乱扔。 (11)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 (12). 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 (13)喜欢用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 社会: (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2).喜欢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 (3).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4). 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 (5).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